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706章 特殊任务②
    胡杏儿带着袁尚先后到过上饶、景德镇、武夷山等地。她借向分堂了解情况的名义,了解红军游击队在闽浙赣地区开展游击斗争的情况。

    胡杏儿和袁尚还借考察中药材的名义,深入大山深处,希望能与游击队建立联系。

    她们在各分堂的协助下,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个多月的考察中,她们了解了闽浙赣等地区游击战争的战斗情况。

    1935年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弹尽粮绝,方志敏①、刘畴西②等主要领导者被俘牺牲。

    先遣队失败以后,余部五百多人组成“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率领下,一路披星戴月,自闽北翻山越岭突入浙西南。

    粟裕将部队化整为零,在山里四处出击。红军战术灵活,在浙闽边境神出鬼没的,灭掉了几股地方保安团,吓得两省数县的地方民团一夕数惊。

    于是,浙江保安一团、福建保安二团和“大刀会”联手,拼凑了3600多人,气势汹汹地自东、南、北三面向挺进师合围而来。

    斋郎村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挺进师正在此休整。

    粟裕师长一脸从容,对同志们分析道:敌军人数虽然七倍于红军,但互不统属,相互推诿,这就为我军分而击之创造了条件。

    首先闯入村子的是“大刀会”,这是一群跳大神的乌合之众,特点是喜欢一窝蜂上。

    但他们来到村口却傻眼了:这里只有一道窄窄的陡坡,仿佛天梯一般。

    “大刀会”号称刀枪不入,其实一向是靠着状若疯狂的密集队形冲锋,吓唬对手的同时为自己壮胆。

    如今只能一个个上,结果一梭子子弹飞来,前面几个会众应声而倒,后面人发一声喊,扭头就跑。

    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大刀会员自相踩踏,瞬间就一哄而散。

    浙江保安一团团长李秀原本打着让大刀会当炮灰扰乱红军阵脚、自己趁机包抄的如意算盘,见大刀会秒速败退,他仗着人多,一声令下,浩浩荡荡地杀入村里。

    走到一座小山坡下,山上忽然“叭叭叭”打来几枪,一名连长和几名士兵当场毙命。

    李秀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被打死的连长是他女婿!他大声喝令反击,红军只有几十人,没多久就会“仓惶”逃窜。

    李秀高叫全速推进,一路上打打停停,“连战连捷”,却不知不觉走到一片山高林密的山谷里。

    到了山谷里,只见天空中飞下无数手榴弹,两边山头枪炮齐发,李秀惊恐地命令收拢队形。

    但他自恃人多,立即发起反扑。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保安团却伤亡累累。

    粟裕下令冲锋,战士们猛虎般杀到山下。一下子就把保安团包围起来。

    李秀见状,方才知道游击队的厉害。他不敢恋战,只得指挥部下突围。

    然而,粟裕早将唯一的一挺重机枪埋伏在退路上,单等着溃败的保安团出现。

    在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下,保安团顿时土崩瓦解,他们纷纷作鸟兽散。

    保安团的士兵四散逃命。慌乱中,李秀被打断了一只手,他忍着剧痛侥幸逃得性命。

    李秀的友军福建保安二团一直不动如山,看到浙江兵败了,他们象征性往天上打了几枪,便灰溜溜地跑路了。

    斋郎战斗是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后的关键一战。此战过后红军站稳了脚跟。

    1935年5月,正忙于围追堵截长征红军的蒋介石情绪低落,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的后院起火了一一老家浙江居然也闹起了红军了。

    粟裕、刘英率领的红军“挺进师”,自进入浙西南后,以声东击西的打法,打得土豪劣绅们纷纷收拾细软跑路,地方保安团也吓得龟缩在城里,一动也不敢动。

    就这样,一时间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各县如烈火燎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浙江可是老蒋引以为豪的“平安之区”、首善之地。可而今共产党红军在这里却大展拳脚,他自然龙颜震怒。

    蒋介石一纸电文,召来了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他当着众僚的面,把黄绍竑骂了个狗血淋头。

    黄绍竑挨了骂却不敢声张、不敢怠慢,立即召来保安处副处长宣铁吾(正处长俞济时已奉调离浙)。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唯有倾全省兵力,才能挽回危势而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他们把四个保安团全拉上、15个保安大队拉出11个,又从南京请来一个税警团,拼凑了八九个团的兵力。

    黄绍竑命宣铁吾带队,率领万余人的兵力,以铁桶合围之势向游击区扑来。

    然而宣铁吾却扑了个空。粟裕将游击队一分为二,南路进逼西南方向调动敌人,他自己却率主力挥师北上,直指汤溪县城。

    宣铁吾大惊,忙急行军向汤溪进行救援。

    然而待他到达目的地,粟裕却又折向遂昌金门阵,然后又直奔上阳村……

    粟裕每到一处,就发动群众、斗争恶霸,镇压土豪劣绅,又是开大会又是贴标语,场面相当壮观。这更是刺激得宣铁吾紧追不舍。

    粟裕带着宣铁吾连跑了十几个地方,把个宣处长累得筋疲力尽,而各地的告急文书却雪片般飞到了黄绍竑的案头。

    黄绍竑见宣铁吾如此草包,有负他黄埔一期生的名头,气得问候了他几十遍“丢雷老木③”。

    老蒋催逼得紧,黄绍竑无奈,只得借口下乡推广“新生活运动”,亲自上阵,并且带上了看家本钱:浙江士官教育团。

    这士官教育团的成员都是浙江省的军中翘楚,武器精良,训练有素,黄绍竑轻易不舍得用。

    看来现在实在是逼急了,黄绍竑才祭出这把“怀中利剑”。

    哪知教育团的一个连刚到宣平县,就踏进了红军的伏击圈,一场战斗下来,全军覆没。

    而另一个连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红军奔袭,也被全歼。

    黄绍竑大吃一惊,连火车都不下了,连声叫道:掉头!掉头!一溜烟返回杭州了。

    胡杏儿在一个多月的考察中,粟裕的名字如雷贯耳。她很想见到这位传奇英雄,却一直不能如愿以偿。

    她们听到的,则是更多的有关游击队的战斗故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方志敏(1899-1935),男,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28年,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等职。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1月29日被捕,8月6日牺牲,时年36岁。

    注②刘畴西(1897年3月28日-1935年8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之一。他在第一次东征光荣负伤,失去左臂,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1935年在谭家桥战斗中遭王耀武重创,在怀玉山被俘。1935年8月6日,刘畴西英勇就义。

    注③黄绍竑骂人的家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