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711章 红十六师和湘鄂赣边
    湘鄂赣边苏区,又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地方,全境纵横三百余里,纵长千余里。

    湘鄂赣边苏区的人民群众,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与反动派进行斗争的。

    早在?1927年毛主席曾亲自组织领导过这个地区的人民,举行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秋收暴动。

    彭德怀、黄公略同志相继在1928年7月22日举行了著名的平江起义;1929年12月,阳新、大冶举行了兵暴。

    1930年8月,十余万工农群众配合中央红军攻打长沙,在这里也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当时这里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当敌人向江西中央苏区进攻的时候,它可以牵制武汉、长沙、南昌敌人的兵力。

    而当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北上抗日的时候,它可以牵制、拖住敌人的部分兵力,配合红军长征。

    因此上它对湘赣、湘赣西、鄂豫皖等苏区的革命斗争,同样可以起到互相策应、互相支援的作用。

    正由于它对敌人威胁很大,敌人把红色的湘鄂赣边看成是眼中钉,对该区的“清剿”也就非常频繁。

    坚守在湘鄂赣边苏区的红十六师的前身是红十六军。

    1930年7月,由湘鄂赣边苏区的红军和平江、修水、铜鼓等地的工农地方武装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编成红十六军,属红三军团。

    1933年6月红十六军取消了军一级编制缩编为红十六师。师长为高咏生、政治委员温锦惠。

    红十六师下辖46、?47、?48共三个团。

    1934年6月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委的陈寿昌兼红十六师政委。

    1934年6、?7月间在一次护送湘鄂赣省委机关转移到修铜宜奉边开辟根据地时,红十六师在修水画坪苏区被敌人包围,在向龙门山区突围中,损失严重。

    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省委后来称这次损失是“六、七月事变”。

    此后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剩余部队被迫迁回湖南省平江县的黄金洞休整。

    这时敌人更加疯狂地对湘鄂赣边苏区、游击区发起进攻。敌人主要采取堡垒战术层层封锁我湘鄂赣边苏区。

    敌人一般都在战略要道,重点地区,高山隘口,城镇和重要村庄,分兵把守。

    敌人以坚固的碉堡为依托大规模的向苏区进攻,每年数十次每次七、八或十几天。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红十六师和省委机关退回到黄金洞,恰恰又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

    在这严酷的环境下,红军战士常常吃不上饭,缺衣少药。白天要隐蔽,晚上要行军转移。

    但红十六师并没有因此而倒下,他们在苏区群众的帮助下,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红十六师和省委机关迁回黄金洞以后,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副书记傅秋涛等主持召开了会议,决定尽快恢复红十六师,到人民群众中去扩大红十六师队伍。

    当时傅秋涛亲自抓扩红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扩红运动和打仗,红十六师已扩大发展到2100多人,并在几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这支英勇善战的队伍,已成为反击敌军二十八师、五十师、一四九旅、十八师、敌预备纵队、地方保安团等大于红十六师数十倍的敌正规军和反动地方武装力量的主力部队。

    1934年11月红十六师向鄂东南方向移动,路经通城、崇阳之间的老虎洞时与敌人打了一个遭遇战。队伍受到了一些损失,省委书记陈寿昌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

    不久省委在黄金洞的杨雀坦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由傅秋涛担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同时把恢复和扩大红十六师列为党政军民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会议提出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恢复壮大红军主力,保卫并联系苏区。

    会议还作出了抽调干部到各地搜集武装,开展扩红运动,发展红十六师的决议。

    经过半年的扩红运动动员了1500多人,编为红十六师的主力——四十七团。

    1935年元旦敌军第五十师戴岳部的一个团,由修水的庐坊向大源开进。

    红十六师得到情报后。在修水与崇阳交界的大源附近伏击敌人。此战共缴获敌军重机枪四挺,步枪三百余支,弹药无数,并俘敌二百余人。

    大源之战不久,红十六师又打败了敌军一○五师一部分,其中一个侦察连全部被红军俘虏。

    第三天,红十六师又袭击了敌军一○五师的一个营,俘敌四百余人,缴获轻机枪三十六挺,步枪二百余支。

    这一胜利,鼓舞了红十六师官兵的士气,扩充了红十六师的装备和编制,全师由原来的三个营扩编为四十六、四十八两个团,另加一个特务营。队伍发展到5000余人。

    1935年6月,敌军调动进攻江西的汤恩伯、樊松甫等主力部队,配合驻在湖南的长沙、平江、浏阳,江西的万载、铜鼓、修水湖北的通城、崇阳等县的敌人,向湘鄂赣边苏区的红十六师进攻。

    进攻的重点集中在南江桥、钟坪一带。四周形成了大小数十道包围圈,建立了数不清的碉堡群。

    敌人的总兵力大于红十六师数十倍。他们企图在此次“围剿”中一举全歼红十六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恶形势,红十六师领导制定了应急的两个突围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钟坪、南江桥出发,经过修水突围,开到修水、铜鼓、宜春、奉新边,打下几个县,开辟一个苏区,呆个把月,静观形势变化,能立足就坚持下去。

    如情况实在严重,就沿罗霄山脉暂时开到湘赣边,以至到中央老苏区,然后视情况再打回湘鄂赣边来。

    第二个方案是:由通城到崇阳,从通山、阳新、鄂城过长江到鄂豫皖的大别山。如果在湖北不能突围过长江,就改由湖北到修水、永修、瑞昌、德安。

    突围计划制定后,队伍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准备、动员,于7月中旬按第一个方案突围。

    红十六师掩护着省委机关向修水方向突围,到修水县的渣津西北一带,遇到了敌人火力的严密封锁。

    敌人在此筑有好几道碉堡封锁线,构成了严密的交叉火网。白天红十六师在机枪的掩护下,组织了几次硬冲,结果没有冲出去,伤亡很大。

    敌军第四师闻讯从通城方面赶来增援。

    当夜,红十六师在返回白沙桥的途中,同敌军第四师打了四、五个小时。双方伤亡都很大。此时红军已有300多人受伤。

    这时红十六师只得改用第二个突围方案。

    7月16日,队伍转移到幕阜山的天岳关,再到通城县的盘石和云洒一带,把300多名伤员分散安置到当地老百姓家里。

    随后决定兵分三路由通城和麦园突围。

    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带领四十六团为中路,走在前面,省委机关和特务营随队继后。

    省军区参谋长严图阁、军区副参谋长郭子明、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玉堂带四十七团为右路。

    红十六师政委方步舟、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副师长魏平带四十八团为左路。

    突围在夜里进行。地点在麦园与修水之间。

    在过一条河时遇到了敌人的封锁。经过激战,四十六、四十八团都过了河,而右路四十七团则没有过河。

    第二天,中路与左路转战四云溪、石岭,又与四十七团会合了。

    此时,敌人已调来两个师的兵力,一个师从白沙岭来追击,另一个师在天岳关堵击。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红十六师选择了三眼桥为突破口,趁天黑突围。

    特务营为前卫,由梁金华、王得胜等同志率领手枪队、保卫队开路前突,省委机关干部居中,四十七团断后。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红十六师终于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实现了突围计划。

    但红十六师遭受了重大损失,突围中师长徐彦刚左腿负了重伤,夫人曾湘娥,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壮烈牺牲。

    为了不影响部队转移,他只身留在山上养伤,9月22日在云居山被歹徒谋害①。

    回到了黄金洞后,经过休整的红十六师在傅秋涛、严图阁的率领下,向浏阳、长沙进发。

    部队一直到醴陵附近,深入敌后,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