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24章 一个传说
    叶媚媚从延安回到南昌,在设在月宫饭店的办事处①里住了一晚,即按照组织分工前往富城建立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湘鄂赣和闽赣边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事宜。

    这年的年底,叶媚媚化名陈冬梅从南昌回到富城,与韩香云接上了关系。

    这次的接头地点选在剑邑公园的剑匣亭里。

    这个时候的韩青云已经知道姐姐是共产党地下负责人的身份,也知道燕子成了地下党员。

    但是她从不干预。有时候还会帮她们制造机会,或负责望风。

    这使韩香云感到很欣慰,她觉得妹妹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如果不是考虑到一些具体因素,她会明确地让妹妹接受党的考验,直接为党工作。

    韩香云接到南方工委拍来的电报,中央分局的叶媚媚将来富城建立“红军游击队联络站”,直接负责湘鄂赣和闽赣红军游击队的联系工作。

    韩香云对妹妹韩青云说,有一位重要的领导同志会来富城,她必须去与之见面。

    韩青云听后,就让姐姐将人领来高公馆,说高公馆应该是最安全的。

    韩香云告诉妹妹,说这位同志是得到国民党允许在富城办事的,安全没有问题。

    但她本是富城人,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她还不能公开与家中的关系。所以她们的见面仍然是秘密的。

    既然是秘密的,这次见面还是不能在高公馆,这是考虑到高公馆的安全。韩香云告诉妹妹,她们将会在剑邑公园的剑匣亭见面。

    韩青云见姐姐这么信任自已,心里非常激动。她前些天接到丈夫高霆的电话(在这之前丈夫很少打电话给她),说国共正在谈判,国共可能会进行第二次合作。

    这次丈夫在电话里表示出了少有的喜悦之情,可见他对国共合作是抱有很大热忱和希望的。

    韩青云对姐姐说,不如这样,接头的时候,我和燕子、宝儿为你打掩护。说着告诉了姐姐自己的安排。

    韩青云说,接头的这天,她开车带着她们到公园去玩,你趁此机会去接头。

    韩香云正愁以什么身份去接头,听了妹妹的话,认为可行。遂答应了妹妹的安排。

    接头的日子到了,韩青云以游玩剑邑公园为名,开车前往。冷月芳(韩青云)和燕子携高玉宝同游。

    很显然,冷月芳和燕子都是为了照护高玉宝才去的。

    车子进了剑邑公园,直接开到剑匣亭前。

    剑邑公园的剑匣亭,是公园的核心景点。相传剑匣亭是专为一个典故②建造的,里面的剑匣是原物。

    剑匣亭位于富城东部剑邑公园内,以纪念富城宝剑的典故而建。亭中剑匣系晋代出土时原物,原在荣塘剑池。

    传说,剑匣是晋时县令雷焕掘狱基而得,内有两把宝剑,剑取匣存。清道光《富城县志·古迹》载:剑匣,先是在剑池上草莽中,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县韩弼于嘉靖四十年(1561)升为南昌知府时,(匣)抬置学宫。又清刘鸣鹤《古剑匣记》云:“原匣存丰邑旧治,在丰水以西,石匣则移存于今治,儒学斋舍前,同斋漆公边。爱指示石匣举而置诸亭中,绕以栏。嘉庆十二年(1808)移尊经阁东为亭,覆之旋圮,道光四年(1824)县丞姚敏德重建。”

    韩香云、韩青云肯定多次到过剑邑公园,瞻仰过这座剑匣亭和古迹剑匣。

    尤其是韩青云,她和高霆的热恋大多是在剑邑公园度过的。而到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剑匣亭。

    剑匣亭为八角形,六立石柱,攒尖顶,高约10米,古色风貌,亭内中心放置“石匣”,长1.7米,宽0.5米,高1.2米,中开凹槽形,藏宝剑用。亭前上额有一青石,镌刻“剑匣亭”三字横匾,并立一对石柱,镌刻有“遗匣犹存怀故土,化龙今且伏何方”对联,寓意含蓄,笔墨劲秀。

    剑匣后面正墙上,嵌有一块青石板篆刻的亭碑,记载永平元年(291),雷焕为富城县令时掘狱基得剑的故事,剑匣由来等内容。

    亭周围松柏苍翠,古朴雅重。

    关于剑匣由来及移置,清同治《富城县志·杂说》有载:“龙光书院志云:宝剑既掘,匣猷在池。明嘉靖间大旱,里人旧传掘匣即雨,於是众祷张雷祠,即起池土,果见一匣,底盖相合如故,取盖上岸,忽雷作,风雨聚至,顷刻泥沙拥穴,不敢复取,后盖徙儒学明伦堂。”

    韩青云、韩香云姐妹俩不仅对这个典故已然很熟悉,对由典故而衍生出来的传说也很熟悉。年青时闲得无聊便会讲这个传说以解闷。

    据传,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吴亡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

    朝野议论纷纷,说这是吴国灭亡前留下的一股王气。此气不除,势必与刚刚夺得的江山相克,危及晋朝政权。

    刚刚即位的晋惠帝甚为惶恐,忙召见大臣张华排查。张华找不出原因,于是,找到好友雷焕,请雷焕帮助查找。

    雷焕何许人?他是富城秀才埠雷坊村人,从小在始丰山长大。

    始丰山是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距雷坊村一箭之遥。雷焕从小在此学道,对天地人间万物异象了如指掌。

    他对张华说:“紫气乃龙光,龙光即宝剑。宝剑之精,上彻于天。那紫气源自豫章富城”。

    张华听后,恍然大悟。他记起有史料记载,早在秦始皇南巡时,曾埋剑于豫章之域镇妖压邪。看来,定是此剑发出紫气。

    他当即委任雷焕为富城县令,命其前去寻找藏埋之剑,以去紫气。

    雷焕来到富城,摆上八卦,在“巽”卦中寻得龙光源于荣塘龙湖村。

    于是,他差人在龙湖村的湖心搭起观星台,连续三天夜观星海二十八宿,继而发现北方玄武斗、牛星间云集紫气,紫气直泻观星台正前方四十九丈处,该处正是县衙牢狱所在地。

    于是,雷焕下令释放所有在押囚犯,拆狱方圆八丈,掘基深至四丈,终于挖出一个长为八尺的石匣。

    打开一看,石匣内放雌雄两把宝剑。分别刻有龙泉、太阿(另传一说为干将、莫邪)。倾刻间,斗、牛之墟紫气消失,掘剑处陷为深池。

    雷焕看着沉睡了几个朝代的宝剑,依然是光芒四射、削铁如泥,不禁爱不释手。他暗自留下雌剑太阿,把雄剑龙泉上交张华复命。

    张华只见交来一把剑,心中怀疑雷焕可能私自留下一把。但碍于朋友情面,不便点破,只是叹曰:“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似不相离,终当会合。”

    张华得到龙泉宝剑,也想占为已有。

    他唬弄皇帝说:“启禀皇上,微臣差人在豫章富城挖出宝剑一把,斗、牛之间紫光已经去掉,我朝江山可保万年,但紫气尚留剑内。此剑名龙泉,皇上是龙身,龙泉与龙身相克,皇上不宜观之,否则伤及龙体。故微臣自当留存此剑,以保皇上龙体平安。”

    皇帝一听,觉得在理,也就准奏。

    事后,皇帝与皇后贾南风闲聊时谈起此事,贾后甚为好奇。

    她想,既然皇帝是龙身不能看,我总可以看吧。于是,诏令张华献剑到后宫与她观赏。

    张华无奈,只得携剑前往。贾后见剑欲拔,却怎么也拔不出来。

    张华欲上前帮助,忽听剑内发出厉声:

    “休得无理,有道是男女授受不亲。吾乃浙江莫干山的神造雄剑,岂容妇道人家观赏内身?不出十年,你们必死无疑!”

    两人听后大惊失色,从此,惶惶不可终日。

    九年后,贾后、张华果然在河南襄城“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张华临死前仿佛听到身佩的龙泉宝剑对他说:“汝知本剑为何既称龙泉又名干将?龙泉龙泉,能叫真龙天子命赴黄泉;干将干将,可除贪赃枉法文臣武将。”

    说罢,从张华身上飞脱,直投北汝河,化着一条青龙,向着东南方向游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37年9月底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宣布在南昌月宫饭店设立“南方红军游击队总接洽处”。

    注②剑匣亭名字的由来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看,剑是指唐朝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记述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里面挖出来的宝剑和剑匣,剑匣亭就是用来放置宝剑的地方。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始建,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亭内有一石剑匣,相传为晋朝县令雷焕掘狱基所得,内盛“龙泉、太阿”雌雄两宝剑,此乃盛剑之石匣。剑匣亭为八角形,六立石柱,攒尖顶,高约10米,古色风貌,亭内中心放置“石匣”,长1.7米,宽0.5米,高1.2米,中开凹槽形,藏剑亭前上额有一青石,镌刻“剑匣亭”三字横匾,并立一对石柱,镌刻有“遗匣犹存怀故土,化龙今且伏何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