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62章 一切为了抗战的胜利②
    9月17日毛主席发出变更八路军战略部署的指示。

    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除以一部西进夺取绥远外,其主力沿同蒲继续南下。

    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之第5师团(板垣师团),由宣化南下直取浑源、广灵、灵丘等地。

    国民党军第2战区部队退守山西灵丘平型关至茹越口内长城防线。沿平汉路和津浦路南进之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第2军,相继突破国民党军第1战区防线,向石家庄和德州进攻。

    此时,八路军正按原计划向恒山地区挺进。

    在此情况下,毛主席于9月17日向八路军发出变更原定战略部署的指示。

    毛主席指出:敌军总的战略方针是采取右翼大迂回,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友军侧背,实现其夺取华北五省之目的。

    恒山山脉必为日军夺取晋察冀三省之战略中枢。因此,过去决定八路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已根本不适用了。

    为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创造游击根据地,使八路军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决定将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由集中配置变为分散配置:

    第120师转至晋西北管涔山地区活动;第129师于适当时机进至吕梁山地区活动;第115师即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中。

    20日,毛主席进一步指示:游击战争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4个区,向着进占中心城市和要道之敌取四面包围态势,不宜集中于五台一区,集中于一区则难以立足。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八路军总部于21日令第115师挺进晋东北抗日前线,第120师转赴晋西北抗日前线,第129师准备开赴晋东南地区。

    9月21日毛主席就八路军战略方针致电彭德怀。

    9月21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进一步阐明八路军的战略方针。

    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主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办法”。

    须“从远处大处着想,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予深刻的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致。”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平型关歼灭侵华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毁敌汽车百余辆、大车200余辆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八路军出师华北作战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第115师东渡黄河进至晋东北五台山地区,展开了华北敌后抗日战争。

    此时,向山西进犯之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板垣师团已前往广灵、灵丘、涞源一线,企图夺取内长城上的要隘—平型关,而后会同其他日军南攻太原。

    八路军第115师在国民党山西军阀阎锡山部溃败南逃的情况下,决定挺进至灵丘县境内的上寨、下关一线,并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势,给突出冒进、企图西犯平型关的板垣师团以歼灭性打击。

    为此,八路军第115师作了周密的作战部署:以第343旅的2个团担任小寨至老爷庙地区的主要歼敌任务;以第344旅的1个团伸向灵丘、涞源方向的东河南一线,牵制与打击敌增援部队;另1个团为预备队,并在必要时进至关沟方向接应国民党军的出击。

    9月24日夜,按作战部署,第115师冒雨秘密进至平型关东北一带山地设伏,山下为灵丘通往平型关的山谷公路。

    25日拂晓,天刚初晴,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的百余辆汽车、200多辆马拉大车和火炮组成的行军纵队,沿公路向平型关进犯。

    由于敌人未受到国民党军的有力阻击,非常骄横,放松了警戒,加上道路因下雨泥泞,敌人大队拥挤着向前缓慢推进,给八路军创造了良好的作战机会。

    上午,进犯日军全部进入八路军伏击圈后,第115师突然开火,敌军行军纵队立即被截为数段,被压缩在一条长5、6里的山谷之中,难以展开兵力。

    日军在八路军第115师的密集火力打击下,纷纷倒毙。

    至上午11时半,老爷庙一带日军全部被歼。

    下午2时,敌先头一部继续西逃,企图和从大同南下之敌会合。

    第115师乘胜追击,但由于国民党军未按计划出击,致使千余日军从国民党军阵地逃走。

    至此平型关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10月一二0师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在日军侧后打击敌人,先后袭击南北大常、永兴村、雁门关、王董堡,歼敌400余,切断日军的交通补给线。

    11月中旬太原失陷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20师在北起大同口泉、南到汾阳的同蒲铁路以西地区全面开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中旬一二0师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展开破袭战,攻占平社、豆罗车站,切断忻口至阳曲的交通线。

    3月4日至4月1日一二0师打击侵入晋西北的日寇,先后收复岢岚、五寨、神池、偏关、河曲、保德、宁武7城,歼敌1500余人。

    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一二0师部队向东向北发展:宋时轮支队东进与平西支队会合,挺进冀东;三五九旅进入桑干河两岸,开辟以浑源、广灵、灵丘、涞源为中心的北岳区根据地;组织一二0师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创建大青山游击根据地。

    10月29日至11月6日贺龙出席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会议期间,受命东进冀中,执行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帮助冀中八路军第三纵队;扩大一二○师三项任务。

    12月22日率一二○师主力由岚县出发东进冀中。

    1939年2月2日120师部队进行曹家庄战斗,歼敌140余人。

    2月4日进行大曹村战斗,歼敌300余人。

    3月1日进行黑马张庄战斗,歼敌130余人。

    4月23日至25日一二0师主力进行齐会战斗,歼敌700余人。

    9月27日至30日在行唐刘家沟指挥一二○师主力进行陈庄战斗,歼灭日军第三十一大队。

    八路军宣布成立,是在哪一天?1937年8月25日,在北方来说,正是炎热天气。

    按照国共达成的协议,八路军成立后,是要奔赴抗日前线的。事实上,八路军115师的343旅在8月22日就已经出兵抗日了。

    另一个344旅在宣布八路军成立的当天也奔赴抗日前线。

    115师为何出动那么早?因为它是由中央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主力,是抗日先遣部队。

    115师出动,然后是120师,于9月3日出师抗日。

    115师和120师都出发了,只有129师迟迟没有出动。129师为何出动最晚呢?事实上,当时就有人建议,129师干脆就不要奔赴抗日前线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有两种顾虑。其一呢,主要是担心蒋介石。红军将领们和蒋介石打交道太久了,深知蒋介石的为人,此人阴险狡诈,反复无常,毫无信誉,关于八路军改编,就磨磨蹭蹭谈了半年之久。

    明明是大势所趋,蒋介石就是不点头,和红军反复谈判。此人善于拖延,然后在拖延中伺机为非作歹。如今虽然说八路军成立了,协议达成了,可是谁能保证蒋介石不趁机使坏呢?

    要知道,陕甘宁周边可是有国民党的十几个师虎视眈眈啊,蒋介石一声令下,他们随时可能直接杀向我们的大后方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因此有人就说,已经派出去两个师了,129师就不要再出动了,留在陕甘宁保卫大后方吧。

    这种考虑当然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129师暂不出动,对蒋介石也有一种震慑和警示。

    一直到9月底,115师都已经打赢了平型关伏击战,第一次重创日军,震动了全国。阎锡山在山西的正面战场一溃千里狼奔豕突,眼看山西不保,129师才出兵抗日,奔赴抗日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