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97章 出征①
    淞沪战斗正酣,蒋介石决心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以图日寇能知难而退,抑或至少不再那样嚣张跋扈,小觑我华夏大族!

    蒋介石调兵遣将。

    他给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打电话:

    “余总司令吗?我是蒋中正。”

    余汉谋一听是蒋介石的声音,忙立正恭答道:“委座有何训示,汉谋谨遵钧命。”

    蒋介石在电话里说:“目前淞沪战役正急,你们四战区抽调两个军兵力开赴淞沪前线,此十万火急!万勿延迟。”

    “委座,不是我要延迟。华南和上海一样,都濒临大海,情状相似。今倭寇犯沪,不日也将犯粤,汉谋不得不防。”余汉谋在电话里申辩着。

    “汉谋哇,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目前日寇乃专注上海,广州那边还没事,至少在一年之内是这样的。”电话那边又传来蒋介石的声音。

    “那好吧!不过……”余汉谋没有回绝的余地,但他却趁机提了一个条件。

    电话那边蒋介石听出来了。本来么,这些地方实力派都是有所企图的,上海的事你要他帮忙,他不提条件那就不正常了。

    “汉谋哇,你提吧,不要吞吞吐吐的了。”蒋介石说。

    “这……委座,您得再给我一个军的编制,我本来就五个军,一下子走了两个,那以后有急用,想用都来不及了。”余汉谋说。

    “都是为了国家的事,我答应你就是了。唔,这样,新建的这个军就叫新编83军吧!军长你自己选,到军委会备下案就可以了!”蒋介石很爽快,好像这个新编83军的编制他早就准备好了似的。

    余汉谋没想到蒋介石答应得这么快,就趁热打铁道:“报告委座,新编83军的军长就用邓龙光吧!”

    “邓龙光?他不是陈济棠的亲信吗?你要用他?”蒋介石不解地问。

    “报告委座,打仗不分亲疏。只要看才能即可!”余汉谋不假思索地道。

    “唔,很好!就这么办吧!”蒋介石放下了电话。

    蒋介石的电话还是半个月前打的了。半个月来他们紧锣密鼓做准备,现在总算完成了。

    粤军第66军,以及新编第83军,还有一个教导旅,总兵力近三万人。

    他们准备从广州上火车,沿汉广线先到汉口,再乘船顺流而下至江苏镇江,又从镇江坐京沪线到上海去。

    当时从全国各地均调集了很多部队赶赴上海。余汉谋担心路途遥远,道路阻塞,会贻误戎机,嘱咐叶肇和邓龙光务必与沿途地方政府沟通,以免耽搁。

    在送别叶、邓两将军时,余汉谋对他们说:“伯芹、剑泉,到了战场,除了听从上峰的指挥外,你们两个军也须互相支撑。现在我们是在与外敌作战,不似以往的内战。且倭寇国强民富,武器精良,更要多费心事。”

    又说:“如遇难于决断之事,你们俩人要多沟通。剑泉兄,伯芹比你我都长几岁,凡事多听听他的意见!”

    原来余汉谋和邓龙光同年,且与叶肇,三人同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

    “放心吧!余帅,我会尊重伯芹兄的。”邓龙光慨然道。

    在陈济棠时代,邓龙光是陈的亲信。但是余汉谋并不因为他是陈的亲信而疏远他。这次组建第83军,就是余汉谋提名,蒋介石批准的。邓龙光很感激他。

    其实,邓龙光虽然比叶肇小几岁,他、余汉谋、叶肇却是同窗,都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所不同的是他们所学科目有别。邓龙光和余汉谋学的是步科,叶肇学的是炮科。

    听了余汉谋和邓龙光的话。叶肇也表态:“放心吧,总司令,我们不会让粤军丢脸的。”

    余汉谋亲自把他俩送上了车厢。

    余汉谋要往回走的时候,叶肇忽然说:“总司令,您不该让上官若云上前线的,这让我感觉很有压力。”

    余汉谋诚恳地说:“伯芹兄,你不要有任何顾虑。若云是我的内侄,但更是粤军的一个兵,他和我们成千上万的子弟兵没有两样。”

    “说是这样说。我就怕对不住弟妇。”叶肇把担心说出来。

    “伯芹兄,你不必放在心上,该怎样就怎样。再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如真有什么不测,也是他自已命中注定!”余汉谋说。

    他们正说着话,就见上官若云跑了过来。显然也是来与姑父兼总司令告别的。

    上官若云先向叶肇敬礼:“报告叶军长,教导旅副旅长上官若云向您报告,教导旅已全部上车完毕。彭旅长令我来向您报告。”

    “好。你跟总司令告个别就迅速归队吧!”叶肇边说边往车厢上走。

    “是!”上官若云立正道。

    “向你姑妈告过别了?”余汉谋问上官若云。

    “昨天就告过别了。姑父,您和姑妈都放心,到了战场,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上官若云说。

    “凡事自己要当心,不要总让别人惦记。”余汉谋嘱咐道。

    他说此话与刚才叶肇的担心有关,也与封天宇有关。

    “封天宇没和你在一起?”余汉谋问。

    “他是副官长,机关有一大摊子事都要他管。”上官若云说。

    关于封天宇的职衔,余汉谋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这个职衔要既能不被别人认为只是个摆设,又有利于和上官若云在一起。

    所以他给了封天宇一个副官长,可以名正言顺呆在旅指挥所里。

    但既是副官长,则军衔必须是中校。因为副官长与团长是同级的。

    “姑父,我走了!”上官若云向余汉谋敬了礼。

    “去吧!争取立功回来。”余汉谋挥着手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叶肇(1892~1953年),原名赓泮,号伯芹,广东省新兴县船岗水湄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团长,1932年升任粤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叶肇任国民革命军第66军军长,曾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在桂南战役中因贻误战机被黜,一度闲居于南雄县城龙勾巷。1949年3月,叶肇升任广州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改任广东省绥靖公署西江行署主任。解放前夕举家出逃香港,后赴台湾定居,1953年3月卒于台湾。

    注②邓龙光,(1896~1979),别号剑泉。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广东抗日四大名将之一,茂名人。投笔从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参加东征和北伐。1923年起任粤军第3师6旅11团中校团副、上校团长,国民革命军第4军教导1师副师长、师长,第12师师长,第1集团军舰队副司令、独立第4师师长,第9师师长。任第4军副军长兼156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83军军长,第29军团副军团长,第35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后,任陆军第2方面军副司令长官,广州行辕第一副主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49年去台湾,1979年2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