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29章 坦露心迹
    叶媚媚跟在凌副官的后面,心里却不平静。

    她在回想与宋波的交往:

    她化名陈冬梅,以太和堂老板兼坐诊医生的名义负责寻乌交通站,沟通与各方的联系,并为赣粤边游击支队提供情报。

    国共第二次合作有了端倪后,叶媚媚奉命前去广州,准备与分局领导人项英、陈毅等汇合,以便着手进行国共合作、改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之事宜。

    但这个时候,宋波一直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更不知道她还是一个姑娘家。但他喜欢她就连温碧霞和范佛成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叶媚媚离开寻乌的时候,没有与宋波告别。她秘密来到广州,然后到了南昌,然后又随项英到了南京和延安。

    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加快,国共合作己然形成。

    尽管蒋介石执行了“北和南剿”的政策,但在项英等人的努力争取下,南方八省国共合作也终于纳入正确轨道。

    组建新四军的工作已然开始,叶挺①已被国民政府提名为新四军的军长。项英在延安的时候,恰好叶挺也在,他们见了面,并就组建新四军的工作交换了意见。

    叶项会面的时候,叶媚媚就在场。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

    她当时就觉得,由叶挺当军长,是国共双方的不贰选择,更是众望所归。

    叶项会面时,商定分工负责:叶挺负责筹建军部,项英负责联络南方八省各游击区游击队下山整编事宜。

    要各游击区的游击队下山,首先必须与国民党当局和所在驻军谈判。这项工作复杂而繁重。

    所以,根据分工,叶媚媚回到南方,首先就到赣粤边游击支队,向丰金娥和温大成传达中央和分局文件精神。

    然后由叶媚媚代表赣粤边游击支队与国民党驻军和寻乌县长谈判。

    谈判是在寻乌县府内。当叶媚媚一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宋波傻了眼。

    眼前这个自己心仪己久的女人,竟然是赣粤边游击支队的政治委员。不仅于此,她还是中共中央分局的委员。

    国民党经过长达三年的时间欲剿灭的共产党和红军,其实就在眼鼻子底下。尽管他们使出各种惨绝人寰的手段,共产党和红军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不是对国民党的一个莫大的讽剌吗?

    叶媚媚见到宋波,大方地伸出手去:“宋将军,别来无恙哇!”

    谈判自然十分地顺利。

    但是当宋波己然知道叶媚媚还是一个姑娘家时,他向叶媚媚吐露了自己的心迹:他爱叶媚媚。

    凭心而论,在与宋波长期的接触中,叶媚媚已深知宋波的为人和人品。她也很喜欢与宋波的交往。

    在没有公开自已的身份前,叶媚媚对于宋波对自己的爱慕自然了然于胸。但那时她是以有夫之妇的身份出现,宋波也仅仅只是表示出爱慕之意而已。

    但是现在她的身份己经公开,宋波向她求爱,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人说,宋波择偶的标准非常高,以致于他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一人。用宋波的话说,他一直没有遇见自已可以托付终生的红颜知已!

    对于一个年纪青青就做了将军的男人来说,这是匪夷所思的事。

    叶媚媚听后,也深为感动。

    但是叶媚媚却感到很为难。为什么?你不是喜欢与宋波交往么?难道爱情还有其它的羁绊?

    叶媚媚感到很为难,是因为她和宋波是两个阵线的人,所谓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哇!

    在有限的日子里(叶媚媚在寻乌呆的时间不长,就奉命到真他的游击区去了),叶媚媚还是婉转地向宋波表达了自已的意思,请他理解。

    然而宋波却是一根筋。他向叶媚媚表示,他要脱离粤军,跟着叶媚媚走。叶媚媚去那儿,他跟随到那儿,只要他们俩人在一起。

    叶媚媚以为宋波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所以她就安慰他说:

    “宋将军,如果你真有此心,就一心抗日吧!现在国共己然合作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抗战到底,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她还说:“现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都要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了,希望我们能在抗日的战场上拼肩作战。到那时候我们就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了。”

    叶媚媚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也不必脱离粤军,只要是真心抗日,相信最终有一天能走到一起来。

    叶媚媚的意思宋波当然懂。他对她说:“媚媚,我会用实际行动做给你看的。你就拭目以待吧!”

    凌副官带着她们从十字街往东城走。大约走了一袋烟的功夫,就见有一幢高大的房子矗立在街旁。

    凌副官停住了马,恭敬地对叶媚媚说:“叶长官,到了。我们师座就在酒楼里等。”

    叶媚媚抬头看那房子的门楣上,见几个醒目的大字:“万福酒楼”映入眼帘。

    酒楼的门前站着两个卫兵。这很有可能是宋波的手下。

    他们下了马。凌副官仍然恭敬地说:“叶长官。请!”径直就往酒楼里引。

    叶媚媚对于这样的见面,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宋波是国民党的军官,讲些排场确也无可厚非。至少现在是这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叶挺名为询,字希夷,号西平。惠阳秋长镇周田村人,1896年9月10日生。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称帝斗争,后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任粤军副官长、少将参谋、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叶挺机智勇敢指挥作战,保护孙中山及宋庆龄撤离总统府。1924年赴苏联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党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独立团团长。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担任先遣队,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一举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铁军。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任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区司令。1927年8月1日,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前敌总指挥兼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去国外,与共产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隐居澳门。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底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指挥部队向华中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从新四军成立至“皖南事变”前的三年中,新四军在皖南、苏淮边等抗日根据地,对日伪作战四千余次,毙伤俘敌十万余名。新四军也由原来一万多人发展至十万多人,打开了江南敌后的新局面,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1941年中共中央毛泽东曾赞扬叶挺“领导抗战,卓著勋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因副军长项英不接受叶挺突围计划,因而陷入敌军重重包围,叶挺视死如归,指挥部队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去谈判时被扣,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重庆中美合作所,遭国民党当局监禁五年零二个月,在狱中坚强不屈。他在“渣滓洞”红炉厂囚室里曾写下著名的《囚歌》。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反复交涉,于1946年3月4日获释,3月7日由中共中央批准重新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参加整军会议,因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及夫人李秀文、长女扬眉、儿子阿九等同机遇难,终年50岁。天丧英雄,举国痛惜!为悼念“四·八”烈士,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共有三万多人参加的安葬仪式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笔为叶挺题了挽词。中共华中局、华北军区、苏皖边区政府并决定把盐城改名为叶挺城、清江市城南公园改名为叶挺公园,以志纪念。叶挺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现在惠阳秋长镇周田村的叶挺故居已重新修缮及在惠阳淡水镇东华管理区卢屋山旁建有纪念馆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