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75章 兰封战役
    四月的兰考,日丽空碧,桐花飘香,惠风和畅。十里长街车水马龙,商铺如云,行人如织。道旁绿荫若盖,园侧四时花芳。

    这是八十年后兰考的景色。而八十年前的当下,这里曾是国军与日军展开血战的一个重要战场!

    这场大战虽以我方十倍于敌的兵力而战败,被时任国民政府最高长官蒋介石痛斥为“千古笑柄”。

    随后为阻敌西进南下,国军不得已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千里之地顿成泽国。

    阻滞日军的同时,也给黄淮下游的民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然我兰考人民为抗日民族大业做出了尤为巨大的牺牲,唤起这段尘封的记忆,激励我辈安不忘忧,奋发图强,是本章的最切愿望。

    1938年4月7日,第五战区台儿庄大捷。

    受此鼓舞,国民政府高层错估形势,决定扩大战果,在徐州地区聚歼日军。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调遣二十多万中央军主力部队到达徐州战场,加上本战区原有部队,总兵力不下六十万。

    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也把这做为全歼中国军队主力的良机,拿出侵华日军军力的一半①来对付中国军队。

    华北方面军以4个师团从北面进攻,以1个师团由兰封(今兰考)东北向归德(今商丘)方向进攻,以截断来自开封郑州的中国军队向东部徐州的增援。

    华中派遣军以2个师团从南面协助,南北两线夹击,对徐州实施战略合围。

    至5月16日,发现被反包围的五战区长官李宗仁下令大军从徐州突围,徐州会战遂告失败。

    5月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下达徐州会战作战命令,策应华中派遣军北上。

    与此同时,5月12日,北线日军第十四师团从濮阳南强渡黄河攻占菏泽。

    15日,日本飞机24架轰炸兰封车站,投弹33枚,炸毁铁路及一些车辆,死3人,伤4人。

    17日,其先头部队3000人进抵葡萄架,在仪封、内黄一带与国民党军宋希濂部激战。意图占领兰封(兰考县城)以东以北地域,控制陇海铁路,阻断国军退兵。

    国军第一战区紧急调动宋希濂的第七十一军、桂永清的第二十一军,由兰封反击仪封。

    薛岳指挥的豫东兵团也由归德(商丘)向西夹攻,把突进豫东的日军第十四师团三个步兵大队、一个重炮旅团和一个野战炮团狙击在了内黄、马庄寨、人和集一带。

    在第五战区中国军队撤走后,徐州以西的豫东地区至少还存在着属于中国第一战区近二十万主力部队。

    而土肥原贤二竟然指挥着他仅两万人的十四师团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大忌。

    他对中国军队的蔑视令中国军人愤怒,蒋介石决定给这个狂妄的土肥原以迎头重击——徐州会战后,发生在豫东兰封境内的这场计划外的作战,被中国方面称为“兰封会战”。

    日军第十四师团侵占兰封之初,国民党兰封县党部书记柳荫伍即随从政府机关人员逃离了兰封县。

    15日,日军骑兵3000人在炮火掩护下,进犯考城(今固阳)北柳园、吕堂。激战至18日。

    18日,日军土肥原部千余人进至圈头、土山、何庄,激战一日,尽掳土山青年妇女。同日进犯葡萄架、仪封、内黄。

    21日,中国军队分兵三路攻击深入到内黄、仪封一带的日军第十四师团。

    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师和龙慕韩的第八十八师一部收复了人和集、内黄。

    两地的日军向西南方向逃窜。

    同日,宋希濂的第七十一军向仪封的日军发动猛攻,迫使仪封日军向西北面东、西岗头和毛姑寨逃窜。

    22日晚日军犯红庙、白楼,双方军队发生激战。国军邱清泉的两个坦克战车营也首次参加大战。

    东岗头、毛姑寨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在毫无遮蔽的盐碱地上,国军第二十七军及四十六师官兵遭到日军炮火和重机枪的猛烈打击,瞬间伤亡一片。

    一三八旅官兵在密集地扔出一排手榴弹后,趁着烟幕冲至日军战壕前,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21日这天,中国军队猛攻一天,进展不大,伤亡却不小。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军队相继夺取了毛姑寨、东岗头、杨楼等据点后,日军向西逃窜的路已被封堵。

    土肥原贤二把第十四师团主力集中起来,拼死向阳固集、双塔集一带猛冲。

    连日苦战后的第二十七军抵挡不住,阵地被突破,溃败下来的队伍潮水般地向西涌去。

    军长桂永清则令第88师接替第106师防守兰封,自己则“一口气就跑过了罗王车站”,率领所属部队退向开封、杞县。

    23日,土肥原与九岛师团一联队合攻兰封城,而第88师师长龙慕韩在桂永清退走后,亦于5月23日夜擅自弃城逃走。

    致使日军于5月24日不战而占领陇海路上的战略要地兰封。

    此时,据守砀山的第8军第102师在日军猛攻下,师长柏辉章也下令放弃阵地西逃。

    日军第16师团于5月24日占领砀山。

    坏消息接踵而至:在豫东战场的东面,为解救土肥原贤二的第十四师团,中岛今朝吾的第十六师团正向西突进,想把中国军队包围第十四师团的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

    兰封和砀山的失守令中国统帅部大为震惊,因为这不但导致了围歼土肥原贤二的计划泡汤,反而还会令战局演变成日军的两个师团合拢后直取开封和郑州。

    国军统帅蒋介石于5月24日令第一战区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指挥俞济时第74军、李汉魂第64军、宋希濂第71军、桂永清第27军由东向西,命第17军团长胡宗南由西向东包围兰封、罗王寨、三义寨、曲兴集一带的日军第14师团,于5月25日开始进攻。

    25日凌晨,国军各部队进入了攻击位置。

    上午,日军在贯台庄搭浮桥企图联通大河南北,中央军派飞机炸毁了浮桥。

    下午,攻击开始,日军的阵地被中国军队的炮火轰击成一片火海,中国军队发起了不顾一切的冲锋,罗王寨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拉锯战进行得非常惨烈。

    傍晚时分,硝烟随晚风荡漾,残阳如血,六十四军再次向罗王寨发起进攻时,胡宗南派来了重炮助战。

    当晚,第64军终于夺回了罗王车站。罗王寨战斗中,中国士兵缴获了一把日本军刀,经考证,竟是土肥原贤二的佩刀。

    这把佩刀,当场就把一叠二十枚的铜钱一斩两半,可见其钢质精纯锋利。

    26日,宋希濂指挥的第71军向兰封城守卫日军外围阵地发起猛攻,攻入兰封城后,夜间双方展开巷战,凌晨时分日军才弃城逃跑,士兵们在城内缴获一匹战马送给了军长宋希濂,并为骏马取名为“土肥原”。

    5月27日,第71军在攻占兰封外围许多要点后收复了兰封车站。日军第27旅团的残部向三义寨逃跑。

    俞济时军长指挥孙连仲等各部在针铺激战,被围攻竞日,土肥原坐氢气球当晚指挥反攻,企图从西北方逃窜。

    罗王车站和兰封的收复,使陇海路恢复了通车,被隔断于商丘附近的42列满载物资的火车得以撤回郑州。

    与此同时,三义寨方向双方仍在激烈混战。

    26日,国军冲入寨内肉博,并猛攻兰封渡口,日军第14师团主力收缩至三义寨附近,被豫东兵团所包围。

    三义寨内的日军凭借战车、骑兵和飞机的支援,不但死守不退,而且还不断出寨反击。

    但当日军于28日向第27军阵地反击时,桂永清又一次“独断命令各部队向阳固集、红庙间地区转移阵地,沿途抛弃无线电机及武器弹药,情形颇为混乱”。

    最终,中国官兵攻克了柴楼、蔡楼、十八寨、何寨、薛楼等小据点后,也付出了伤亡2500多人的代价。

    直至5月29日,三义寨竟然不能攻克。

    而此时,日军第10师团及混成第3旅团,攻占了安徽的亳州、涡阳,正向豫东国军包抄而来。

    同时,在兰封战场的东南面,负责解救土肥原贤二的日军第十六师团竟攻占了陇海铁路线上的豫东战略要地归德(今商丘)。

    第16师团及混成第3旅团于5月26日攻占虞城后,开始向商丘外围阵地进攻。

    当夜,黄杰第8军退至商丘郊区一带。

    5月27日,程潜电令黄杰:务须死守商丘,在兰封地区之敌被击歼前,不得放弃。

    但黄杰根本不执行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竟于5月28日擅自率第40、第24师退向柳河、开封,将第187师留防朱集车站和商丘。

    5月29日拂晓,第187师师长彭林生也率该师退走。商丘遂被日军占领。

    商丘的失守,严重地威胁了进攻日军第14师团的薛岳军的侧背,中国军队不得不转为守势。

    同时,在战场的北面,日军混成第四旅团正在准备强渡黄河,与十四师团会合。豫东战场中国军队已然处在了日军的反包围之中。

    5月31日,中国第一战区做出了全面撤退的决定,中国军队主力迅速向西转移。

    6月3日,日军第16师团攻占杞县、通许和陈留。

    4日,日军14师团与16师团向西合击开封,6日,开封陷落。

    随后,日军沿陇海铁路直扑中牟。

    10日,日军第14师团前锋部队炸毁郑州以南平汉铁路,致使交通瘫痪。

    12日,日军第16师团挺进队炸毁新郑东南京汉铁路桥。郑州岌岌可危。

    为阻止日军西进,解除威胁战时政治中心武汉的危机,中国统帅部最终决定,扒开黄河大堤,决堤放水。

    6月9日,商震部队炸开郑州花园口。

    日军攻击郑州的计划中止了。

    十余天后,黄河水夺淮入海,自郑州向东向南至淮河沿岸五十万平方公里,尽为泽国,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约六千万民众受灾,两千多万百姓流离失所。

    战后,桂永清、黄杰等被撤职,27军、8军的番号被撤销,龙慕韩被处决。

    兰封会战,再一次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彰显了不惜一切抗击日军侵略的坚定决心。

    一九三八年,中国人能够做到的是:不让鬼子过黄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侵华日军共十八个师团,总兵力约四十余万人,徐州会战,华北方面军派出五个半师团,华中派遣军两个半师团,兵力二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