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24章 特设师团与常设师团
    万家岭战役确实是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的一次战役,也是武汉会战中为数不多的能够扬名立万的战役。

    武汉会战前期,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分为三路:第一〇一师团在鄱阳湖以西,沿九江至星子的公路进攻;第一〇六师团沿南浔路,进攻位于九江西南方向的德安;第二十七师团则沿瑞昌至武宁的公路(瑞武公路),直接插向武汉南部。

    但是日寇在进攻的时候,却被第九战区的薛岳耍得团团转,几个师团都受到国军的重创,而以第106师团为最甚。

    然而日军第十一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却辩解,说第106师团在日军中是最“弱”师团,因为它本身就是特设师团。

    何谓“特设师团”?本章就来介绍一番。

    日本陆军序列中有一些部队被称为“特设师团”,即除主要指挥军官外其他官兵均为后备役人员的部队。由于属于临时组建的师团,因此“特设师团”的战斗力比“常设师团”要弱。

    在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的序列中,第一〇一、第一〇六师团都是“特设师团”,以致司令官冈村宁次对第一〇一师团的现状很不满意。

    他说:“东京附近出身的第一〇一师团,虽然不是草草新编的,但在前年夏季以来的上海激战中,竟牺牲了一万多人,大部分战斗员是杂有应召老兵的补充兵。”

    他的这些话自然是武汉会战结束后所说的。

    而日军第一〇六师团的战斗力相比第一〇一师团更差。

    关于106“特设师团”,我们同样援引冈村宁次的话来说明。

    冈村宁次是这样评价的:“当时的特设师团,在形式上与现役师团无大差别。以步兵联队为例,现役只有大队长、联队长及联队副官。其他官兵完全为预备后备役。因此,每逢作战,各大队长势必亲临最前线直接指挥,其伤亡率当然很高,而大队长缺员代理大队长接任后,大队的战斗力将减少到一半以下。第一O六师团在九江西方地区所以陷于苦战,主要原因即由于该军的素质太差。……第一O六师团则于动员后,立即向华中出动投入战斗。虽然都是曾经受过训练的士兵,但是,把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的人,直接送到前线来的做法有些欠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O一、一O六师团“弱”的原因所在。

    当时,第十一军部队在酷暑中进入了中国长江中游河湖港汊纵横的水网地带,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强悍的薛岳指挥的士气旺盛的中国军团,其噩梦般的经历自此开始了。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日军第一〇一师团占领鄱阳湖西岸的星子后,在二十余门野炮以及飞机和舰炮的支援下,向中国守军第五十二师的东孤岭、鼓子寨一线主阵地发起攻击。

    二十四日,日军另一部乘坐汽艇从牛屎墩登陆,企图袭击第五十二师的侧背,结果遭到第五十二师师长冷欣亲自率队反击,日军少佐石田道一等二百多名官兵被打死。

    二十六日,冷欣的第五十二师因伤亡太大,将阵地移交给第六十六军叶肇的第一六〇师。

    防守阵地的正是上官若云的四七七旅。(四七六旅作预备队)

    封天宇是旅参谋长,这种阵地防御战以前他很少碰到过,但是经过淞沪战役、南京战役,这种阵地防御战却经历太多,简直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

    上官若云正举着望远镜在观察对面敌军的阵势。

    鉴于前一天进攻受挫,第一〇一师团在攻击中增加了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但中国守军第六十六、第二十五军等部队顽强阻击,令日军的进攻十分艰难。

    两军激战十几天后,第一〇一师团仅仅攻占了中国守军的前沿阵地,但自身却损失惨重,联队长饭塚国五郎大佐被击毙,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也被炮弹炸伤。

    而据守阵地的四七七旅自然伤亡严重。

    冈村宁次只得向该师团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那么,像101和106师团这样的部队,它们到底有多少人呢?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

    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历程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

    这是日军的常备军,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①。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辎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辎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

    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

    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

    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

    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

    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

    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

    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由此可见,日军的师团所辖兵力是比较复杂的,可以分为非战时和战时、三单位和四单位。

    中国战场上后期出现的“甲乙丙丁”级别等多种编制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先说“非战争动员”情况下。

    其实日军的常设师团也不过12000人,比如1931年关东军挑起“九一八事变”时,侵略军的主力第2师团只有12000人,时任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

    而当进行战争动员后,各师团会恢复战时满编状态,同时还会加强更多的配属部队。

    比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军初期投入作战的常设和特设两种师团,都是下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四个特种兵联队(骑炮工辎)的“四单位师团”。

    1931年的日军师团各大队只有三个中队,比如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的那个大队只有600人。

    而常设和特设师团的战时编制,是每个大队增编到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运输中队1000余人,因此联队、旅团的兵力随之相应增加,旅团达到7800余人。

    再加上特种兵尤其是炮兵的加强,1937年投入的各师团兵力达到25000人。

    需要指出的是,军队的编制和人员只是理论上的,日军各师团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配属的特种兵部队数量和结构也不相同,而不是千篇一律是某个数字,有一定浮动是正常的。

    比如1939年第5师团从东北登船开赴海南岛集结时,准确数字就是25000人,这是比较标准的,第5师团其后是桂南会战的主力。

    无论是常设还是特设的“四单位”师团,都属于野战师团,番号和战斗力虽然有别,但编制人员基准数是差不多的。

    武汉会战后,日军的占领区越来越大,又不方便抽回野战师团担任后方守备任务,于是第二批编组了10个左右的警备师团。

    这些师团从一开始就是“三单位”师团,兵力在13000到15000人左右。

    1939年挑起诺门坎冲突的关东军第23师团,就是师团部驻于海拉尔的“警备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以及搜索、炮兵、辎重、工兵联队共15000余人。

    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大本营认为四单位师团在作战时指挥不够灵活,同时也需要在常设和特设师团中各抽出一个联队,以便组建新的师团,因此决定将所有师团实行“三单位”编组方式。

    完成改制后的日军师团,在师团司令部之下设置“步兵团”这个单位,由一名少将“步兵团长”统一指挥三个步兵联队(类似于国军甲种师的步兵指挥官),从而取消了旅团建制。

    同时四个特种兵联队(也有所缩编)由师团部直辖,普遍兵力在13000到15000人左右。

    由于是战争期间,这一改制是陆续完成的,比如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前,完成改制的第4师团有13600余人,没有完成改制的第13师团仍有26000余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所有正规师团都已经是“三单位”师团,野战主力“重装备师团”能够达到15000人以上,个别配属部队较多的可以接近18000人。

    而二线守备师团或者非主力师团,仍然维持在13000人左右,基本就是这个规模。

    随着老牌的常设师团大多调往太平洋战场挨炸后,为了加强中国战场上的战役突击力量,日军大本营开始选择部分表现较好的特设师团、警备师团命名为“甲级师团”,担负主要作战任务。

    其它则按编制和战力排成乙级、丙级师团,战争末期拼凑的师团自然是“丁级师团”。

    所以,甲乙丙丁级师团的区分,正式出现于1942年初的中国战场,别动不动就喊什么甲级师团②。一一特别注意,甲级师团是没有四单位的!

    到1945年初,中国战场上日军总共的八个“甲级师团”中,属于原来老牌常设师团的只剩下第3和第13师团,其它都是从特设师团(比如第116)和警备师团(比如第39)中“提拔”起来的。

    甲级师团仍然编有炮兵联队,优先补充装备和兵员,各步兵大队满编仍有1000余人,师团兵力在18000到20000人左右,比如第116师团参加湘西会战时就是约20000人。

    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像101和106师团正是属于“三单位师团”,当然其战力要弱一些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即师团下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四个特种兵联队(骑炮工辎)的“四单位师团”。

    注②甲级师团正式出现于1942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