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28章 广州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封锁中国的海上交通线,配合武汉会战,于1938年10月发动对广州方面的进攻。

    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①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了防御战。

    当时国民政府抽调驻粤军队增援武汉等战场,在广东地区仅留7个师、2个旅,兵力分散且装备落后。

    参加广州战役的是国军第十二集团军之第63军、第153师、第93师,而日军为中国派遣军第21军。

    此役中国伤亡约10,000人、日本伤亡约2,500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湛江市旧称,于1899年沦为法国租借地)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为策应武汉会战,日军大本营于1938年9月17日下达对广州的攻击令。

    10月上旬,日军第21军下辖第5、第18、第104师团分别从青岛、上海、大连出发到达澎湖集结待命,企图在大亚湾登陆,攻占广州。

    中国第4战区第12集团军部队集中部署在大亚湾至广州、珠江东岸一线。

    守卫广州的是余汉谋第12集团军(辖4个师两个团),总兵力8万人,兵力分散,戒备松弛。

    1938年10月9日,日军第21军主力船队出发,于11日晚抵达广东大亚湾。

    11日夜晚,日军已经趁着夜色扑向了大亚湾。

    驻防大亚湾的是第151师,师长莫希德当晚正好喝酒回来,路过大亚湾时,和随从们发现了本该黑漆漆的海面上竟然亮光闪闪。

    原来是日军的舰艇出现了。

    众人手忙脚乱。

    鬼子真的来了。

    在大亚湾附近海面上,日军在大批舰船、飞机的火力掩护下,第18师团、第104师团在大亚湾抢滩登陆成功。

    广州战役打响了。

    但是令登陆日军感到奇怪的是,在大亚湾附近海岸线上竟然没有遭遇多少防守的粤军。只有一路日军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碰巧遇到了夜归的的莫希德及其随从。

    粤军这才发现日军开始进攻了②。

    就在日军登陆成功之时,广东沿海的许多本该驻防在前线的军官竟然还有许多滞留在香港、广州闹市。

    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慌忙之下只得找人在广州、香港各地打出告示要求军官们火速归队,准备战斗。

    10月12日,日军仅仅遭遇了粤军十分零星微弱的抵抗。

    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成功后,立马兵分两路,一路沿广九线北上,一路从惠州、博罗、增城方向包围广州。

    日军的战略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国民政府在华北、华中、华东都已经不敌日军,这个时候日军突然开辟华南战场,大有全面鲸吞中国的战略意图。

    日军以第18师团为先头部队,104师团紧随其后。在飞机、战舰的掩护下,展开了日军拿手的穿插、迂回等战术动作。

    对于没有经历过真正现代化战争的粤军而言,根本无法阻挡日军的攻势。日军快速推进着,如入无人之境。

    13日,日军兵临惠州城下,日军本以为在惠州需要发起一场攻坚作战,但是不料本该在惠州城内镇守的莫希德第151师主力不在城内。城内少数不愿后撤的官兵、地方民团在进行了一番抵抗后,终究不敌日军,惠州陷落!

    惠州的陷落,导致广州暴露在了日军的钳形攻势下,并且城内堆积了大量抗战紧需的物资无法转运。

    时任参谋总长兼第四战区司令官的何应钦在知道前线消息后十分愤怒,责令余汉谋迅速调集主力进行反击,并同时要求其迅速将抗战物资转移。

    然而,此时的余汉谋的第12集团军,在战前,军队本就紧张的卡车运力竟然大多被调去偷运赣南钨矿砂出口到香港,再从香港购买大批洋货运入内地倾销,发了一笔大大的战争财。

    此时在广州的余汉谋,可谓是束手无策了。但是想起山东的韩复渠的下场,余汉谋知道如果不做抵抗的话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他立即下令第186、第153、第154师火速前往增城阻击日军。

    然而直到18日,日军已经有数个中队到达增城外围,而余汉谋的部队竟然还有许多军官尚未归队,大部分部队更加没有进入作战状态。

    在日军的重炮轰击下,增城守军不过几个小时就呈现了溃败的情势。

    19日,日军第18师团主力到达增城外围。至晚,增城沦陷。

    20日,广州外围的防线已基本崩溃,余汉谋带着数万主力往北溃逃,部分部队边打边撤,最后撤往了粤北山区。

    这时的广州已经是群龙无首,人们忙于逃命,场面混乱不堪。

    20日傍晚,随着人们的逃散,广州已经宛如死城一座。

    不幸中的万幸,由于广州附近地区多滩涂、水网,日军的行动被这些地形所阻隔,不得不在增城、黄埔一带附近重新集结,这为广州许多人的逃离赢得了时间。

    21日,广州彻底沦陷。

    谁都没有想到余汉谋部竟然如此随意潦草的防守了仅仅九天,广州就沦陷了。

    这场战役让粤军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在这场战役中,余汉谋所部损失惨重,而日军仅仅阵亡173人,受伤493人。

    广州战役惨败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无不愤怒震惊,特别是那些捐助抗战的华侨,因为许多华侨都是广东人,愤怒之下许多人都通电重庆:

    不杀余汉谋,以后再难捐款资助抗战。

    就连当时国民政府的驻美大使胡适也致电国内:

    广州不战而陷,国外感想甚恶。

    至于余汉谋及其部下受到了什么处置,那是后话了,以后如果写粤北抗战的话这个再另说。

    广州失守,在失去了粤汉线后,武汉会战的坚持已经没有了意义,随后不久国民政府决定结束武汉会战。

    但是,广州的码头,仓库来不及转运的物资、武器,堆积如山。仅仅在广州会战期间,日军就获得了中国方面轻重机枪200余挺、火炮130余门、要塞炮533门,甚至有轻型坦克、战车21辆,以及150余量汽车,粮食超过300万斤。

    唯一令国人最后还能稍许接受的是粤军随后在粤北山区重振士气,坚持抗战,并把日军阻挡在了粤北山区以南,日军终究还是没能鲸吞中国。

    让我们再来捋顺一下广州战役的经过。

    12日凌晨,日军第18师团在大亚湾左面和正面虾涌一带登陆;及川支队在盐灶背登陆;第104师团在大亚湾右面玻璃厂登陆:第18师团一部在虾涌以西澳头登陆后,继向淡水进攻。

    中国守军抵抗后于当晚弃城撤退。

    日军第18师团另一部登陆后即向惠州推进;10月12日起,日军第十八师团在惠阳大亚湾下涌、盐灶等处强行登陆,中国守军第一五一师仅有一个营在当地布防,遭日军轰炸,死伤惨重。

    13日攻占平山;14日占领横沥,并进至惠阳南郊。第104师团登陆后于12日占领平海;13日占稔山、吉隆,到达惠州南面,尾随第18师团推进。

    14日黄昏,日军以优势兵力向惠州发动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第151师稍作抵抗后于当晚撤退。

    15日,惠州失陷。

    16日,日军攻陷博罗后,主力向增城突进;及川支队由惠州向广州作大迂回行动。

    第4战区命令各部向广州附近集结,第65军增防东江。

    17日,第1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一个联队,迫使日军退回博罗;独立第20旅在正果击溃日军少数侦察部队。

    于是,第4战区决定以第186师固守增城正面,并调集战车、炮兵支援;以第153、第154师从右翼,独立第20旅从左翼合围日军,企图将日军聚歼于增(城)博(罗)公路间浮罗山下。

    10月18日,日军先遣队包围攻击显岗、石坳,守军一五三师第四五九旅旅长钟芳峻牺牲,官兵伤亡甚大。

    敌军继续向长宁推进,又遭第一八六师狙击。至14时,敌军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一八六师败退。

    16时,日军占领福田。而另一股敌军则由龙华迂回攻增城西北,被独立第二十旅阻截于正果地区。

    19日晨,日军第18师团到达增城。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竟日,当晚撤退,增城失陷。

    10月20日8时,敌军攻破一八六师防线,10时占领县城以西的钟岗。一八六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县城遂告失守。

    余汉谋见势不妙,令第十二集团军主力向佛冈、从化、新丰等地转移,留独立第六旅防守龙眼洞、萝岗,自己却连夜乘车到清远去了。

    但在10月20日的白面石阵地双方激战中,中国军队奋勇抗敌的精神仍然激励人心。

    10月20日5时,敌军强攻正果东南面的白面石阵地,独立第二十旅第三团第二营营长黄植虞率领全营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抵抗,日军攻击受挫。

    7时,日机轰炸守军阵地,步兵发起猛攻。守军第四、五连连长劳中逸、张任君负伤仍不下火线,组织士兵以轻重机枪猛烈扫射敌人,连续击退敌军。

    战至9时,日军增援兵力又到,轮番冲击下,突破黄沙坝坳第五连阵地。幸预备队第六连及时反击,夺回黄沙坝坳阵地。

    11时,敌军炮火更猛烈,电话线被炸断,守军的上下联络及弹药补给已极困难。营长黄植虞收集500多枚手榴弹,准备集中投掷以抗击敌人。

    12时,日军分五路强攻白面石阵地,传达兵张德胜、黄标也参加到投掷集束手榴弹的队伍中,给敌军以较大的杀伤力。

    但是,在滚滚硝烟中,敌军仍势凶夹狠,终于进入肉搏战。中国官兵奋勇与敌人肉搏近一小时,终于击退日军。

    日军恼羞成怒,接着施放燃烧弹,守军阵地的林木燃起熊熊大火,日军步兵乘机冲锋。守军依然不惧,以轻重机枪火力使敌军遭受重创,至16时前仍坚守阵地,掩护了该旅主力安全转移。

    此后,第二营以部分兵力佯作反攻,迷惑敌人,营主力则向从化方向撤退。

    此次狙击战,日军死伤164人,阵前遗尸40具;守军二营官兵伤亡200余名。

    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阵亡将士,在爱国人士王雁门等发动下,在白面石村前的老虎石岗顶建抗日阵亡烈士墓,并在黄沙坝坳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亭(此亭后来毁坏,1985年白面石村民集资重建)。

    次日晚,第4战区在广(州)增(城)公路两侧布防,阻击日军,将主力撤至粤北的翁源、英德一线,而以一部防守广州。

    21日,日军攻占沙河,并占领广州市区。日军第104师团向广州以北推进,攻占太平场;23日占领从化。

    与此同时,第5师团与海军配合,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26日又陷佛山,于29日到达广州南郊。

    至此,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战役结束。

    其实,日军对广东的侵略蓄谋己久。

    为了侵占广东,日军从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袭广州起至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共对广州市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其轰炸密度仅次于当时的陪都重庆。

    空袭广州的日机共有近百批900多架次,共炸死居民6000多人、砸伤近8000人、毁坏房屋4000多间,毁坏船只近百艘。

    其中规模最大、使广州损失最为惨重的是1938年5月、6月间的大轰炸,仅仅一个多星期,日军共出动飞机14批100架次,广州成为瓦砾与尸骸相互堆积的破烂城市。

    此战,日军实现了切断中国由华南接受外援的交通线,以及策应武汉作战的目的。对中国来说,则不仅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而且影响了全国战局。

    国军第四战区防线北移至粤北一带。

    由于广州被占领,再坚守武汉已失去意义,国军遂撤出武汉。

    日军打通了南北交通线,但同时他们也发现战线过长,已无力再发动大型战役。广州、武汉的沦陷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广州湾(湛江市旧称,于1899年沦为法国租借地)。

    注②其实在寻找日军在大亚湾的登陆日期的时候,这个日期有着许多版本,从9号晚上到12号晚上都有文献记录,这也侧面反映出当年粤军在广州战役前夕指挥、通讯上是多么混乱,各部队竟然无法了解日军确切的登陆日期,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