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50章 梁山歼灭战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日,在驰名中外的水浒英雄故地——鲁西南梁山,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师部留守部队,在兵力相等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侵华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坂垣师团一个精锐大队。

    这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梁山歼灭战”,被八路军总部誉为“模范战例”。

    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上午,一一五师师直部队和驻地群众在梁山南坡、前集村北的孟家林里举行联欢,庆祝建军十二周年。

    九时许,师部里匆匆跑进一一五师的两位侦察英雄。

    年仅三十六岁、微微发胖的罗政委和细高个的代师长陈光,见他俩满头大汗地赶来报告,一个连忙抽出一条长凳让坐,一个从瓦罐里舀了两碗凉白开水递过去,俩人开始静听敌情:

    日军坂垣三十二师团的一个精锐步兵大队,三百余人,由长田敏江少佐率领前来梁山扫荡。

    另外,日军奉酋尾高次郎命令,又从兖州、济宁铁路沿线调来饫池炮兵一部,连同汶上刚刚成立一个多月,以肖方代为队长的伪警备队五十多人,共计四百余人。

    敌人拥有战马五六十匹,九二步兵炮一门,七五小炮两门,重机枪五挺,十余挺轻机枪。

    敌人除伪军是些上海造、湖北造、大金钩等破旧杂牌武器外,日军全是三八式大盖枪,装备精良。

    他们今天四点钟左右,己经从汶上县城出发,走到郭家楼天明,八点多钟到了古运河边的靳口,休息、吃早饭,砍树搭桥……似有渡河西来,进犯梁山的态势。

    “吃掉它!”陈代师长果断而又坚定地喊着。他走到墙边,用手比量着军用地图,测算着靳口到梁山的距离。

    “敌人带着大炮……到底想干什么?”罗政委思考着,低声沉吟着。

    侦察员说:“听说是出来武装示威!”

    武装示威?陈光心想:他们由济南出发,经兖州、汶上、梁山,去郓城、菏泽,转经济宁,重返济南,对鲁西南进行一次示威性的大扫荡,借以炫耀武力。

    可是罗政委不完全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敌人主要是来寻找我们的主力,因为梁山地处津浦铁路西侧,直接威胁南北交通大动脉。日军想趁我立足未定,破坏新区建设。

    师首长请来科长们,研究敌情和对策,多数同志主张打,却都担心手下部队太少,因为师部只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

    个别同志还认为,以相等的兵力消灭装备优良的日军有困难。

    罗政委充满信心地说:“这固然是不利因素,但有利因素更多:我军士气高,作战勇敢;打游击战有丰富的经验;地形有利。全歼有可能,歼敌大部有把握。”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打。师首长当机立断,命令各部队马上作好战斗准备。

    罗政委叫参谋们通知梁山脚下驻军,协助山南各村群众有组织的疏散转移,并叫各连主要领导人骑马到郝山头集合,迅速电告驻扎在十公里以外蔡林村的独立旅一团,先东去迎敌,伺机袭扰,然后赶往梁山附近集结待命。

    下午,陈师长、罗政委带领连以上干部,登上梁山主峰“宋江寨”,举起望远镜,仔细察看了山前每个村落、每条道路、每堵寨墙。

    然后,又沿着梁山脚下的东西大道两侧转了一圈,观察地形,研究方案。

    最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选择石头园、前集和马振扬三个游击点,逼牵敌人到梁山西南一公里处的独山下就范。

    此山突兀孤立,居民甚少,便于围歼。指挥所设在可以瞭望整个战场的郝山头村。

    八月二日黎明,长田大队离开馆驿,沿东平湖水洼南行,在王府集吃过早饭,开始向梁山方向进发。

    十点钟左右,侯庄一带的大道上尘土飞扬,一面膏药旗在青纱帐里飘动。

    他们摆出一副“游行示威”的架势:前有汉奸队开路,后有几十匹骡马拉着大炮压阵,四路纵队排列的鬼子步兵居中,荷枪实弹,大摇大摆地走着。

    有个指挥官模样的鬼子,骑着大洋马,腰挎东洋刀,胸挂望远镜,趾高气扬,神气十足,现出一副“皇军无敌”的骄横傲慢样子。

    这个家伙就是日军大队长——长田敏江少佐。他哪里知道,八路军正悄悄地把绞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一团指战员在青纱帐里隐蔽地靠近敌人,与敌平行前进,战马的嘶叫声、武器的碰撞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然而,骄纵的敌人却像聋子瞎子一样,对我军的行踪丝毫没有发觉。当鬼子的大队人马离开王府集进入青纱帐时,侦察分队奉命对敌人进行了闪电式猛烈射击。

    开始,敌人一阵惊慌,哇哇乱叫。但见火力不强,又不恋战,以为碰上了几个“土八路”,便毫无目标地放了几炮,壮胆助威,继续西进。

    中午,侦察员跑来报告:鬼子大队已经过了张家桥,正向梁山前进。

    师首长走出松林,爬上高坡,站在几株大树中间,望见远处升起一团烟尘。烟尘下的青纱帐挡住视线,只能看见一面耷拉着的“膏药旗”在高粱梢移动。

    为了把敌人引进伏击圈,麻痹敌人,师特务营一连派出几个化了装的战士,扮作“伪村长”和“顺民”,前去迎接“皇军”。

    长田敏江一见“良民”在道,更是傲气十足。他对大道两旁的树林一点也不放在眼里,仍然放松缰绳,缓缓而行。

    眼看敌人先头部队接近了石头园,尾巴也已过了刘家集,完全进入伏击圈,“伪村长”笑嘻嘻地对长田敏江说:“太君,我们到村子里准备水和饭,慰劳慰劳的,请稍等。”

    此时,天已过午,烈日似火,人疲马乏,很需要吃饭休息,长田敏江点了点头,满意地说:“你的大大的好!”“伪村长”和“顺民”们迅速消失在村子里。

    “是时候了!”罗政委朝作战参谋喊道,“打!”

    埋伏在石头园的一团十连的班以上干部多数是老红军,战士大部分是山西兵,战斗经验丰富,打伏击更是好手。

    连长接到命令,立即开枪射击,从街口、坟后、树林里飞来一阵急骤的弹雨。敌骡马受惊,乱叫乱蹦,骑兵步兵,乱作一团。

    后卫部队调头要退,被尾追上来的特务营二连一顿狠打,赶了回来。敌人的南面是一片水洼,难以逃脱。

    乱了阵脚的敌人,纷纷冲向西北,涌进前集,刚想占领梁山南坡制高点,又遭到埋伏在孟家林中特务营一连的猛烈射击。

    日寇进入梁山后,还未见到八路军的影子,便处处挨打,伤亡三四十人。长田敏江气得七窍生烟,挥舞战刀,嗷嗷怪叫,命令炮兵朝梁山西南的山头轰击。

    半个多小时后,敌骑兵和伪军先在前集周围巡视一番,随之沿梁山脚下向西搜索前进,突然又调头西南踏上大道。

    战场上的一切动态,在罗政委的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他发现敌人有溜走的架势,诱其就范时机已到,马上对作战参谋说:“命令骑兵出击!”

    隐蔽在马振扬的师直骑兵连闻声出动,几十匹战马龙腾虎跃,骑士们的喊杀声震撼山岳,拦截阻击,一阵猛打。

    长田敏江耳听子弹咝咝作响,眼见骑兵来势迅猛,深感威严受挫,顿时肝火上升。

    他一面命令发炮助威,一面组织人马兵分两路,抢占了独山村和村外的乱石岗,并向四周进行了火力侦察,然后放了岗哨,才精疲力竭地生火做饭,躺在树阴下休息。

    师首长见诱敌入瓮的目的已达到,就命令各路伏兵转移独山四周,隐蔽监视;并亲自带领参谋人员,来到独山东北的坡地上,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静。

    独山村位于梁山主峰宋江寨西南约一公里处,村南有一小山,高约三十米,占地数十亩,名曰“独山”。山南坡有几座石灰窑,窑南偏西有两处车马店大院。

    山东面有一土墙宅院,伪军住在里面,日军驻扎在马车店、石灰窑及附近场院、民房里。三门大炮停放在马车店东十多米处的一片阔地上。

    晚饭后,郝山头师指挥所里,师首长和科长们与几个战斗部队的负责人,一起研究作战方案。

    作战科长提出:师特务营二连从村北进攻,骑兵连从西北角进攻,一团三营十连从西南方向进攻,十一连由南向北突击,十二连由东侧向孤立的土墙宅院进攻,重机枪抢占独山高地,切断敌人退路。师特务营一连作预备队。

    大家同意作战科长提出的方案,只是在攻击时间上有分歧。多数同志主张上半夜打,理由是昼长夜短,拂晓前不解决战斗就不好办。

    罗政委分析敌我情况,主张下半夜打。理由是:敌人白天吃了大亏,上半夜一定戒备森严。上半夜不打,麻醉他一下,叫他摸不清头脑。

    鬼子们白天走累了、打乏了,上半夜又不敢睡,下半夜必定疲乏不堪。等他们睡了大觉,再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

    好在庄里没有坚固的工事,下半夜的时间足够了。大家都说下半夜打好。于是决定好战斗部署,各单位分头准备。

    战斗部队摸着黑,按指定位置向独山村靠拢。一团三营十连等全部兵力和师直特务营的同志,白天完成了东进侦察,伺机袭扰和伏击任务后,当夜幕降临之际,迅速在独山西南的胡坑村集结。

    团首长进行了紧急战斗动员,部署了夜间作战方案。战士们的右臂扎上白毛巾,作为夜战识别记号,师部侦察排长和两名侦察员为向导,不声不响地进入独山村西南角预定的冲锋出击地,隐蔽待命。

    其他各连也都严阵以待。

    午夜时分,师部发起进攻的时间刚到,侦察排长带着一个侦察员迅速摸到寨墙外面,听不到里面的动静。

    果然不出所料,鬼子上半夜加岗加哨,戒备森严,渐渐地松懈下来,官儿们不查哨,巡逻兵不游动,哨兵坐在寨门下打瞌睡,士兵躺在院子里睡大觉。

    十连飞快地冲进村里,把敌人分割包围起来,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慌乱的敌人,乘胜抢占了乱石岗。

    骑兵连从村西北角冲进村子。特务营二连攻进北门。独山脚下,枪弹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

    敌人如狼炸窝似的自相践踏,乱作一团。八路军调重机枪乘胜抢占了独山制高点,以密集的火力封锁、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长田敏江惊魂稍定之后,组织力量进行反扑。日军凭着精良的装备,在炮火和机枪掩护下,分成若干梯队,一次又一次攻上乱石岗,但都被我军坚守阵地的十连战士一次又一次击退。

    困兽犹斗,连续六次失败的敌人,又进行第七次反扑。这时,连长李广录率十一连战士迅速赶到,插入敌后,前后夹击,粉碎了敌人的最后反扑。

    十二连战士在连长苟金礼的带领和指挥下,向独山东侧的土墙宅院发起猛攻。

    敌人见势不妙,便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一窝蜂似的拥向石灰窑东北方的寨围子,妄图夺路逃窜。我军迅速占领围墙处的有利地形,以猛烈的火力迫使敌人退回院内。

    十二连继续猛攻土墙院。高大魁梧的三营长刘阳初,光着膀子,端着机枪,亲自率领突击队,在机枪掩护下匍匐前进。

    他们冲到土墙院前,攀梯登上了屋顶,用刺刀挑开几个窟窿,扔进几颗手榴弹。随着敌人的嚎叫,战士李杰又一连扔进四颗手榴弹。敌人的嚎叫停止了。两名伪军跑出来高喊饶命。

    十一连的指战员用机枪和手榴弹向固守在马车店院内的残敌猛攻。长田敏江急红了双眼,像发疯的恶狼,嗷嗷怪叫地狂跳着,挥动战刀,逼着他的残兵败将上阵拼杀。

    我指战员以刺刀、手榴弹为主,组成了强大的攻势,敌人一批批倒下。长田敏江左臂负伤,鲜血直流,拖着战刀缩回房中。

    敌人的阵地,随着我包围圈的紧缩越来越小,反抗也随着死期的接近而更加疯狂。

    敌人集中步枪、机枪、掷弹筒等武器组成火力网,向我阵地疯狂扫射,阻止我军逼近。同时,调转炮口,连续朝东平湖方向发射,妄图用炮声报信求援。

    石灰窑附近的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几挺机枪在石灰窑里吼叫着,使十连的战士无法接近。

    这时,一位排长从旁边迂回爬上窑顶,插进驳壳枪向窑内打了一梭子。几十个战士乘敌人惊恐之机,不顾一切地冲上去,用镐头刨开坚硬的红土,在窑基挖透三个小洞,架上机枪朝窑内猛射。

    敌人再也撑不住了,一个个钻出窑门,颤抖着举起了双手。有个老鬼子撒腿想跑,我一名班长猛冲上去,用刺刀捅进他的后心。

    十连和十二连的指战员,结束了石灰窑和土墙院战斗后,迅速逼近敌人的炮兵阵地。

    守护三门大炮的是长田大队的精锐部队,由一个白胡子兵带领。他见我战士陆续围上来,就组成几个小组,在机枪掩护下向我冲来。

    双方展开了白刃格斗。我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勇猛的冲杀,把敌人压了回去,随即乘胜攻击,敌人乱了阵脚,一个个倒下。

    这时,代师长陈光来到了前沿阵地。他屹立在山冈上,目睹战士们的前仆后继,英勇顽强,充满了决胜的信心。

    他挥着臂膊,向炮兵阵地高喊:“同志们,打到底,把敌人的大炮夺过来!”

    首长的呼唤就是命令,给战士们鼓了劲,加了油,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班长曹大顺带领五名战士,从敌人背后猛扑过去,用手紧紧卡住鬼子炮手的脖子。伤员李占山用头把另一个鬼子撞倒在地。我军战士乘机冲杀过去,敌人的三门大炮被我所获。

    东方发亮时。龟缩在马车店内的长田敏江感到末日来临,一面声嘶力竭地嚎叫着,命令尚存的鬼子兵死守阵地;一面组织极强的火力,带领二十多个鬼子拼死突围。

    他们打开一个缺口,四散奔跑,枪也不要了,有的脱掉沉重的皮鞋,只穿着衬衫,狼狈逃窜。

    骑兵连反应敏捷,立即分散追击。潜逃的鬼子,有的被当场击毙,有的钻进高粱地又被扭出,有的被当地老百姓打死,还有的被击伤抓获……

    马车店内垂死挣扎的鬼子,把一挺轻机枪架在窗口扫射,掷弹筒从门窗里往外扔。战士们打得眼睛冒火!

    十连、十二连围拢上来,一阵猛烈射击之后,有几个战士窜到墙根下,把集束的手榴弹扔进窗里。敌人哑巴了。战士们端着刺刀冲进院内,把顽抗的鬼子兵一个个捅死,战斗终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