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52章 八路军第一纵队
    1939年8月1日,八路军第一纵队正式成立(也叫山东纵队)。徐向前和朱瑞分别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一纵队的建立,加强了山东的统一军事领导。山东纵队各部队在鲁中、鲁东南、清河、胶东等地大力开展游击战争,扩大了根据地。

    本章就山东纵队所进行的一些著名战斗作些简单介绍。

    小山战斗一一1939年5月1日,山东纵队命令四支队抽调4个主力连组成南下挺进支队,赴邹县以东山区开辟工作。

    7月15日,南下挺进支队进至邹(县)滕(县)泗(水)曲(阜)交界的立山、小山一带。

    南下挺进支队的行动为日军获悉,23日拂晓,日伪军1000余人,分四路向小山围攻。

    南下挺进支队面对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英勇反击。战斗从拂晓持续到黄昏,先后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

    特别是扼守山头的连队更加顽强,当战斗进行到短兵相接的时候,战士们高喊“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这次战斗,南下挺进支队共毙伤日伪军200多人,南下挺进支队自身也有78人壮烈牺牲。

    刘家井战斗一一1939年5月下旬,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按照上级指示,在邹平县刘家井一带集结,准备进军章丘一带。

    6月6日,日伪军2500余人,向驻刘家井一带的第三支队进犯。

    第三支队立即进行有力的反击。

    敌在在受到打击后,又迅速调集3500余人增援,并配备汽车100多辆、骑兵150余名,向第三支队疯狂攻击。

    第三支队指战员在司令员马耀南、副司令员杨国夫指挥下,固守围墙,坚决抗击,激战竟日,黄昏时分散突出重围。

    这次战斗第三支队共毙伤敌七八百人,其中毙敌417人,伤200多人。它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9年6月初旬鲁中地区反“扫荡”一一1939年6月1日至7月14日,日军向鲁中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日军2万余人,以沂蒙北部东里店为中心,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及多路逐段展开与逐段合击的形式,对鲁中山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

    至7月中旬,日军占领莒县、沂水、蒙阴及东里店、鲁村等重要城镇,继而向沂蒙山腹地反复进行分区“扫荡”。

    日军一边“扫荡”,一边安设大量据点,企图割断鲁中和鲁东南、鲁南的联系。

    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山东纵队各部广泛开展游击战。

    在近两个月的反“扫荡”中,各支队多次避开敌之合击,打击敌人20余次,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五井战斗一一1939年10月25日,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司令员何挺副司令员钱钧指挥下,在临朐县西南的五井反击来犯的日伪军,激战1日,毙日军300余人、伪军700余人,俘日军1人、伪军4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

    《大众日报》发表了《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称赞五井战斗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胜利战斗。

    孙祖战斗一一1940年3月16日晨,日军300余人、伪军100余人向沂南县孙祖进犯,妄图袭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及八路军第一纵队指挥机关。

    在徐向前指挥下,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孙继先率二支队及其它部队,在孙祖附近九子峰一带伏击敌人。

    激战1天,当夜逼迫敌退入孙祖村。第二支队等部又连续两夜袭击敌人。残敌不支,仓皇逃遁。

    此次战斗,第二支队等部击毙日军指挥官小林以下120余人,伤70余人,缴步枪30余支及大批作战物资,并乘胜收复铜井据点。

    杨家横战斗一一1940年5月中旬,日军1000余人“扫荡”泰山区。19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主力在廖容标、胡奇才指挥下,于莱芜县东北的杨家横伏击敌军一路,激战1天,毙伤日军200余人,俘3人,残敌逃窜,缴大批武器弹药,获重大胜利。

    鲁中军民粉碎敌“九·一八大扫荡”一一1940年9月18日,日伪军出动1万余人,向鲁中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日伪军对莱芜县北之雪野、茶叶、抬头等中心区域烧杀抢掠达1周之久,野蛮摧残根据地,泰山区蒙受重大损失。

    张店到博山铁路以西地区也遭敌残酷“扫荡”,形势急剧恶化。

    陈士榘率一一五师独立支队,在费北(蒙山东南)与1000余名日军展开激战。在根据地军民的打击下,敌人的“扫荡”终于被粉碎。

    山东纵队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中多次进行整训,到1940年秋时,该部辖有4个旅、4个支队和2个直属特务团,总兵力共达5.4万余人。

    山东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也发展起来,到1939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武装自卫团已达10万余人。这些人成为八路军的后备军。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五井战斗。

    1939年2月,山东纵队开始进行第一期整训。

    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8支队与策2支队、9支队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支队”,何挺任支队长,周赤萍任政委,钱钧任副支队长。

    整编后的1支队与2、4支队同驻鲁中,开展游击战争。

    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支队进入淄河流域。其中一部在副支队长钱钧的带领下进入临朐县境,驻扎在五井镇。

    五井镇位于临朐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沂蒙山区西南各县商贾往来的大集镇,也是连接各根据地的枢纽。

    五井镇周围建有五六米高的石头围墙,四面各有1门,以东门建筑得最为高大,东门与北门之间有1座小型炮台。

    镇东南500米处有1座莲花山,山不高但地形复杂,是五井镇的制高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支队进入临朐县后,司令部和机炮连、特务连驻在茹家庄,1营营部和1、2连驻在司令部东约4公里的五井镇。

    3连驻五井镇东南10余公里的平安峪村,骑兵连驻镇东头的山坡上,临朐县独立营驻在距五井二三公里的下五井村。

    莲花山上驻防1个班哨和1个游动哨,以警戒临朐城方向敌人。

    由于五井镇战略地位重要,由1支队副支队长钱钧带领部队驻守。

    八路军在五井镇驻扎,引起驻临朐的日军非常惊慌,他们迅速纠集了日军30余人、伪军300余人,于10月25日向五井镇发起进攻。

    凌晨2时,深夜的寂静中突然传来清脆的三八步枪声。钱钧马上意识到日军偷袭来了。日军是不善于夜间作战的,然而部队并没有得到敌人可能来犯的任何情报。

    由此看来,狡猾的敌人企图利用八路军立足未稳,趁机钻空子,搞突然袭击。

    钱钧一边思索着一边向外走去,还没出门,一颗八二迫击炮弹落在了院子里。顿时,房屋颤抖,尘土飞扬。日军的炮弹连续向镇内发射。训练有素的战士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各自占领防守阵地。

    钱钧迅速赶到枪声最激烈的东门,1营营长李福泽已在这里指挥部队向日军还击。

    然而不久,设在莲花山上的班哨撤了回来,莲花山被日军占领了,还有3名战士负伤。

    哨兵向钱钧和李福泽报告了莲花山被日军占领的经过。

    原来,日军悄悄运动到山下,乘游动哨兵转到其它地方时,突然偷袭,攻占了山头。班哨寡不敌众,被迫撤出阵地。

    很快,侦察兵抓住了1名伪军,获悉在此次偷袭中敌人从临朐县城调来了40名日军,从益都、临朐纠集了赵益增部伪军300余名。

    日军大部集结在莲花山上,并配有八二迫击炮、轻重机枪等较重武器。进攻东门的是日军,进攻北门的是伪军。

    钱钧与李福泽商议后决定:先以少数兵力牵制日军,并掐断其退路,集中大部兵力痛击伪军,待击溃伪军后,再集中全部力量包围日军。

    李福泽快速赶往北门,指挥1连副连长带1个排出北门,向伪军侧后迂回,同时组织战士在围墙上向伪军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给日军当炮灰”……,以此来瓦解伪军。

    伪军听后果然人心不稳,战力大减。不久,伪军侧后枪声大作,迂回部队在临朐县独立营的配合下向敌人开火了。

    腹背受敌的伪军,在八路军的夹击下,乱了阵脚。激战中,伪军大队长被击毙,伪警备副司令王德平受重伤。伪军慌忙后撤,撇下日军逃跑了。

    在东门进攻的日军,凭借优良的装备,有的占领了东门外的房屋,有的迫近了围墙,企图攻入镇内。

    钱钧沉着迎战,等敌人快要接近围墙时,命令1营官兵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像冰雹一样落入敌群,日军丢下几具尸体败下阵去。

    不久,日军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一面以火力进攻,一面逼迫老百姓扛着高粱秸到东门下点火,企图利用火攻夺下东门。

    老百姓退走后,战士们用手榴弹把火炸灭了。日军的第二次进攻也被英勇的1支队指战员打退了。

    钱钧根据情况调整部署,指挥部队向莲花山靠拢,从茹家庄赶来增援的机炮连也投入了战斗。

    天亮后,日军被迫退回山顶。钱钧命令临朐县独立营迂回到背后切断日军的后路

    机炮连在南门外监视莲花山上的日军,防敌西进并配合1营进行炮击。

    1、2连以最快的速度向莲花山运动,1营长李福泽带领1连正面进攻;2连从敌后进攻。

    骑兵连全连在田间、小路上奔跑,跑的尘土飞扬,虚张声势,以此给敌人造成错觉和压力;3连3排卡住平安峪谷口,1、2排西进到五井东山发动进攻。

    一时间,阵地上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下午3点,日军由于腹背受敌,见大势已去,便组织撤退。

    莲花山上的日军企图撤至松林坟地与那里的日军汇合,当5名日军抬着1挺九二式重机枪逃至莲花山北约500米的平地时,被3连架在土窑上的机枪阻住,3名日军当场被击毙。

    双方对重机枪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李福泽带领1连战士,巧妙地利用地形,避开敌人火力,迅速接近了山头上的敌人。

    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1支队重新夺回了五井镇的制高点——莲花山,只有少数日军突出包围仓皇逃至莲花山北的坟地中。

    傍晚,为了全歼来犯日军,钱钧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参战部队一齐向松林坟地压去。正巧胶东通讯营从此地路过,也加入了战斗。经过20分钟的激战,退缩在坟地的日军全部被歼。

    至此,历时17个小时的五井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共击毙日军30余名,伪军40余名,俘伤敌120余名;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还有三八大盖步枪等30余支和一批手榴弹及子弹。

    战后查明:日军中队长木莫、小队长岩井和石日在这次战斗中毙命。

    五井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抗战士气,《大众日报》于1939年11月3日发表了题为《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赞誉五井之战“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山东抗日两年来的最模范的胜利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