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91章 智灭过山虎②
    封天宇派候三给过山虎送信,过山虎阅过信笺,大叫一声:

    “吾云袖妹终于原谅我了。”

    二当家肖弼诗见状,接过信来,看完,却疑惑地说:“大哥,这也太突然了!我们从东涧口回来,几次三番都想与玲珑寨接上关系,却屡遭拒绝。现又来重修旧好?”

    “嗐!老二,这有什么奇怪的?云妹拒绝我,其原因此信中说得明白。现在修好,信中同样说得明白。一句话,云妹还是先前的云妹,光明磊落。”过山虎说。

    “这……这是玲珑王的笔迹吗?”肖弼诗仍然将信将疑,“还有,玲珑王说想帮我们,马帮的货统归我们?”

    过山虎听罢,才知二当家所虑是什么,于是说:“二弟,吾妹的字迹俺还不认得?吾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知道我们手头拮据,太需这批物资了。所以她想助我这个哥哥的一臂之力,这能有假么?不过,我也不能亏了她。我决定了,事成之后,我们一家一半。”

    话说到这里,肖弼诗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至于这次会面的真假。他们谁也没有去想。

    候三一直没作声。只是冷冷地看着。

    “那大哥,你决定什么时候去呢?”肖弼诗问道。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随候三兄弟前往。”过山虎说。

    “要不要多带一些人?路上好有个照应。”肖弼诗说。

    “候三,你来时路上平静么?”过三虎问候三。

    “我一个人来,并没碰着什么人啦。”候三答。

    “就是么!”过山虎说,“这样吧,让小亭子跟我去吧,你在家招呼大伙儿!”

    小亭子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他的爸妈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了,他成了孤儿了,他参军就是为了打日本鬼子。所以他对当土匪很不甘心!

    “那好,祝大哥一路顺风。”肖弼诗得到在家掌权的机会,忙拱手对过山虎说。

    “老二,一旦议定,我会派小亭子回来通知你,你即刻带队到玲珑寨集合。”

    “是!大哥。”肖弼诗满口答应。

    当下过山虎就带着小亭子跟着候山往玲珑寨走。

    路上,过山虎问候山:玲珑王可好?

    因候山在玲珑王在世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小娄罗,过山虎对他并不很熟。所以候山回答过山虎的话时总是闪烁其辞,有时还答非所问,这就使过山虎起了疑心。

    过山虎问候山现在在玲珑王手下做什么?候山答做警卫队长。

    警卫队长是亲信,派警卫队长来送信,说明玲珑王很重视他们这次的见面,这也无可厚非。

    但接下来的问话,则多少有点不合情理。

    过山虎问:“候山,你们当家的身边的贴身丫头是谁呀?”

    候山竟然答:“胡杏儿。”

    “胡杏儿?没听说过这个人呀?”过山虎说。

    因为在过山虎一年前被招安时,玲珑王身边的贴身丫环叫海棠,怎么现在换成胡杏儿了呢?

    “海棠死了。半年前在一次行动中为掩护大当家的死了。”候山说。

    “哦……”过山虎沉吟着。

    贴身丫环死了,这不足为奇。但贴身丫头为主子而死,这事就是大事,应该会传开来,但是却从没有谁说起过这件事!

    事实上是,当时玲珑王是被流弹打死的,而那个海棠才真正是被秦大纲击毙的。

    当时那个海棠眼看着玲珑王就在她的面前倒下,她满心的悲痛和愤怒,抡起一支冲锋枪就疯狂扫射起来。当即就扫倒了五六个人。

    秦大纲施展起隐身术,一下子迂回到海棠身后,手起枪落,将她击毙!

    快到玲珑寨的时候,突然过山虎对侯山说:“回去告诉你们大当家的,我不便去玲珑寨了。我要玲珑王到这里来见我。毕竟我是大哥!”

    这理由相当充分!

    侯山就去了。

    此时正是下半晌的时光,太阳光还很强烈。而过山虎停留的地方叫落虎石,这名字一听起来就不雅,尤真是对过山虎而言,不仅不雅,还不吉利。

    不过这块大石是当地人叫的,过山虎虽然从小生活在玲珑寨,也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一一他们很少走出山寨。

    侯山回到玲珑寨,告诉张梦灵说过山虎可能起疑心了,他不来玲珑寨,而让玲珑王去落虎石。

    封天宇明白了,可能候山在回答过山虎话的时候有什么地方不得体,因而引起过山虎的怀疑。

    但现在也只有在落虎石解决过山虎了。他附在胡杏儿耳边如此这般一说,胡杏儿连连点头。

    胡杏儿带了张梦灵,由候山带路直奔落虎石。

    侯山说,过山虎问到玲珑王身边的丫环,他回答说是胡杏儿。现在胡杏儿妆扮成玲珑王,只好由张梦灵假扮胡杏儿。

    反正过山虎也不认识张梦灵。

    却说过山虎卧在落虎石下,一直是拿望远镜往玲珑寨方向望。小亭子握着枪,站在过山虎身后,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这落虎石离玲珑寨也就千儿八百米,不到两个时辰,过山虎就看见了在上山的路上,侯山领着俩人上来了。

    侯山在前面走,那俩人在后面跟,因为是上山,俩人都是低着头,一时看不见脸。

    后来过山虎还是看清楚了,后面跟的是俩女人,打头的那个就是他的小妹,他一直渴望见到的玲珑王李云袖。

    李云袖也许也想见他这个大哥,一边爬山,一边扬起脸来往这边张望。这下是彻底看清楚了,那真是他的小妹。

    那苗条的身材,阿娜多姿;姣好的面容,宛若天仙,一一那个近年来他日思夜想的玲珑王李云袖就在眼前!

    他那里晓得,这是一个假玲珑王!

    于是他激动地站起来,扬起手喊道:“云妹,我在这里!”

    相距也就四五百米。

    只见那个云妹站下了。云妹站在三人的前面来了。

    就见那个云妹伸出双手,掌心向前。过山虎在望远镜里看见,不知他的云妹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可是他感觉到了有一股风迎面扑来。这股风逐渐在加强、增大……!

    秋天里山里的风应该不大。西北风也是有的。过山虎仍没在意,他举着望远镜继续盯看云妹。

    他分明看见了一一他很仔细地、一丝不苟地看着一一云妹将手翻了一下,好像手心向里了。

    “大王,怎么有这大的风呢?”小亭子的身子已在发抖,他惊慌地说。

    “不好!我们上当了!”过山虎醒悟过来了。他的小妹要将他掳了去。可是他的小妹什么时候学了这么个功夫呢!

    过山虎转身欲逃。可是却身不由已。他和小亭子被风刮得滴溜溜乱转,又像是驾起了祥云一一他们被风卷了起来。

    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过山虎醒过来了。可是睁开眼一看,除了云妹、侯山,周围的人没一个认识。

    咦,不对呀,明明只有云妹、胡杏儿(侯山说的)、侯山,却突然出现十多个人呐!

    “表哥,这就是过山虎,袭击我们,打死史火兴的就是他们!”胡杏儿说。

    封天宇看着蜷缩在地上的过山虎,轻蔑地哼了一声,说:“这个傢伙,那像个抗日的种呢!獐头鼠目,行为猥锁,就是小人一个!”

    “你们是……?”过山虎晕了,感觉着自已凶多吉少,却忍不住要弄明白!

    “我们是保和堂马帮的护卫队。你不是想打马队的主意么?来呀!”封天宇卑夷地对过山虎说。

    过山虎瞪着死鱼眼,望着胡杏儿,嘴唇哆嗦着,说:“你不是云妹?可是你就是云妹,我不会认错!”

    胡杏儿轻声笑着说:“过山虎,你想你的云妹,我们会成全你,带走!”

    却说过山虎的那个新上任的二当家可不是个善茬。他原来是过山虎的四当家。过山虎投奔国军,他满心欢喜。他在过山虎的团里当了营长。

    可是肖弼诗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满足于当营长,他想当团长。

    然而当兵的饭还没吃上一年,日本人在东涧口就把他们的梦粉碎了。

    肖弼诗的一营人在鬼子的狂轰滥炸中死了一多半。他吓得只身往团部钻,正赶上过山虎开溜,他们就一起逃了。

    逃了的过山虎身边只有几十人,太狼狈了。好在他的几个铁杆兄弟都在,什么二当家、四当家。

    他们回到了卧虎岭。

    回到卧虎岭没多久,正赶上西涧口打仗,过山虎他们没吃没喝,只得去抢劫老百姓。

    好不容易等到仗打完了,商贾们开始做生意了,他们可以劫道了。却不料出师不利,碰上保和堂这个硬茬,不仅没劫成,还折了好些人马。

    不过肖弼诗还是有收获,因为二当家死了(三当家的位子本是空的),过山虎竟然把他拉上二当家的位子了。

    拉上二当家位子的肖弼诗的野心又膨胀了。他在心里想,有朝一日,如果大当家过山虎也死了,自己岂不成了大当家的么!

    肖弼诗最忌惮的除了过山虎,再就是玲珑王。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过山虎与玲珑王从小一块长大,其渊源深着呢!

    不过好在,从东涧口回到卧虎岭后,玲珑王一直不愿待见过山虎。这里面似乎有什么猫腻。到底是什么呢?他肖弼诗也不清楚。

    这次玲珑王主动来找过山虎,他就慌了手脚,好像自己做了错事一样。他心里明白,果真让过山虎与玲珑王好上了,他的大当家位子恐怕是永远也坐不上了。

    不,他才不愿再当土匪呢!他还要去当国军,当团长。国民政府通缉的是他过山虎,与我等何干?!

    所以平时,他已经联系上了一些人,要趁合适的机会拉出去,再回五十二军①去。

    这次就是一个好机会,趁着过山虎不在卧虎岭,他们要行动了。

    过山虎一走,肖弼诗就召集几个亲信开会,商量返回部队的事。

    结果,连平时跟过山虎走得近的几个人都不愿再当土匪,而愿意返回老部队了。

    肖弼诗说:“事不宜迟,如果老大回来了,我们就走不成了。”

    但是大家对过山虎又有些不舍,毕竟在一起太久,彼此都有感情。

    于是肖弼诗就说:“我知道兄弟们的心情。我也舍不得大哥。不过,大哥是被通缉的人,跟着大哥就回不了老部队。可是我却放心大哥。大哥在玲珑王那里,是不会受委屈的。”

    众弟兄听罢,都点头称是。就这样,回部队的最后一点障碍也没有了。

    当天晚上,肖弼诗就带着一百余弟兄离开了卧虎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

    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在国军接受美援后,五十二军成为半美械部队〔两个师装备一个美式轻装步兵师的武器配备,师炮兵营配备七五山炮,非美式制式的105榴炮;并混用国产武器装备)。

    其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1930年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编为教导第二师。同年5月,教导第二师改为第四师,师长徐庭瑶。1932年冬,第四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下辖第二师、第四师、第二十五师。1933年3月,长城战起,该军急调北平,参加长城战役及冀东作战。1935年6月后,该军奉令撤出北平,开赴河南洛阳休整。1936年春,该军调至晋南地区。

    1937年8月,第十七军以第二十五师为主扩编为第五十二军,隶属第一战区,军长关麟征。下辖第二师,师长郑洞国;第二十五师,师长张耀明。该军组成后,参加平汉路北段作战。1938年,该军转进至山东,参加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同年6月,关麟征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张耀明继任军长,欧阳芬任副军长。

    除了长城战役,第五十二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曾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后长期驻扎豫中地区。日军进驻法属越南后,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

    抗战胜利后,由滇南驻地赴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后从海防由美军船运秦皇岛,一路沿北宁铁路经长城攻入东北,击败林彪部接收沈阳,后进军安东。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下辖第25师被解放军全歼,师长李正谊等5877人被俘,1600余人伤亡。在辽沈战役时,经国民政府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许可,未随廖耀湘兵团西进解锦州之围,反而南下抢占营口。

    营口战斗中,东北野战军九纵和独立二师歼灭52军2师全部,25师大部和军属辎重团共1.48万人,缴获各种火炮88门,轻重机枪301挺,长短枪2574支,汽车66辆。刘玉章率52军军部及直属,25师一部共一万多人撤走,再船运至江南整补。

    上海战役期间,第五十二军于月浦之战造成解放军28、29军部分损失。1949年,在军长刘玉章率领下,先撤到舟山,后至澎湖,再到台湾,是以完全建制败退到台湾部队之一。

    1954年7月1日,番号改编为第八军,1956年更动番号为第三军,1976年先更动番号为第十一军,再改为第六十九军。1989年军级单位裁撤,时驻地为台北。

    去台后,如第二师后变更为第三三师、第三三三师,代号为埔光部队,素有“天下第一师”称号(因第一师覆灭未撤退去台);第二十五师变为第三十四师、第二三四师,代号为长城部队;两师皆为国军主力。

    近年师级单位裁撤后,埔光部队(黄埔之光)保有一旅:第二九八旅,改代号埔传部队;长城部队(纪念长城战役古北口之役)保有一旅:第二百旅,改代号古北部队。2013年4月1日,第二百旅再次更换番号为第二三四机械化步兵旅,代号恢复为长城部队。2013年7月1日,第二九八旅更换番号为第三三三机械化步兵旅,代号回复为埔光部队。

    历任军长从成军至撤台初期为关麟征、张耀明、赵公武、梁恺、覃异之、刘玉章、郭永。

    在台历任军长依序为侯程达、张光智、田树樟、郝柏村、胥立勋、丁恩元、张道一、张振远、蒋仲苓、夏超、梁凤彩、李君志、柏隆柜、罗本立、黄世忠、王文燮、张前广、张光锦、梁世锐。

    主官异动:1937年7月(驻地陕西咸阳):军长关麟徵,副军长张耀明。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

    1938年10月:军长张耀明,副军长赵公武。第2师师长赵公武,第25师师长张汉初,第195师师长梁恺(新调入,由河南保安团编成)。

    1943年2月(驻地云南):军长赵公武,副军长梁恺。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姚国俊,第195师师长郑明新。

    1945年8月(驻地云南文山):军长赵公武,副军长梁恺。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刘世懋,第195师师长陈林达。

    1947年6月(东北):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郑明新。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胡晋生,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由原满洲国军改编)。第195师调离52军建制,扩编为新5军。

    1948年3月(东北):军长刘玉章,副军长平尔鸣。第2师师长平尔鸣,第25师师长李运成,暂编第54师师长黄建墉(暂编第58师投共,重建暂编第54师调入52军建制)。

    1949年4月(上海):军长刘玉章,副军长李运成。第2师师长郭永,第25师师长李有洪,第296师师长刘梓皋(暂编第54师后改调新8军建制,于锦州覆灭,296师在52军撤至葫芦岛时调入)。

    1949年5月25日,52军由由上海撤向舟山群岛后:

    1950年7月(台湾):军长刘玉章,副军长张勖哉。辖第2师师长郭永、第25师师长何志浩、第40师师长张文博。

    1954年7月(台湾):改称第8军,军长郭永,副军长张勖哉。辖第33师〔第2师改编〕师长侯程达、第34师〔第25师改编〕、第68师第〔第339师改编〕师长马涤心。

    1956年6月(台湾):改称第3军。

    1976年1月(台湾):改称第11军。

    1976年8月(台湾):改称第69军。

    1989年7月(台湾):第69军(台北军)司令部裁撤〔陆精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