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93章 后顾之忧
    封天宇和胡杏儿猜对了,韩香云、韩青云姐妹俩真的去了罗山。

    抗战开始后,高霆的第九军还是驻扎在豫北和豫西,坚守黄河防线。所不同的是,原先驻扎在那里,是为了防止红军南下,还有看住有的地方军阀,如韩复榘之流。

    太原和开封失守后,第九军坚守的黄河防线变得更加重要了。特别是中条山战役后,蒋介石采纳了苏联将领崔可夫的建议,调集重兵加强了黄河防线。

    于是,第九军升级为第九军团,下辖第九军和新编第十一军。蒋介石为了高霆便于指挥,特地将新编十一军调给了他。

    这是因为新编十一军的军长张宗岳乃是高霆任黄埔教官时的学生,又是自己信得过的得力将领。这老师指挥学生,那还不得心应手。

    抗战初期,豫北还比较平静,手下建议高霆将家眷接入军中,但那时富城还是大后方,高霆征求夫人韩青云的意见,韩青云以熟土难离予以拒绝。

    高霆遂了夫人的意愿,反正多年征战在外,独身一人自己也习惯了。

    等到日军占领山西的全部、河南的大部,他要家属随军的愿望想都不敢想。他觉得妻儿呆在富城最安全稳妥了。

    然而武汉沦陷,日寇继续南侵,江西的赣北、赣中也沦于敌手。特别是南昌沦陷,日军进攻长沙,富城就陷落了。

    高霆在此时很焦急。夫人韩青云和儿子高玉宝是不能再呆在富城的了。但是将家眷安在哪儿去呢?他去征询江春来的意见。

    江春来现在是他的副官长,军衔是上校。江春来想了一下就说:“军团长,还是把他们送到罗山去吧!那儿偏僻安全。以前青姐也住过,还是过得惯的。”

    高霆确实没有别的地方可安排她们娘儿俩,也就同意了。于是他就派江春来回赣安排此事,以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其实,江春来完全可以打电报给燕子,让韩香云通过组织安排韩青云母子。但是这是高霆的私事,那样做并不符合地下工作的纪律。

    而且,高霆让你去富城,若你不去还可安排好韩青云母子,岂不会引起高霆的怀疑?

    所以,江春来在高霆吩咐的第二天就动身南下。

    江春来扮作商人,从洛阳去郑州,是在郑州上的火车。一个月前,郑州曾一度沦于敌手,一个月后,郑州又被夺回,但此时街面上仍然非常混乱。

    1941年,长沙保卫战期间,为牵制中国军队南下支援,10月2日,日军向郑州发起进攻。

    郑州那时称郑县,但因为是豫北重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丢了郑州,豫西门户大开;反之,日寇得了郑州,就可窥伺豫西,继而叩击潼关,侵占汉中。

    当时守城的国军将士抱着必死的信心,浴血奋战,不少老百姓也手持劈刀、斧头加入战斗,但中秋节前夕(10月4日),郑州还是落入日军之手①。

    因为遭到了抵抗,日军在郑州开始了报复性屠杀。郑州沦陷这天,日军的几辆坦克日夜在各条街上横冲直撞,大白天公开杀人、轮奸妇女,并在长春桥头(德化街、二七路、人民路、解放路交会处)挂着两颗人头,以示淫威。

    这一天,日军还闯入商店、民宅,将金钱、货物、粮食、家具等洗劫一空。他们甚至还闯进铭功路天主教堂,强奸在里面避难的妇女。

    这场灾难,持续到了10月31日。

    10月31日凌晨0点,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命令各部队反攻郑州:所有官兵,只准前进,不准后退。

    镇守洛阳的第九军团也派出了一个师参加了收复行动。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拼起火力来,一个营也比不上日军的一个中队。怎么才能打赢日本人?时任第二十师五十八团一营三连连长的贾本武,在战斗开始前向团长王书鼎建议:除了拼刺刀,没有别的制胜武器。

    贾本武称,他愿意带着全连打头阵。等他们连与日军挑起白刃战时,全团再一拥而上,杀鬼子个片甲不留。

    得到允许后,贾本武命全连官兵每人携带4颗手榴弹,上好刺刀,以跃进、匍匐、滚进等方式接近敌人的前沿阵地后,先投手榴弹,紧接着跟敌人拼刺刀。

    全团各连的号角随之吹响,所有官兵一起呐喊着扑向敌人,跟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这场白刃战从0点一直拼到了凌晨4点,以日军后退而告终。

    当天冲入郑州的其他部队,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直到晚上8点以后,才将日军全部逐出郑州城。

    郑州,就这样被收复了。

    江春来看到满目疮痍的郑州城,心情异常沉重。抗战已经四年了,他所在的国民党部队也与日军展开过几次血战,伤亡惨重。但通观全国抗战,形势很不乐观。抗日战争进入更为艰难的阶段了。

    江春来从郑州到了武汉。在武汉换车的时候,差点就与封天宇、胡杏儿他们撞了个满怀。

    很不巧的是,虽然在武汉他们上的是同一列火车。可是在登车的时候,突然车站上来了一队日本兵,声称有共党要犯混上火车,他们要全力搜捕。

    就这样,江春来与封天宇他们被冲散了。

    车到南昌竟不往前开,说是因为长沙正在开战,所有往南去的列车都被迫停了。

    江春来只得从南昌步行去富城。

    还是在洛阳,临行前,江春来通过秘密电台与韩香云联得了联系,让燕子带着高公馆的人避入罗山。所以他不必去富城,可以直接去罗山。

    封天宇他们也是在富城下的K车,也是步行去的富城,却从此没再有碰面的机会。

    这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路线不一样。封天宇和豹子突击队抄近道直插富城,而江春来为了安全,他在南昌就过了赣江,走淦城经双水镇,从荷溪镇过袁水,再上的罗山。

    所以他们失之交臂。

    令江春来想不到的是,荷溪镇和玉华山、升华山、背山、鸡笼山、罗山竟成了富城县政府抵抗日寇西侵的根据地。

    两年前,日军就占领了南昌。但富城是一个月前长沙战事起后才被日军占领的。

    日军占领富城是想从东边侵入长沙。但因为赣西的地理环境,所以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也没正儿八经从东边攻打长沙。

    令江春来没想到的是,富城的县政府已迁往荷溪镇。

    所以江春来一到荷溪镇就去拜会了县长何国正。

    当时,富城县政府为了保存实力,一度将县政府的办公地点挪到了地势险要、有袁水作屏障的荷溪镇,并在这里和日本人打了一场“有谋略”的仗。

    江春来在荷溪镇了解了这一段历史。

    两个月前,何国正就派员到荷溪镇来考察。因为有迹像表明,日军迟早会入侵富城,富城也和南昌一样,易攻难守。

    “两个月前,镇里来了一队穿军装的人。”

    “有三四十个人,说是县政府的自卫队。可能是担心富城早晚守不住,提前在我们镇来留后路。”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告诉江春来。

    后路选在荷溪镇,应该是经过多方考察的。因为荷溪镇不仅有袁水隔断,日军不便长驱直入。还有玉华山、升华山等山岳遍布,地势险要,是当时国民党军队撤退的最佳选择之一。

    而荷溪镇几乎位于富城的最西边。荷溪镇三面有山、一面临河,易守难攻,是个躲避日军、保存实力的好地方。

    荷溪镇原本是有镇墙的,县政府看上荷溪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镇里有镇墙。

    荷溪镇的镇墙是清朝时修建的,当时虽已经倒塌了大片,但大的“格局”还在。

    这位老者告诉江春来,自卫队在村里住了一阵后,开始翻修镇墙。当时,全县的民工,甚至远在赣江边的人,都被请来帮忙。

    最终,经过民工们昼夜不停地施工,双层镇墙迅速被修建起来。镇墙上修建了坚固的炮楼,并留有炮眼。

    在镇子东北角的镇墙上,还隐藏着一个“躲兵洞”(当地俗称,躲避日本兵的洞)。遇到镇门被堵的紧急情况,村民和县政府的人可以悄悄从那儿逃出,或运送粮食、弹药,或侦察。

    到后来,镇门口还安排了值班的人。外人想要进村,自卫队的人会盘问。老者说,他们怕进来特务,走漏消息。

    还是在日军刚占南昌的那年,荷溪镇就发生了一起冤案:

    有一个叫柴福根的商人,自称是从南昌到荷溪镇来做生意。当时镇里的人众口一词说此人一定是日军的密探,是专门来刺探情报的。

    任凭柴福根百般辩解,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解到富城去。听说一到富城就被枪毙!

    一个月前,日军进攻富城,富城县政府西迁至荷溪镇,几间民房成了临时县政府。

    县长何国正,住进了胡氏药铺一一顾年生死后,叶子秋派了人过来,胡氏药铺仍然是保和堂在荷溪镇的分号。

    县政府自卫队的士兵和家属们,也住进镇民家中。

    “他们来到之后,弄点石灰水往你家墙上刷一个白道,你就赶紧搬走吧。你要是不搬走,他就把你的东西给扔了。老百姓没办法,只能住到以前存放粮食、饲料的偏屋里去。”老者说。

    在镇民们看来,荷溪镇成临时县政府并不是件好事——镇子成了日本人最爱骚扰的地方,每隔七八天,就要来扫荡一番。

    老者说,来扫荡的日本人穿着皮靴。有时来的还有马队,马肚子上挂着炸弹,看得人心惊胆战。

    “他们一来到袁水对面,先上老俵们的屋顶,隔河冲着县长办公的地方开枪。一看县政府的人跑了,他们就撤了。”

    让老者不解的是,不止一次他过袁水去对面赶圩,正碰上日本兵来了。那帮日本人并不轻易对村里的普通百姓下手,也没抢过村里的东西。

    甚至有一次,他看一个日本兵还笑着摸了摸一个小孩的脸,把那个小孩吓呆了。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胆战心惊。”老者说。他曾亲眼见到过,对面村里的青壮年们被日本人绑了起来,说要带走。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跪下求情并证明他们是村里人后,才把人给放了。

    “对面村里小全(音)他爹就被‘老日’带走了,再也没回来。”老者说。

    “县政府自卫队打了场以少胜多的仗。”老者还给江春来说了一件抗日的事。

    老者说,临时县政府搬来之后,几乎从没有和日军起过正面冲突。在日军扫荡密集的时候,县政府曾搬到附近的赵家村、胡家垴村等村子躲避(都在玉华山下)。

    不过,老者又说,最终县政府的自卫队还是打了一场算得上“有谋略”的仗。

    “打这场仗那天,恰逢对面的村子有个早集,我和我家老伴等几人去赶集。刚过了河,到了集上,就听人说“老日”一个中队要带着两三百个伪军去打县政府。“

    “大家慌得都跑回家报信去了。我跟老伴、孙子三个人,渡过河回到镇子里,刚跑到地势比较高的一棵树底下,就看见对面日本人跟伪军到了村西头的河沟边,还吹着号。”

    老者说,日本人在地势较低的地方部署兵力,县政府的自卫队不到200个人,也在部署兵力。

    日本人的号一响,炮就响了。炮弹飞过袁水,落在镇子里,炸了好多房屋。紧接着枪就也响了。枪声像炒豆子般响。

    日本人的枪响后,县政府自卫队的枪也响了。

    “我看得可清,县政府的兵光着脊梁,斜披着子弹、掂着枪,藏在镇墙后,瞄着打日本人跟伪军,打死了很多人。”

    打到后来,县政府自卫队还想出了一个计策——把过年放的鞭炮扔到五六个洋油桶里,噼里啪啦的响声跟枪声很像。士兵们还叫喊着“机枪连,往上冲”等话,冲着日军挑衅。

    最终,日军摸不清状况,又过不了河,只得下令撤退,伪军也很快逃跑了。

    “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可能也跟伪军是被逼着来打仗的、不愿意出力有关系。当然,县政府也算得上有谋略。”老者说。

    江春来去找县长何国正,得到了何国正的帮助。

    何国正一看是高将军的副官,是专门为安置将军的家眷而来的,自然是殷勤有加。

    高霆驻兵富城的时候,何国正还只是县府里一个小小的科长,自然是认得高霆和江春来的。只是他位低职微,没有机会与高霆接触,甚至是江春来。

    这次江春来一提到高霆,何国正就认出江春来来了。他说江副官,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吩咐。江春来也不客气,他要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匹、药品什么的。

    但是江春来并没告诉何国正有关韩青云在何处的任何信息,何国正也有自知之明,他没有深问。乱世之秋,互相之间还是少知道些为好。

    罗山现在是敌战区。不过日军的兵力有限,日军有时候会去罗山,但并没有在罗山驻一兵一卒。所以江春来趁着夜色,雇了几个挑伕,将那些生活用品送上了罗山。

    这两年韩青云的生活很寂寞,但不孤单。尽管林欣儿去了广州,两年都没回富城,跟着林欣儿的那些姐妹,像胡杏儿、袁尚和宗青都见不着面,但她有姐姐和燕子,这己经是很满足的了。

    一个月前,正当日军欲侵占富城的时候,她的姐姐韩香云代表组织,与燕子一道,帮着韩青云撤进了罗山。

    但是到了罗山之后,韩香云却没在罗山呆下去,她和燕子却去了南昌,在南昌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所以这一次,江春来只见到了韩青云母子俩,而没有见着韩香云和燕子。

    没有见着燕子,江春来心中充满了惆怅。

    何郎中和林老夫人身体还算硬朗。当他们向江春来询问林欣儿和封天宇的时候,江春来如实告诉他们,他也很长时间没有见着他们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在整个抗战中,郑州曾两次失陷。另一次便是1944年1月日寇发动河南战役,包括郑州在内的整个河南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