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184章 奢华的寄生虫们
    英国人的这种焦头烂额正是海宁刻意制造的结果,奥斯曼人卷入这件事情之后,英国人在海外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必须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除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以外,原本历史上的其他活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756年的7月本来是英国征服加拿大的开端,但现在,英国人的所有行动也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法国人在加拿大的途径,因此而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他们对马里兰附近几块殖民地的攻击行动,也将带去更加重大的威胁,伊莎贝拉在弗吉尼亚的各种关于战争的宣传,到那个时候也不会被认为是空穴来风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这一系列的联动之后,为海宁的军事部署带去了更加明确的胜利表象。

    然而他却知道。这些胜利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甚至也不是他所带领的环球集团,那些AI机器人的躺在这块功劳簿上的寄生虫还大有人在,伊丽莎白女皇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海宁,痛苦于自己的相思与失责的时候,这位其实已经无法进行有效呼吸的俄国女皇,仍然在忙着询问他在黄村里的那些个宫殿。按照原本的历史记载,就在1756年的7月份,一位俄国本土的建筑师为他修筑了一座崭新的宫殿,海宁是在资料上见过那位建筑师名字的,不过,一位让君主浩衣无劳的建筑师是让人感到厌恶的,所以他把那个名字又给忘掉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俄国建筑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的。

    正如海宁之前所论述的那样,此时的俄国刚刚从那个野蛮的国家当中捡起被称之为闻名的稻草,它视之为圭臬,无论什么东西流传到他这里之后都会疯狂的抄袭和学习。建筑风格更是这其中最为要命的一个领域,因为它完全可以满足君主们穷奢极欲的想象和诉求。

    斯莫尔尼大教堂就是这其中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之一,它于1748年在彼得大帝的焦油堆场开工。

    ——此处储藏的焦油,原本用于装配帆索和嵌填缝隙。在那个俄国刚刚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年代里,可能被许多贵族视为是极具代表意义的场所之一。因此,这座大教堂在修筑好之后,虽然就很快获得了一个女修院的名字,即新复活贞女修院,但因为其与焦油之间挥之不去的联系,人们最终还是用一个与焦油相关的名字来给他取名了。

    焦油,也就是smola这个词的某个变体于是以Smolny最终荣幸的承担起了这个历史重任,于是当国内的翻译者们将之介绍到华夏九州的时候,这个神圣的建筑就被我们称之为斯莫尔尼宫了。

    斯莫尔尼宫的主教堂受莫斯科东正教建筑启发而建成腊十字形,上面顶着五个葱形圆顶。这座周界为矩形的建筑,四角都有小室,内里还有一个上覆圆顶的小圣堂。

    另一位在当时非常有名的建筑师萨瓦·切瓦金斯基建造的另一座极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圣尼古拉海事大教堂——也类似地受益于早期俄国教堂。该教堂建造历时近十年,于1762年完工,比斯莫尔尼宫早两年。拒绝无视俄国的艺术传统,圣彼得堡正在发出已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熟的信号。

    尽管伊丽莎白有着发扬本土建筑传统的渴望,但她终于还是对欧洲风格目眩神迷,而拉斯特雷利——这位就是被海宁刻意忘掉名字的那位建筑师,但他却同样是俄国当时,甚至整个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在皇村为她设计的宫殿,就是意大利巴洛克式奢华的**。

    此宫于1756年7月竣工,成它那熠熠生辉且活泼灵动的内部为冬宫在建时期伊丽莎白的主要居所。为假面舞会和豪华招待会创造出一种美妙的剧场般的环境。

    20世纪早期的艺术家亚历山大·贝诺瓦评论说:“从第一间大厅开始便开启了一个无尽的金光闪烁又装饰繁复的房屋纵列。”镜像对于制造这个内部空间的愉悦感来说至关重要,仅大厅一处就有300面大镜子。法国大使德勒·麦瑟烈埃回忆了当“百叶窗被拉上,日光顿时让位于1200支蜡烛的光辉”的壮观时刻,蜡烛的火苗在反复成像的诸多镜子里成倍增加。当一支“80位音乐家组成的合唱团开始唱出雄壮的声音……那些门突然大敞,我们看到一尊辉煌的宝座,女皇正在随从们的簇拥下从这宝座上徐徐走下”。这是十足的专制君主的豪奢。宫殿中带娱乐设施——夏季有秋千和大滑水,冬季有冰丘——的花园,成为贵族的游乐场。穿行于游戏设施和气派亭阁间的蜿蜒花园小径,宫殿的罗可可韵律延伸到自然界。

    特奥菲·高迪耶评论说,拉斯特雷利在内部装饰中使用的颜色——亮蓝、青绿与玫瑰这类轻快柔和的色调——正是当寒冷“干冽而雪花像冰晶般碎裂在脚面上”时,这座城市上方的天空中所闪烁的色彩。这几种颜色也见于宫廷服饰,尽管伊丽莎白本人偏爱穿戴白色与银色,并把很多钻石嵌在头发间,这些钻石比阳光下珠光闪烁的雪花更亮眼。女皇热爱服装,渴求饰品,并对所有到达她都城的美丽装束有垄断性的优先购买权。卸载织物与裙装的船只,在伊丽莎白仔细检查过船上的货物之前不得公开售卖。女皇大批量购买,而且依据皇家命令便宜买进。获得任何她想要之物的特权,变成了占有一切的癖性。

    她从曾经单问英国首相的罗伯特·沃尔波尔那里买下63对狗,还建了一所大楼安置这些猎犬及其训练员。在圣彼得堡与莫斯科沿途,她建了25座木构行宫,有些只用过一次。她弄来车载斗量的花边、小件廉价珠宝、扣子和堆积如山的织物——有印度棉布、缎子、闪色塔夫绸、媒染过的金点罗纹丝缎。还有印花布、织锦、水纹织花,都是几百米长的上好货色。中国白丝绸外加深红缎和亮红缎自陆路从北京运来,更多豪奢物品被聚敛起来,以掩饰伊丽莎白作为一名统治者的实质性欠缺。

    她有点像18世纪的伊梅尔达·马科斯,后者有几千双鞋和积箱盈箧的丝袜。虽然在1747年莫斯科的一场火灾中损失了4000套裙装,但彼得三世在伊丽莎白死后于夏宫发现了另外15000套裙装——对一位大多时间都穿着制服的女皇来说,这令人印象颇深。

    彼得大帝时代,赴外国朝堂的俄国公使都被命令出价购买生物学方面的奇巧之物,以在奇巧馆展览。伊丽莎白则把她的代理人当作搜寻并购买最新与最好物品的时尚探子来用。就像银幕上的明星都有一个专用舞台摄影师,她控制着宫廷的美丽等级,并且决不允许其他人看起来享有同等优势。假如一位女士头发上的缎带有遮蔽伊丽莎白光芒的威胁,女皇就一门心思要割断这条缎带,甚至打乱该女士的头发。

    对此海宁如今无比熟悉的叶卡捷琳娜也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相关的记录,伊丽莎白命令宫中的女士们剃掉头发,还送给她们粗制滥造的黑色男式假发作为补偿,令这些女士们难过得落泪。叶卡捷琳娜对伊丽莎白的这种虚荣心态度尖刻。当她被告知说女皇“禁止女士们在服饰中包含许多种缎带和花边”时,她说,伊丽莎白不必劳神告诉她,因为她从未把“美丽妆容或精美服饰”当作她优点的来源——“当其中一个消失,另一个便显得可笑”。

    女皇在这方面的铺张浪费可和刻薄态度并没有因为环球集团到来而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恰恰相反,黄球集团给他带去了更加丰厚的利润,让他可以在某些对美学的崇尚方面发挥出更强大的能量。

    在原本的历史上,仅1753—1754年度,伊丽莎白的宫廷在进口诸如手杖、扇子和鼻烟盒这类奢侈品方面就花费23万卢布。而且他的臣子们在这方面似乎也有紧跟趋势的迹象,阿普拉克辛元帅这一年里每天都用一个不同的首饰盒。英国人约翰·理查德记载,珠宝被“大量使用”,俄国宫廷是有瑕疵但个头大的首饰的唯一市场,“因为他们更看中尺寸而非品质”。在小贵族的车驾装备中,可以明显看到类似的虚伪和虚张声势。四轮大马车必须由不同颜色的马匹来拉,并由一个农夫装束的马车夫驾车,同时得有三四个衣着精良、手舞足蹈的仆役在场。当最富有之人铺张浪费到让人眼花缭乱时,小贵族们努力追赶。谢尔盖·纳雷什金穿着一件有银线、金线刺绣并有珠宝装饰的制服;当他出现在宫里,就仿佛彼得·谢里梅德夫伯爵头上晃动着一个大珠宝盒里亮闪闪的东西。首富之家就连侍童的号衣都是金布所制。考虑到皇宫以外的街道上,农夫们在粗糙的布料中发痒和发炎,裹在层层叠叠的羊毛料中为求活下去,显然伊丽莎白的宫廷就是个泡沫。当贵族们轻快地漫步光明幻境时,穷人栖居在彼得堡潮湿阴郁的空气的暗影中。在首都之外,散布在伊丽莎白帝国各处的一小群又一小群农夫——人身自由属于主人的农奴们——揭竿而起,抗击他们遭受的非人待遇和农奴主的苛待。龙骑兵被派去镇压这些动乱。

    而在环球集团出现的这几年里。贵族和女皇的浪费铺张根本没有收敛的迹象,即便是用不完全的数字进行统计,他们的花销也超过了原有数字的150%。唯一让人略微感到欣慰的是,因为海年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的缘故和其他旗帜鲜明的反对农奴制度,这让很多原本即将失去自由的农民找到了更多活下去的途径,不过那些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贵族们已经开始表现出对海宁的严重不满。如果海宁再不采取积极措施的话,环球集团在俄国内部的竞演恐怕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当然贵族们也不是傻子,俄罗斯的贫寒土地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收成呢答案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与其将自己的经历放在如何让农奴更勤快的干活以后,能更加丰富的收成上,还不如积极跟着环球集团去做买卖,那样他们反而还会得到更多的钱财去购买更多的农奴。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贵族与环球集团之间的矛盾,但这也是海宁最初给出去的糖块而已,长款的那一天,而到那个时候,这些讨厌的虫子就肯定会将自己的贪婪延伸到其他地方去。海宁不能不为那一天的到来而提前做准备。要知道生活在美国的人最讨厌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房子里发现白蚁。

    不过,这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解决的事情,甚至被夺取俄国的至高权力恐怕都还要费劲。

    好在海宁在时间方面还算是有优势的。

    至少在这个炎热的七月里,他还可以时不时的和叶卡捷琳娜一起在凉快的水池子里泡着。

    说起来这位采尔布斯特的公主殿下在生活上也没有多少廉洁奉公的地方可言,欧洲贵族或许都有着这种铺张浪费的毛病,总之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个契约,她不得不向一个叫做威廉姆斯的商人进行求助,而且,那还不是他第一次做出私人贷款这样的勾当。

    不过由于他和海宁之间的合作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各项利润也早就已经累积到了一个让人择舍不已的数字,所以原本历史上发生那件事情,在这个时空当中并没有出现。相反,这位细心的公主殿下还为海宁准备了许多精致的小礼物,据说其中有一些是他在无聊的时候做出来的。

    如果撇开俄国宫廷这个环境的话,这位采尔布斯特的公主殿下或许可以保持他内敛而文静的一面,她不需要像个泼妇一样将自己的魅力展现在那些男人面前,也不需要掺和进任何与权力斗争相关的事物当中去。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丰富的物质生活显然更加有利于保存这位公主殿下的纯真心态,以至于海宁在她27岁的时候,仍然能看到一个少女娇憨的模样。

    不过随着七月中旬的到来,欧洲外交场合的态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在六月份的时候,法国奥地利和俄国针对普鲁士的态度,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敌对倾向其内部的臣子和将领们,更是疯狂的开始向普鲁士人挑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腓特烈国王的选择范围已经被限制的越来越窄。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一旦主动权落到这三个敌对国家手中,普鲁士将在对方的攻击过程当中直接毁灭。

    看来英国人发放的津贴,最终还是不得不被派上用场了。

    欧洲战场开战之后,英国人的态度就将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当然这只和印度孟加拉的事物有关,而与波尼亚托夫斯基的某些情况不能直接挂钩,毕竟这位波兰贵族并没有得到英国内阁的积极响应,而他对此显然也非常失望。

    海宁已经决定利用他这个失望的机会向他下手,米洛斯拉夫已经从他这里得知了计划的全盘内容。海宁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将他叫到自己居住的宫殿的,在这里他们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不过因为海宁并不需要对方动用医学知识去做那些害人的勾当,所以米洛斯拉夫并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相反的他就能够效忠于环球集团这个他所本来就属于的组织显得非常兴奋。

    7月18日,成衮扎布的军队终于到达了蒙古草原,并与青衮扎布的军队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交战。而在他们冰封相见的时候,远在圣彼得堡的贵族们却举行了一次宴会,参加这次宴会的有许多波兰人,在名义上,这些波浪人出现在这里的目的,是希望俄国的贵族们能够帮助他们参与到环球集团的生意当中去。

    俄国贵族们并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女皇对于波兰人的态度是极其冷漠的,因此他们并不愿意主动的帮助波兰人,当然面对如今这个时局,萨克森毕竟是站在俄国和法国这一边的,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表面上对萨克森君主统治下的波兰保持着基本的客套。

    这样的客套当然不可能带给波兰人实质的利益和好处,因此在经过一系列的交谈和试探之后,郭台铭并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感到失落。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米洛斯拉夫却突然站了出来,他告诉在场的波兰贵族,同时也告诉那些高傲的俄国贵族一个巨大的秘密:“前几天,你们所膜拜的海宁因为旅途劳顿而犯了病。在场的诸位贵族虽然都是消息灵通人士,但我觉得你们不可能留意到了相关消息,因为他很快就从这个病症当中康复过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用如此神速的手段治愈了他?没错,你们卑微的小眼神,已经说出了答案,那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