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十一章 立谁为太子
    “谢谢父皇!:

    公子坤跪拜行礼道。

    “起来吧,不用谢,你本就应得到这样的封赏!“

    秦二世说道。

    史湘茹浑身震颤了一下,好似遭受到了雷击。

    这可不只是受封赏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秦二世对他的这位大皇子很是喜爱,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这太子之位那就是公子坤的。

    她决不能让那小子立为太子,因为太子必须是她的华儿,不管谁成为她华儿当太子的拦路虎,她都会想尽法子把对方置于死地。

    不过,其他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公子坤本就应是太子,是以他们向公子坤投去敬畏的目光。

    公子华却是一脸懵逼相。

    父皇应该封他为邯郸王,怎么封给了那小子?就是因为这次大伯丧事中,那小子反常的表现?

    父皇怎么不动脑子好好想想,这小子再怎么挣表现,也改变不了他是废柴的事实。

    如此以后父皇真把皇位传给这小子,那大秦帝国岂不玩儿完?

    公子华心里这么想,嘴里却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跟公子坤明争,怕的是父皇把他当作追名逐利的人。

    就在这时,秦二世接着说道:“二皇子听旨:你勤学好思,和达善孝,今封为上邽王。”

    “谢陛下恩典!”

    公子华跪下谢恩道。

    史湘茹也跪下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

    上邽乃秦人世代祖先居住的地方,秦二世封公子华为上邽王,也足见秦二世对公子华的重视。

    只是相对于公子坤,重视的程度要稍小一些。

    秦二世看了看皇后,脸色略为变了变。

    自己的这个皇后,心胸狭窄,为人不厚道,表现在对蒙娜夫人所生的大皇子不怎么好。

    以至于大皇子伪装成废柴,以免受到迫害,以后得叫她别插手大皇子的事。

    秦二世心里这么想,嘴上并没说什么,从曲台宫大门走了出去。

    曲台宫外的人,在秦二世离开后,重又走进了曲台宫,为公子扶苏守灵。

    公子坤与公子华跪在公子扶苏棺椁前,两人暗中较劲,谁对大伯更好。

    公子坤从看过的史书得知,对皇位最有威胁的,是封为辽王的公子将闾。

    他的封地在大秦边陲辽东,抗击鬼戎。

    在与鬼戎的交战中,打了几次大胜仗,使得鬼戎不敢再侵扰辽东,辽东百姓也就过上了较为安稳的日子,公子将闾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

    只是这人,将成为公子坤成为帝王的最大威胁。

    秦始皇37年6月6日,即公元前210年6月6日,公子扶苏出殡,安葬于秦帝陵。

    秦二世给其谥号“文武”。

    “文”是因为他敏而好学,“武”是因为镇边有功。

    送葬的人像一条白色的河流,滔滔汩汩朝着公子扶苏的陵寝流去。

    尖锐的唢呐声,石破天惊,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哭嚎声,使得山河同悲。

    公子坤与公子华,头顶孝帕,身穿孝衣,浑身上下一片雪白,公子坤端着灵牌,公子华拿着引魂幡,走在送葬队伍前面。

    “哟哟哟呵嘿嘿,沉那么哟呵嘿嘿!”

    抬棺队每个人都齐声叫喊着,好像把所有的力气都使了出来。

    在抬了一段路后,抬棺队便会停下来。

    这时,公子坤与公子华便会回转身,跪在地上。

    那些帮忙燃放炮仗的,便会将炮仗点燃,一阵炮仗声响起,震耳欲聋。

    公子坤身子太胖,下跪很是吃力,不过,这是送大伯最后一程,哪怕是再吃力,再艰难,他都会做的。

    而身材较为瘦削的公子华,他下跪却是不怎么吃力。

    他为了跟公子坤比拼,总是抢先下跪,身子跪得笔直。

    公子坤见了,却不愿落后,只是他这么跪下,膝盖落地很重,尽管戴了护膝,他的膝盖还是被磨破了。

    所以,他每次跪下,都会钻心地疼,他是强咬牙忍住。

    那些送葬的文武百官中,跟蒙氏家族关系较好的,看见大皇子这情状,他们都很是不忍心。

    可他们没有别的法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这是不可替换的。

    王翦对蒙恬、蒙毅等人低声道:“陛下封大皇子为邯郸王说明了什么?”

    樗里疾回答道:“说明陛下对大皇子的看法有了改变,不再认为大皇子是废柴了。”

    王翦摇了摇头,向赵摎招了招手。

    赵摎走了过来,王翦把那话重复了一遍。

    赵摎是秦始皇的谋士,专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深得秦始皇信用,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仍用他为谋士。

    赵摎皱着眉头想了想,回答道:“这说明陛下不久将立大皇子为太子!”

    甘茂插话道:“单凭这封赏就认定陛下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好像没有说服力!因为陛下当时还封赏二皇子为上邽王。”

    赵摎看了甘茂一眼,随后分析道:“虽说是同样封王,那却是有所不同的。邯郸乃是先皇出生之地,上邽只是先祖居住之地,你们说是先皇出生之地重要,还是先祖居住之地重要?”

    “还有,大皇子是蒙娜夫人所生,蒙娜夫人乃是陛下的元配,如果蒙娜夫人没死,这皇后之位就是她的,按皇室规矩,立长不立幼,应该是大皇子做太子。”

    众人听赵摎分析得有道理,都暗暗地点着头。

    当然,至于立谁为太子,主要取决于秦二世。

    “我会向陛下上书,请立大皇子为太子。如果陛下不听,要立二皇子为太子,等大皇子到邯郸封地去,我会向陛下上书,我去做相国啥的。”

    桓齮立场坚定地说道。

    其他人听了,都把目光投向王翦。

    王翦这时却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人便是辽王公子将闾。

    此人文武全才,而且为人十分低调,因而不引人注目。

    其实辽王在偏远的辽东,养精蓄锐,笼络人才,把辽东治理很好,辽东百姓很是依附他。

    他这人志向远大,不只是想做一个辽东王,而是有着更大的图谋。

    不过,他是在等一个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将会大有作为。

    王翦之所以对辽王这么了解,那是他与辽王打过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