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十五章 学堂
    然而这些去向秦二世告状的皇子皇孙,却是被秦二世狠狠地责罚一顿。

    秦二世的责罚,比先生的责罚严重多了。

    这么一来,皇子皇孙变得老实本分起来,都不敢违犯先生定的规矩了。

    常常受到先生责罚的却是公子将闾,他在经受这些责罚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人也变得沉稳慎重,这也正应验了那一句话:严师出高徒。

    先生见公子坤第一次没有迟到,都感到很惊讶,用匪夷所思的目光盯着公子坤。

    公子坤从先生们的表情,看出了他们的心理。

    只见他微微一笑,吟咏道:“先生们别惊讶,弟子可是知道了时光的珍贵了:韶光易逝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后弟子将与时间赛跑,早早来到学堂学习。”

    说罢,公子坤向几位先生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大皇子,微臣可受不起啊!”

    几位先生赶紧回礼道。

    “大皇子,你那吟咏时光的诗句,是你感悟到的么?”

    蹇叔向公子坤问道。

    公子坤拱手行了一礼,回答道:“承蒙先生教诲,弟子才有如此感悟,弟子谢过先生!”

    蹇叔听了这话,再根据公子坤的行为举止,不由得对公子坤刮目相看。

    之前他们在教习时,公子坤根本就不听,即便他听了,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结果便是一问三不知。

    可他现在感悟出的珍惜时光的诗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可说是珍惜时光的经典佳句,就是他们当先生的,也自愧弗如啊!

    大皇子这变化着实太大了,让人惊喜连连。

    难怪陛下要立大皇子为太子,从大皇子的这些变化来看,陛下这么做是对的。

    想到这里,蹇叔脸上露出笑容,向公子坤介绍道:“大皇子,这位张禄先生,是陛下请来的大儒!”

    “张禄参见大皇子!”张禄向公子坤行礼道。

    “张先生,这里是学堂,你是先生,我是弟子,理应弟子向先生行礼!”

    公子坤说罢,向张禄恭敬地行了一礼。

    【叮咚!恭喜你获得潜能100】

    【叮咚!恭喜你获得能量100】

    张禄见公子坤这么知书达理,心里甚感欣慰。

    张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在大秦帝国有名的游说家,像他这样的人,能通晓权变之术。

    据史书记载,公子将闾领兵进京,要诛杀公子华,结果整个咸阳城,都没能见到公子华的影子。

    公子将闾及其手下大臣,认为是张禄把公子华隐藏了起来,公子将闾便派人把张禄抓来,要他交出公子华,不然要灭了他全家。

    大家都以为,张禄这次若交不出人来,他和他全家人都会被杀。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张禄硬是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公子将闾,不但把他放了,还升了他的官,任左更。

    像张禄这样的人,在他之前有一个。

    这个人就是头悬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苏秦,他游说六国,挂六国相印。

    “大皇子知书达理,天赋异禀,实乃大秦帝国之幸!”

    张禄夸奖公子坤道。

    “是的是的。”其他先生随声附和道。

    “上邽王到!”

    一道阴厉之声响起。

    这声音是公子华贴身宦官颂帕泰发出来的。

    角术先生邹衍,南学先生田顷听了,忙到信宫大门口去迎接。

    显然,这二位先生是公子华那一伙的。

    “拜见上邽王!”

    邹衍与田顷齐声说道。

    “二位先生,快快请起!”

    公子华忙向邹衍与田顷说道。

    公子华走进信宫,看见蹇叔,行了一礼:“弟子拜见蹇先生!”

    “上邽王太客气了!”

    蹇叔回礼道。

    此时,公子华看见了公子坤,眼里闪射出惊讶的目光。

    公子坤来读书,不是天天迟到吗?今儿个不但没迟到,而且还来得比他更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邽王,这位是新来的张禄先生!张先生博学多才,善于雄辩!”

    蹇叔向公子华介绍张禄道。

    公子华将身转向张禄,行礼道:“弟子拜见张先生!张先生可是鼎鼎大名的游说家,弟子能得到张先生耳提面命,实乃三生有幸!”

    公子华这话,说得来很是受听。

    而他能这么说,也是因为张禄的名气实在大。

    “这小子想把张禄拉拢到他的身边,以后成为他的人,看来这小子跟他老娘学到不少的呢,竟然在学堂都没忘培植自己的势力。”

    公子坤在心里这么想道。

    其实诸位皇子皇孙,都会有自己的势力,不过,这些势力一般都是来自母亲那家族的。

    公子华母亲史湘茹皇后的娘家,却没什么势力,有几个人,都是她当了皇后她向秦二世吹枕头风,才提拔起来的。

    所以说,公子华想靠母亲家族是不行的,他得想方设法拉拢朝中大臣,让他们成为党羽。

    毕竟他的目标是太子之位,而与他竞争的对手是大皇子。

    对他来说,那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不多拉拢些朝中大臣,那是不行的。

    因为大皇子母亲家蒙氏,那可是大家族,三代为大秦大将,根基深厚。

    “大阿哥好!”

    公子华笑着向公子坤打招呼道。

    好像他这时才看见公子坤似的。

    公子坤点了点头,随即将刚才说的那话又说了一遍:“韶光易逝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很珍贵,我们得珍惜啊!”

    公子华听得这话,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惊诧之色,问道:“大阿哥,你是在《诗经》上背着的一句诗吧?”

    “我这可不是书上的,而是我感悟到的。我始终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公子坤说着,又说了一句诗。

    “大阿哥,你有这么深刻的感悟,可以不用在学堂读书了。”

    公子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他这话里,却是带有嘲讽的意味。

    最后,皇子皇孙都到齐了。

    还别说,秦二世的儿子还挺多的,比他父亲秦始皇的还要多。

    这是因为他处在和平年代,朝中的事务不是很繁忙,所以就忙于休养生息这一块,造出了许多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