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二十七章 犯关
    秦二世仍是没开口应答下来。

    公子坤便又劝说道:“父皇,藩王进京的费用,孩儿先想办法凑够,等日后快递有收益了,才再拿来补上,总之,不会从国库里拿一分钱出来。”

    秦二世这时开口了,他不是答应,而是反问公子坤:“你在哪去找这么多钱?”

    “父皇封孩儿为邯郸王,孩儿一直留在京城,没去封地,孩儿的费用由皇宫出,封地上的钱都积攒了起来,孩儿把这些钱都拿出来,如果还差点,孩儿再去想办法,请父皇放心”

    秦二世听得大皇子这话,心里确实很是有些感动,同时觉得这个大皇子,确实是一位理想的儿子。

    “诸位大臣,你们知道,历史上有大皇子这样的孝子么?”

    秦二世向在场的大臣们问道。

    【叮咚!恭喜你获得潜能200】

    【叮咚!恭喜你获得能量200】

    从他的语气里可知,他认为历史上没有像大皇子这样的孝子。

    他秦二世没别的能耐,可有一位大孝子,这足够令他安慰的。

    因为有这么一位大孝子,而且天赋异禀,大秦的基业在他手上,将会发扬光大。

    “大皇子至忠至孝,可同日月齐辉,实乃有大秦之幸!”

    诸位大臣知晓秦二世之意,齐齐夸奖起大皇子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他们将拥护大皇子,是大皇子这边的人。

    “臣等恳请陛下,应允大皇子提的奖励,以满足大皇子忠孝之心!”

    诸位大臣齐齐跪倒在地道。

    秦二世心里明白,大皇子此举,不但表明他至忠至孝,而且还表明他十分重情义,特别是把亲情看得十分重要。

    那些藩王知道他们进京祝寿是大皇子极力促成的,他们也会为大皇子这份情义感动,会拥戴大皇子,这么一来,大秦帝国就不会出现骨肉相残的局面。

    “准奏!”

    秦二世说道。

    “孩儿谢过父皇!”

    公子坤行礼道。

    忽然,宗拉维蒙神色紧张地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着一份奏章:“启禀陛下,濊貊大将军色剑举兵犯边”

    秦二世接过奏章,脸色陡然一变,眉眼里都是森森杀气。

    “这个濊貊,太可恶了!一直骚扰朕边关,朕只是吩咐边关将士坚守不出,没想到竟然变本加厉,兴兵攻打朕,他这是作死,朕今儿个成全他。”

    秦二世恨恨地说道,“传旨,升朝!”

    “奴才遵命!”

    宗拉维蒙说道。

    其实秦二世早就想对濊貊用兵,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耽搁了,不曾想濊貊把大秦帝国的坚守,当作是弱小害怕,便向大秦帝国大举进攻了。

    大秦帝国最大的边患并不是濊貊,而是猃狁和柔然。

    秦始皇时期,曾派大将军王翦、蒙武、白起、李信等人,统率大秦兵马攻打猃狁与柔然,想要消除这两大边患。

    这次大用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武在白里川与猃狁决战,击败了猃狁,杀了猃狁大将军完颜阿金斯,使得猃狁不敢再犯边关。

    大将军王翦、白起、李信等人,也击败了柔然的兵马,使得柔然人不敢到边关来牧马。

    秦二世来到麒麟殿,朝中的文武大臣得到宗拉维蒙的通知,都急急地往大殿而来。

    秦二世在龙椅上坐下,随即叫宗拉维蒙抽了张椅子,放在龙椅旁边,叫大皇子坐。

    而在龙椅的另一侧,放着一把宝剑,这是秦始皇佩戴的那把宝剑。

    这把宝剑很长,闪身着森冷的光芒。

    之前,荆轲作为燕太子丹的使者,向秦始皇献图,却是将匕首藏于图中。

    就在图快完全展开时,匕首露出来,荆轲拿起匕首,刺向秦始皇。

    秦始皇反应很快,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

    然而荆轲并没有放弃,而是手持匕首向秦始皇追击。

    秦始皇一边躲,一边拔宝剑。

    然而那宝剑太长,拔了好几下都没能拔起来。

    最后拔出来,一剑击杀了荆轲。

    秦始皇死后,这把宝剑便成了镇殿之宝!

    公子坤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秦二世,赞叹道:“父皇,你好威风啊!”

    秦二世侧过头,对公子坤说道:“好好跟父皇学,就是要有帝王的威风!”

    “父皇,你是跟皇祖父学的吧?”

    公子坤顺便问了一句。

    “嗯啦!”

    秦二世应答道。

    不过,秦二世在帝王威风方面,是远不及秦始皇的。

    他毕竟是学着来的,而秦始皇是自身展现出来的。

    就像人们说的,画龙画虎难画骨,那骨子里的东西,是怎么都学不来的。

    “郎中令赵高到!”

    “丞相李斯到!”

    “大将军蒙武到!”

    “大将军王翦到!”

    “内史蒙恬到!”

    “上卿蒙毅到!”

    “右更樗里疾到!”

    ……

    宗拉维蒙尖着嗓子禀报道。

    一行人陆续走大殿,一个个都显得威风凛凛,这些人都是大秦帝国的大功臣。

    公子坤看着鱼贯而入的文武大臣,自然都认得的。

    这些人中,有他的姥爷蒙武,表叔公王翦,大舅蒙恬,二舅蒙毅等。

    进入大殿的文武百官,看见公子坤坐在秦二世旁边,以为秦二世召他们来,是商讨立太子之事。

    他们都暗暗地表态,一定拥戴公子坤为太子。

    文武百官中,有一人的神色跟别的大臣一脸坚毅之色不同,他是疑惑之色。

    公子坤咋还坐在陛下身旁了呢?

    因为此时,他对公子坤的了解,还停留在之前的印象上,并未想到公子坤在公子扶苏去世后,俨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深得秦二世的喜爱。

    公子坤在看见这人时,心里却是忍不住好笑。

    不过,这是在大殿上,这是肃穆而神圣的地方,是不能轻易发笑的,是以他极力隐忍着,没能笑出来。

    这是一个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之人,也就是说,他的嘴皮子功夫了得,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实际上,叫他带兵打仗,却是一点都不行的。

    子婴曾派他率三十万大军迎战刘邦,结果大败而归。

    若不是他手下猛将冒死救下他,他可是连命都没了的。

    他逃回咸阳,向子婴禀报说:“启禀陛下,不是我军不行,是敌人火力太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