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五十九章 铺路
    “带我去那俩小公主那里。”

    公子坤对乍仑蓬说道。

    “喳!”

    乍仑蓬应答一声,带着公子坤来到了一偏殿。

    偏殿里的两位嬷嬷,虽然涂了脂粉,却也难掩其老态。

    看见公子坤走了进来,二嬷嬷向公子坤跪拜道:“奴婢拜见太子殿下!”

    公子坤看着眼前二位嬷嬷,倒并不觉得她们可恶,而是觉得她俩挺让人同情的。

    他想到了无稹写的那道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女们在宫的岁月,着实堪怜,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像空中飘飞的柳絮。

    眼前这两位嬷嬷,她们只能听从皇后的懿旨,否则,皇后将治她俩的罪。

    “起来吧!”

    公子坤声音有些冰冷地说道。

    “奴婢谢过太子殿下!”

    两位嬷嬷说着,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惶恐之色。

    公子坤并没叫乍仑蓬打二位嬷嬷。

    毕竟二位嬷嬷是来教习二位公主礼仪的,这对二位公主来说,是好事,当然,史湘茹派她俩前来,应该还有别的目的,也就是打探公子坤的动态,反馈给史湘茹。

    “史皇后派你们来干什么?”

    公子坤沉声问道。

    “启禀太子殿下,史皇后派我们来教习二位小公主礼仪,说是皇家公主,得有皇家气派,不能像个野丫头似的。”

    二位嬷嬷齐声回禀道。

    这话说得没错。

    只是当公子坤看向灵儿慧儿,见两人正眼巴巴地盯着他,好像两只小羊羔,盼着能得到解救。

    “教习她们礼仪,本太子并不反对。可她们还小,理应教习一段时间,就让她们活动活动一下,让她们能快快乐乐地学习。”

    公子坤吩咐道。

    “奴婢谨遵太子教令!”

    二位嬷嬷回复道。

    “你们教习到什么时候才回皇后那里去覆命?”

    公子坤又问了一句。

    “启禀太子殿下,皇后懿旨,要我们将二位公主教习会了才回皇后那里覆命!在此之前,我们都住在六英宫。”

    二位嬷嬷回禀道。

    公子坤听得这答话,很是不爽。

    他很想把这二位嬷嬷撵回去,只是他找不到撵回去的理由,看来只能由着她俩住在这里了。

    当然,公子坤最不满的是史湘茹,她总是很有道理的,让你反驳不了她,好似如芒刺在背一般。

    公子坤离开了偏殿,他在路上想着,什么时候得提醒一下父皇,不能让史湘茹作太后,而应让萧皇贵妃作太后。

    自己这么做应该是不妥的,这有干涉后宫之嫌,父皇会反感的,到时父皇就不会那么宠爱自己。

    这件事还须得慎重,可不能上了那女人的当,中了那女人的计,本来稳稳当当的太子之位,却被掀翻,而被二皇子给抢夺去了。

    人们说,树大招风,官高必险。这话说得真有道理。

    【叮咚!恭喜你获得潜能300】

    【叮咚!恭喜你获得能量300】

    而在秦二世的御书房里,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正在向秦二世禀报:“启禀陛下,微臣已在王翦、蒙武、蒙恬、蒙毅、寿烛、胡伤等大臣身边安插了监视人员……”

    秦二世对满朝文武都不放心,故而派人监视他们,以便他了解众大臣对他忠心程度,如果存有异心,则将其除之。

    秦二世压低声音,对那男子说道:“吩咐这些人,一旦有情况就上报,你将上报的情况弄成一个奏章,专门送达给朕。”

    “遵旨!”

    那人点了点头道,随后退出了御书房。

    秦二世托颐沉思。

    朕必须了解清楚手下这班大臣的心理,对朕忠心的将委以重任,对朕不忠心的,格杀勿论。

    史书上说秦二世喜欢杀大臣,其实他杀的这些大臣,都是对他不够忠心的。

    这些大臣不除掉,大秦的基业不会稳固。

    而现在,秦二世对大臣又多了一个考察内容,那就是这些大臣是拥护太子殿下,还是拥护二皇子。

    秦二世既然立公子坤为太子,也就决定把皇位传给公子坤,所以,他要培植公子坤的势力,那些拥护公子坤的大臣,就得委以重任,那些拥护二皇子的大臣,则会贬的贬,杀的杀的。

    他来做这个恶人,就不会有人反对,如果让太子殿下来杀这些人,搞不好,会造成局势动荡不安的。

    想到这里,秦二世微笑地点了点头:“坤儿,你可知道父皇为你所做的这些,你放心,父皇会为你登基铺平道路的。”

    ……

    夜色深沉。

    秦二世与公子坤同在御书房。

    两人各做各的事。

    秦二世自然是在处理朝臣的奏章,公子坤则是在温书和做作业。

    今天,蹇叔与张禄可是抓紧时间,向公子坤讲授了一下午的课,讲的内容很多,布置的作业也很多。

    这二位是大秦帝国有名的大儒,他俩讲课,妙趣横生,见解深刻独到,而且是结合历史上的事实来进行讲述,易于接受。

    二位先生在讲述后,叫公子坤谈他的看法,以此来印证他俩所讲的效果怎么样。

    他俩要求公子坤要有新的感悟,如果只是局限于先生所讲的,那是不合格,只有说出自己的感悟,才能通过。

    公子坤在说出他的感悟后,令二位先生大加惊叹,惊为仙人。

    其实这并不足以为奇。

    因为公子坤乃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事,这自然比先秦时代的人看得更全面更深透,哪怕二位先生是大儒,也是自叹弗如的。

    而公子坤的作业,就是把他的感悟写下来。

    公子坤做作业就好比写文章一样,文思泉涌,想停笔停不下来。

    结果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

    就在公子坤写完,把笔放下,准备伸个懒腰时,却看见秦二世正笑嘻嘻地盯着他。

    “父皇,你批阅完了?”

    公子坤顺便问了一句。

    “你写得很入神啊!朕看了许久,你都没发觉。”

    秦二世说道,“你写的这些,是不是在哪本书上背的?”

    公子坤摇了摇头,回答道:“父皇,这些都是我自己想的,在书上可是查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