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写圣旨
    公子坤的头轻点了一下,沉声说道:“我新婚晚上发生的那事,分明是有人别有用心,加害于我。至于加害我的人是谁,大家用心一想,也能想出来的。当然,我心如明镜,知道是谁了,我要你下道旨,把这人召到中夏国来,把这件事弄清楚。”

    秦二世似乎有些恍然大悟似的,向公子坤问道:“朕明白了,你把朕关押起来,就是为了说明这件事不是你的做的?还你一个清白?”

    说到这里,秦二世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不过,你现在来弄清这件事,还有何意义?你已是中夏国帝皇了,何况在中夏国,也没人知道那事的。”

    “问题是我没做这些事,我为什么要蒙受这不白之冤?中夏国的人不知道这件事,可大秦帝国的人却知道,那可是让我的人设坍塌了。还有,我不能让陷害我的人自由自在,什么事都没有,我必须得让他付出代价。”

    公子坤说到这里,脸上浮现了一抹愤怒的神情。

    秦二世暗想,公子坤一直要为自己申冤,看来他还真的是冤枉了。

    想到这里,秦二世问道:“那你说,是哪些人陷害你的?”

    秦二世也想知道是谁,便向公子坤问道。

    其实秦二世心里也有怀疑对象,他让公子坤说出来,看跟他怀疑的人是不是一样的。

    “就是皇后史湘茹和公子华,另外还有一个是你宠幸的宗拉维蒙。”

    秦二世对公子坤提到的史湘茹与公子华,倒不觉得吃惊。

    因为他想的,也是这二人。

    至于宗拉维蒙,他倒是觉得不大可能。

    “宗拉维蒙不就是一宦官,他只是服侍朕,或者给朕传口谕,他怎么会跟皇后一伙了。”

    秦二世说道,脸上带着不相信的神情。

    “你不用说那些,只需要照我说的去做就是。”

    公子坤没闲工夫跟秦二世扯闲篇,便用命令的语气说道。

    “公子坤,你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好!你现在把朕关在了这里,然后把皇后和上邽王召来,也关在这里。这么一来,大秦帝国便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我的那些皇子皇孙,他们为了争夺皇位,相互间打起来,会让大秦帝国的国力受到极大影响。这时候,你就举中夏兵马,攻打大秦帝国,一举把大秦帝国给灭了。你就死了那个心吧,朕是不会答应你的。”

    秦二世很是坚决地说道。

    李斯与赵高见刚有所缓和的局面又要搞糟,忙站出来说道:“中夏帝皇,微臣有个折衷的办法,就是你随我们回京都咸阳,我们将全面调查这事,一定要查清楚,如果不是你做的,我们将在大秦帝国为你恢复名誉。”

    秦二世也接着说道:“朕下道旨,叫廷尉负责调查此事,责令他在十五日内,把事情调查清楚,若调查不清,就提人头来见朕!”

    公子坤冷笑一声道:“之前叫你派廷尉调查你不同意,现在怎么要派廷尉调查了?”

    公子坤这句话,把秦二世噎得出不来气。

    那时的他在极其愤怒之下,觉得一切证据都说明是公子坤做的,根本用不着调查,所以,有大臣提出来,他没有采纳,只是现在,他被公子坤所掌控,而且听公子坤这么说,很有可能不是公子坤做的,他自然得调查,再则说,不调查清楚,他也回不了大秦帝国。

    “中夏帝皇,陛下同意调查,那肯定会调查个水落石出,还请中夏帝皇应允。”

    赵高从中斡旋道。

    赵摎司马错兄弟俩也说道:“中夏帝皇,我们会尽全力把这事查清楚,给你一个交代,恳请中夏帝皇相信我们。”

    “我说话历来是说一不二,你们要这么做,那就得做好长久坐牢的准备。”

    公子坤说道。

    李斯等人都看着秦二世。

    他们能不能回大秦帝国,就得看秦二世的了。

    秦二世想了想,回答道:“朕写!”

    秦二世想回大秦帝国,他就必须得写,此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等他回到大秦帝国,他才能开启复仇的计划,要公子坤连本带利还回来。

    至于说把皇后和上邽王公子华叫过来,大秦帝国会不会陷入内乱,秦二世也想过,这个是有可能也有不可能。

    只要他回至大秦帝国,即便发生内乱,那也会平息。

    秦二世写好圣旨,交给了公子坤。

    公子坤则把圣旨交给嬴其俟,叫他星夜兼程送往大秦帝国咸阳。

    嬴其俟带着秦二世写的圣旨来到玉山关。

    他对着玉山关守兵大声叫喊道:“大秦帝国守关将士听着,吾乃中夏国护国公嬴其俟,护送你们大秦帝国陛下的圣旨到京都咸阳,速速开关门!”

    守关的士兵赶紧向薛桂山报禀报。

    薛桂山来到关上。

    他曾见过嬴其俟一面,自是认得嬴其俟。

    他见嬴其俟只有一个人,往后看,并无兵马跟随,便叫士兵打开关门,放嬴其俟进来。

    嬴其俟把秦二世写的圣旨拿给薛桂山,说道:“这道圣旨乃十万火急,越快送达咸阳越好,若迟了,薛将军应该知道,你们陛下会怎么处置你。”

    本来公子坤是叫嬴其俟送达咸阳。

    不过,嬴其俟来到玉山关时,他却改变了主意。

    他作为中夏国人,在大秦帝国境内,势必会遇到很多阻拦,虽然他拿出秦二世的圣旨,那些阻拦的人会放他走,可这样会耽搁时间的。

    不如叫薛桂山派人送往咸阳,那样的话,比他送达咸阳还会少花时间。

    薛桂山展开圣旨,一看那字变,赫然就是陛下写的。

    他赶紧把圣旨封好,派快马往京城送去。

    嬴其俟向薛桂山拱了拱手,说了声“告辞”,转身回去了。

    此时,公子坤决定对乌孙用兵。

    之前,公子坤派嬴其俟出使乌孙,向乌孙国王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归降二是交战。

    乌孙国王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叫嬴其俟回去,他要与群臣商议。

    现在,乌孙派使臣来,说是乌孙国决不归降。

    这摆明就是要与中夏国交战。

    而且乌孙国已在两国边境集结重兵,摆出要与中夏国决一死战的架势。

    公子坤带领三军,来到钱塘关,看着关外乌孙国的大军。

    好家伙,他们说的考虑,原来是调集兵力,现在兵力集结完毕,才作回复。

    想不到这个乌孙国,真是奸诈狡猾得很。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都斗不过猎人。

    本帝皇先给你一个下马威,打击一下你们的士气。

    公子坤在中军帐,如今将领开会。

    说是开会,其实就是下达他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