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投降
    最后大臣们一致商议,把都城迁到荒漠以西。

    这对他们来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他们要不迁到荒漠以西,不管迁到哪座城,那都没法守住的。

    而在荒漠以西,有荒漠阻拦,中夏兵也就不会越过荒漠来攻击的。

    那么一来,他们也就能赢得苟延残喘的时机。

    可就在他们商议定时,守城门将军格尔木,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禀报道:“禀报大汗,中夏,中夏兵已到达城外!”

    阿沛阿旺达尔一听,双手一摊,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他手下的文武大臣都也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

    紧接着,又一守门大将禀报:“启禀大汗,外城已失守!”

    外城已破,内城被破只是时间问题。

    阿沛阿旺达尔看着这一班文武大臣,急急地问道:“众卿家,谁能带兵退敌?”

    退敌?

    这个时候,保命都来不及,还谈什么退敌?

    大臣们都在心里这么想。

    “启禀大汗,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中夏国投降。不然,等中夏国攻破内城,我们就是投降都来不及了啊!”

    宰相泰戈伦说道。

    “泰戈伦,你这个贪生怕死之徒!竟然要我们投降中夏国,就该被杀头!”

    乌斯藏大将军斯潘奇向泰戈伦怒喝道。

    “斯将军,你说不投降中夏国,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外城都破了,内城还守得住吗?”

    泰戈伦向斯潘奇质问道。

    “是啊,那中夏兵太厉害了,不知他们施展什么法术,只听得‘砰’的一声响,我们的城门就破了。”

    格尔木说道,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知道了吧,我们要不投降,全都得死在这里!”

    泰戈伦说到这里,见斯潘奇没话说了,便朝阿沛阿旺达尔下跪磕头道:“大汗,赶快投降吧,迟了,恐怕就不来及了!”

    “准奏!我们马上出城迎接中夏帝皇!”

    阿沛阿旺达尔也觉得宰相泰戈伦的建议是唯一可行的,除非大家都不想活,可那样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于是阿沛阿旺达尔带着文武大臣来到城墙上,向下面中夏国将士说道:“我是乌斯藏大汗阿沛阿旺达尔,我要与你们中夏国帝皇说话。”

    昊元天见这阵仗,知道阿沛阿旺达尔是要向中夏国投降,便派人去向公子坤禀报。

    公子坤来到内城下,向城头的阿沛阿旺达尔问道:“本帝皇在此,阿沛阿旺达尔,你有什么话可说的?”

    “我愿归降帝皇,乞求帝皇能保王族和臣民平安!”

    阿沛阿旺达尔说道,那语气,完全是祈求的语气。

    “好,本帝皇答应你。封你为和乐公,和你们王室成员居住在一处宫殿,你们都会享受王室的待遇,至于文武百官,愿意追随你的,也可随你去那宫殿居住,愿意为中夏国效劳的,本帝皇会根据他们的能力,委以相应的职位,如何?”

    公子坤很是威严地说道。

    “谢谢帝皇!打开城门!”

    阿沛阿旺达尔大声说道。

    阿沛阿旺达尔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完全接受的。

    可以说,在他看来,这是最理想的。

    乌斯藏被灭,公子坤将这里设置为一个郡,由昊元天镇守这里,他则班师回朝,宫里两位美人儿,盼他如同久旱逢甘霖。

    再说大秦帝国这边,胡伤与皇后史湘茹拉拢各个大臣,以陛下巡游,久而未归为由,暂由皇长上邽王孙公子华代理朝政。

    实际上,公子华就是皇帝。

    公子华封胡伤为摄政王,樗里疾为丞相,对公子坤那一派的大臣进行了打压,贬的贬,赋闲的赋闲,杀的杀,整个朝堂大臣,都属公子华的了。

    一天上早朝,胡伤向公子华启奏道:“启奏上邽王,我们应趁公子坤叛逆攻打乌斯藏之机,派兵攻打中夏国,一举将中夏国拿下!”

    “不然,等他攻下乌斯藏,再攻下周边其他国家,羽翼丰满,国力强盛,到那时,不是我们大秦帝国向中夏国用兵,而是中夏国向我们大秦帝国用兵,那时可就难了!”

    樗里疾听了,立马启奏道:“启禀上邽王,万不可对中夏国用兵!一是陛下还在中夏国,我们若用兵,恐怕对陛下不利!二是公子坤虽远征乌斯藏,不过据情报反应,乌斯藏很快就会被攻破,到时他举大兵迎战,我们大秦帝国,恐怕会成为第二个乌斯藏。”

    “我们若不对其用兵,中夏国也不会对我们用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然,我们可以招兵买马,壮大力量,以备中夏兵攻来,我们才好应对。”

    “另外,我们有长城天险,若有中夏兵马来犯,我们令守将坚守不出战,便能将强悍的中夏兵马拒于境外。请上邽王三思”

    公子华想了想,看着胡伤道:“摄政王,丞相这番话,你意下如何?”

    胡伤也觉得樗里疾的话有理,他那么着确实有些急躁冒进,于是点头道:“就照丞相所说的做吧!”

    “不过,微臣认为,公子坤是我们大秦帝国的心头之患,必须除之,以免留下后患。”

    公子华听到这里,问道:“摄政王,你有什么妙计,说出来听听!”

    “适才丞相说不能对中夏国用兵,那我们可采用斩首行动,征召大秦帝国强者,派他们去刺杀公子坤。我们将举办大秦帝国第一次擂台赛,取前十名高手,一律封侯,名次越靠前,封赏越大!”

    胡伤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准奏!”

    公子华说道。

    他也觉得胡伤这办法很妙。

    公子坤班师回朝,休整了三天。

    这时,驻守东海的守将忽必衮派人来禀报,说是大和屡屡渡海犯境,烧杀抢掳,沿海百姓深受其害,希望中夏国能建一支海军,专门对付大和贼寇。

    公子坤听了,采纳了忽必衮的建议。

    不过,建立海军的事,他却是交给石敢当去做。

    “大和贼寇,你们的灭亡,为期不远了!”

    公子坤在心里暗暗说道。

    就在这时,王都守将柴达木禀报道:“启禀帝皇,大和仁裕王子,带了大和第一高手田中直荣,在我们中夏国摆擂台,要打败中夏国所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