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昏君当道 > 第5章 卸磨杀驴
    散了早朝。

    各自回家吃早饭。

    “爹,我的左营不能动啊,何况还是一次抽掉了三千。”韩元武想想都是一阵肉疼。

    虽他自说左营有兵马三万,可那是包含了老弱病残,还有伙夫打杂的,真正的作战部队,还不到两万。

    骑兵更少。

    抽掉三千作战部队,他的左营等于减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

    这是大损。

    “爹,要不你去向陛下求求情,或许陛下能够更改注意,让我去河东走廊平匪。”韩元武到现在还不死心。

    啪!

    韩先立扬手就给这蠢儿子一个耳光,要不是他说错一个字,刚刚在朝堂上也不会那么被动。

    求情?

    真把女帝当一个柿子,挑着软的让你捏?

    这样的结果已经不错了。

    这些话尽管到了大殿外,韩先立都不敢说出来,只是脸黑的和煤炭一样。

    姜平!帝君!

    这个后宫之人,他开始还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口齿如此狠毒,又受女帝重用。

    韩先立隐约预估到,此子必然成为韩家在朝堂的大患。

    需得小心防患。

    “走,跟我去拜访陈近墨,现在只能靠他扳回一局了。”韩先立和韩元武坐上马车。

    便往陈近墨的府邸去。

    但注定要扑空。

    因为姜平以女帝的名义,把他老人家给请到了养心殿来。

    养心殿也就是女帝散朝之后休息的地方,御书房也在这里,办公自然也在这里。

    “你又假传圣旨!”

    姬箐箐知道他都不通知一声,就把陈近墨招进宫来,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到底谁才是皇帝?

    姜平早饭都没吃,为了她的江山累死累活,竟然还遭到了嫌弃。

    端起桌子上一碗凉粥,就自顾喝了起来,边说道:“我不是有意瞒你,而是等你降旨请人那就晚了。”

    姬箐箐想说,那碗粥是她的,但是不好意思和他争一碗粥,何况他都已经吃了。

    “那你说说,招陈近墨进宫是为何事?为什么不在早朝的时候说?”姬箐箐问道。

    姜平把空碗一放,直接用袖子擦嘴。

    “用他的名望,稳固你的皇权。”

    姬箐箐蹙眉,虽然陈近墨的名望确实高,但是这和稳固自己的皇权有什么关系?

    没等她问出来。

    “陛下,征东将军项翦求见。”赵公公进来传话道。

    他怎么会来?

    “忘了告诉你,我也请了他。”姜平随口说道。

    胆大包天!

    姬箐箐挥手让赵公公把项翦先带到御书房,她稍后再去。

    “告诉朕也晚了是吗?”

    “这个倒没人会抢,只是我想着反正请一个是请,两个也是请,干脆一起请好了。”姜平解释道。

    “那朕应该和他谈什么?”

    姬箐箐也没办法,人都已经来了,就算要治姜平的罪,也得先见了人再说。

    “你把人家冷落了几年,现在遇上事了,又想起了人家,你说要谈什么?”

    姜平在早朝的时候就看出来,项翦满脸都写着不乐意,心里根本不愿意去平匪。

    只是因为姬箐箐是女帝,让他去他才不得不去。

    难道她就看不出来吗?

    姬箐箐偏过头,这确实是她的疏忽,无法反驳。

    “那我赏他黄金百两,再送一车布,百石米怎么样?”姬箐箐下意识的去问姜平。

    其实这种事,她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姜平摇了摇头,“不妥。”

    “韩先立那种奸臣,会要钱要米要女人,且永远不会满足,忠臣不一样,忠臣只需要一样,便可满足。”

    “什么?”姬箐箐着急问道。

    “陛下的信赖。”姜平回道。

    做忠臣是要得罪人的,所以他们最怕被冷落,一旦皇帝不管他们了,必定有一堆人落井下石。

    同时,忠臣也怕自己的才华不得施展,或者用错了地方。

    项翦这种带兵打过仗的,自然有几分傲气,却被冷落几年,心都几乎要死了。

    过着有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现在想要重新点燃,可不是钱和米能办到的。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点燃,早朝的时候,他那一声冷笑,足以证明他还有傲气。

    姬箐箐要想重用他,甚至拉上他削弱韩家在朝堂的势力,就必须要把他点燃。

    否则就和碗里芋头一样,碰一下才动一下。

    “朕明白了!”姬箐箐就打算去见项翦。

    “钱和米还是要给点的,但别太大手大脚,咱家也不是很有钱。”姜平嘱咐道。

    光谈理想不谈生活质量也不现实,长久以往,也会凉了忠臣的心。

    凭什么奸臣大鱼大肉,忠臣就只能吃咽糠菜?

    “你不随朕同往吗?”姬箐箐问道,已经习惯了他这些不知所云的胡言乱语。

    项翦是姜平拉拢的,他去当说客最合适。

    “我只是臣,陛下才是君。”姜平大是大非面前还分的清的。

    得罪人的事他做。

    拉拢人心的事,就交给姬箐箐,否则,他在女帝眼里,岂不是成了又一个韩先立。

    姬箐箐笑着走了。

    姜平拍了拍胸口,“真是好险,小命看来是保住了。”

    伴君真是如伴虎。

    昨天还坦诚相待来着,今天就想着怎么把同床的夫君干掉。

    姬箐箐来到御书房,先是对项翦诉苦,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很简单就把项翦点燃了。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项翦当即跪下发誓。

    姬箐箐很满意,赏赐了他黄金百两,一车布,百石米。

    姜平知道肯定要说她败家。

    “谢陛下,谢帝君。”项翦照单全收了,要是不收,别人会说他假清高,女帝也起疑心。

    姬箐箐安排人送项翦出宫,三天后出兵平匪,同时,眉目间也闪过一道复杂之色。

    “我没了他,难道真的不行吗?”

    刚刚项翦说谢帝君,然而这份赏赐是女帝给的,姜平人又不在这里。

    他就上了一次早朝。

    竟然就有了这样的声望。

    姬箐箐静思了一会,回到了养心正殿,一眼就看到趴在书桌上的姜平,脸色极为认真。

    姜平抬起头来,没多注意她的神色。

    因为现在有更紧急的事。

    “项翦此次东征必败!”

    这不可能!

    “你怀疑朕的虎贲之师,还收拾不了一群匪徒?”姬箐箐语气微冷,两眼直盯着姜平。

    正规军和匪徒有着本质的区别。

    别说三千兵马了。

    五百就够。

    项翦东征怎么会败?

    “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匪徒偏偏在河东走廊猖獗?”姜平反问道。

    “河东走廊是经商要道,匪徒自然会盯上这个地方。”姬箐箐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非也!”姜平却摇头。

    开始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仔细研究一番后,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你来看,河东走廊的位置,距离帝城仅仅三百余里,一路全是官道,帝城出兵,最快一天就可以到达。”

    姬箐箐看了舆图半会,还是没明白他要讲什么。

    “你难道不认为,匪徒这是在找死吗?”

    除此之外,河东走廊还是北晋东边的门户。

    实属重中之重。

    匪徒选择在这里作乱,等于是把自己脖子往刀上抹,难道匪徒会不明白这一点?

    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死?

    就算这些人都是刀口添血的亡命之徒,那也没有赶着死的道理。

    “你是说,这些匪徒是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姬箐箐明白了他的话,但是想不通,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或者说,这只是姜平的个人猜测而已。

    “你记得在早朝的时候,我问韩先立,匪徒人数和装备的时候,他有意避而不答吗?”

    姜平不得不怀疑他。

    首先韩先立是太尉,掌管治军领兵,他有这个能力制造出匪徒来,二来他也有动机,制造匪徒就是为了给儿子一个立功的机会。

    现在立功的机会被抢了,他该怎么办?

    当然是在东征上使坏,让项翦兵败,到时候不止能够治项翦一个败军之罪。

    还能重新让韩元武领兵平匪,获得这个功劳。

    “放肆,你竟敢污蔑韩太尉,你不知道他是三公之一吗?”姬箐箐冷脸呵斥道。

    意思是要他拿出证据来。

    证据肯定是拿不到,就算有证据,也肯定早被韩先立给毁了。

    不过。

    也不需要证据,要的是平定河东走廊的匪患。

    “陛下,臣有一良策。”姜平挤眉弄眼一番,半天不肯继续说下去。

    姬箐箐有些不耐烦,说道:“真要是良策,朕肯定封赏你。”

    “散布流言,说韩先立拥兵自重,预谋造反,如果真的是他,项翦东征,他不敢阻拦,倘若不是他,东征更没有问题。”

    姜平说完笑了笑,这岂不是万全之策,就算韩先立没有想法,也能顺便敲打敲打他。

    让他安分一点。

    “甚好!”姬箐箐点头赞许。

    那么奖赏呢?

    姜平摊出了手。

    姬箐箐毫不犹豫,让人取了黄金五十两,布五匹过来,封赏给了他。

    这么大方!

    不愧是北晋国最富有的女人。

    姜平厚着脸皮全收了,钱就是男人胆,有了钱心里就是舒服。

    “平君。”姬箐箐忽然一脸的正色。

    有些欲言又止。

    “我听着,你说吧。”姜平把玩着黄金,头也不抬的说道。

    “朕要罢免你内阁大学士之职!”

    姬箐箐冰冷的声音从姜平头顶上方传来。

    卸磨杀驴的话,未免也太快了吧,这磨还没推完呢。

    “朕决不是有意刁难你,仅仅凭着一篇文章,无半点实事,朕没办法向他们交待。”姬箐箐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解释。

    就是心很慌乱。

    像做了贼一样。

    姜平抓了最后一把黄金,揣进自己口袋里,起身,拱手,弯腰。

    “陛下,臣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