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昏君当道 > 第43章 他难道是神吗?
    来的真是时候,姬箐箐和姜平悬起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不然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搞定这些大臣。

    朝堂上顿时也是一片哗然,外藩向来野蛮,能动手绝对不哔哔,怎么会递来国书?

    并且三族的使臣已经出发,最快明天就可以到帝城,两天后的城西军展,他们也正好能赶上。

    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正式结交,互相通商,姜平图上的丝绸之路那也将成为现实。

    “陛下,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潘康直接坐不住了,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不止是姜平,就连幕后指使这一切的韩先立也有些意外。

    “请讲!”

    姬箐箐虽然多疑,但她从来不独断独行,只要是有用的意见,她都会选择听一听。

    “早在大晋国时期,外藩就是大晋的附属国,如今若是我们与之结交,是不是说等于承认了他们独立的地位?”

    潘康这家伙对女帝说话,竟然用上了质问的语气,换一个脾气不好的,怕是早就砍了。

    他的意思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尽管大晋国已经灭亡,但是当朝女帝仍旧是姬武王的血脉。

    姬箐箐就能代表大晋国,外藩在那个时候是大晋的附属国,现在突然要结交,同等对待。

    这让他们感觉没面子,就算打不赢他们,但是大多数中原人看来,外藩就是蛮夷,上不得台面。

    中原人潜意识中就高他们一等,是绝难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

    尤其对于他们这些贵族而言。

    朝中众人都不说话了,他们个人还是支持女帝招君,但是若放在国家利益层面,开辟丝绸之路显然更好。

    女帝的意思也已经很明显,铁了心的要和 诸侯列国绝交,开辟丝绸之路。

    他们自然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姜平只好亲自回答他的问题。

    “本君问你,你是认为打倒一只猫的人英勇?还是打倒一只虎的人英勇?”

    “当然是打虎的才是勇士!”潘康不暇思索的回道。

    姜平一笑,“那答案不是已经有了,外藩的实力摆在那里,明明是虎,你非得说人家是猫,那被猫打败的人又是什么?战胜猫的人又算什么?”

    真正的勇士是不屑于与猫相斗的,更不会畏惧老虎,反倒是他们这些优越感爆棚的人,畏虎怕蛇,还自称自己是龙。

    天大的笑话!

    潘康一时无言,满朝文武都在姜平嘴上吃过亏,何况是他这么一个毛头小子。

    这就叫有理走天下,咱谁也不怕!

    乱哄哄的早朝就这么散了。

    韩先立刚出大殿,姜平就追了上来。

    “韩太尉,本君真是要替陛下感谢你,苦口婆心的把潘康请来,为陛下解凉州粮荒之忧!”姜平这明显是话里有话。

    韩先立这个老狐狸怎么会听不明白,微微拱手道:“老夫技不如人,略输一筹,但帝君也不一定就赢了,外藩使臣可还没到。”

    姜平目光一凝,这老家伙不会丧心病狂的想要对外藩使臣动手吧。

    这可对他没有多少好处。

    “本君就想问你一件事,你知道潘康的目的吗?”姜平干脆摆明来意。

    他就是想问这个。

    “潘康的目的?”韩先立皱起了眉头,这他还真没有想过。

    不过现在一想,确实好像有些不对,潘康这么急着要入宫,又是捐钱又是捐粮的。

    真的是仅仅为了入宫吗?

    潘家就没有别的目的。

    “韩太尉,不知道你对本君的农业升级,养殖技术有所关注过吗?”姜平又问了一个问题。

    韩先立抓了一把胡子,说道:“老夫略有耳闻,可是具陛下所说,那是云游天下的奇士献上的良策,并非帝君所为。”

    什么鬼云游天下的奇士,朝堂里谁不知道,这些都是帝君姜平搞出来的,半数蔬果都出自他的月华宫。

    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韩先立在这点上还要装糊涂,那就太不痛快了。

    “这里就我们两个人,有些事不必说的太清楚,你我心里明白就好,我是建议你好好关注一下。”

    姜平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韩先立去猜,他说的‘关注’到底是关注什么。

    相信他自己会明白。

    姜平更相信他关注完以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淡定了,要是这还不行。

    两天后的军展会让他彻底傻眼,逼着他行动起来,这样不温不火的,实在让人不爽。

    韩先立回到府上后,分别派出去了两拨人,一波去调查潘康,另一波则收集北晋国如今的工农业情况。

    很快第二波人就把消息带回来了,工业了解的不多,城北大营中工厂是一个什么情况,到现在还是未知。

    但是城北大营隔三差五的就会运出来一批新制的农具,炉具,玻璃等。

    甚至已经开始建设分厂,分别生产白酒和农具和炉具,此三类就为北晋国每月创收百万白银。

    农业铺的更大,养猪场直接从帝城散布到全国,除了朝廷开设的养猪场,还让部分百姓跟着一起养。

    除了养猪技术,还有蔬果种子也由户部散发了出去,并让人教百姓种植……

    义丰水库周边开荒已经接近尾声,甚至部分地区已经按照新种植法,种下去了稻米……

    较为偏远的地区,种植了耐旱的豆类,亩产可达千斤……

    韩先立本以为只是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而已,没想到竟然会铺这么大。

    他忽然想起早朝的时候,潘康调侃姜平的话。

    “只要有本君在,就能保证北晋百姓人人有饭吃!”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笑了。

    这么多人都无法改变北晋的贫穷落后,凭他一己之力就能行?

    现在却是啪啪打脸。

    他真能行!

    相信再等两个月,北晋百姓就再也不用愁饿肚子,甚至还会有余粮。

    他难道是神吗?

    韩先立眼神阴沉了起来,姜平起势太快了,女帝也不再受制约,他韩系一派在朝堂地位朝不保夕!

    “只要扳倒了你,这工农之法,丝绸之路,老夫也能用!”韩先立一拍桌子,心中已经下定了注意。

    他不阻止北晋国的发展,但必须要受他的控制。

    这时候,调查潘康的另一波人也回来了。

    消息极为震撼。

    韩先立听完后有些受打击,没想到轻敌的人竟然是自己,还不如一个商贾世家。

    打探潘家消息的人不止有韩先立,还有好几波人,其中也包括皇宫放出去的探子。

    养心殿这边也收到了消息。

    “果然如此,我就知道他们没安好心。”姜平听完探子的汇报,也就放心了。

    不过一群挑梁小丑而已。

    潘家到底是民,对于民间发生的事,他们了解的比韩先立还清楚。

    看到那些蔬果种植术,还有养猪业的发展,商人独有的眼光就发现了问题的尖锐所在。

    北晋国快不缺粮了,潘家作为北晋米布第一大商,自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

    但他们也不可能和朝廷正面相抗,那完全是以卵击石。

    所以就想着趁着最后的机会,把存粮全部卖给朝廷,先大赚一笔。

    又想办法让潘康入宫,潘家就成了国舅,北晋国一旦势起,他们就有享受不尽的好处。

    几乎可以说是万全之策。

    却万万没想到,姜平不买他们的账,弄出了一个丝绸之路,去和外藩通商。

    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

    “箐箐,你马上派人告知边军,让他们派一支精锐护送外藩使臣,沿途一直送到帝城。”

    姜平也开始做部署,不管外面形势怎么变,他只要三族使臣能够平安到京!

    但也要未雨绸缪,相信这次事件过后,所有人都会看到北晋的新生。

    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后,经济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高潮期。

    利益的分配也会随之重新洗牌。

    不知会对这个朝堂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