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昏君当道 > 第107章 卫央入境
    他有事不在宫里说,干嘛非得来这里?

    姜平也不多想,直接上楼去找他。

    “见过帝君!”李承志见他出宫,就特意来酒楼等他,这一等就是一上午。

    “你有什么事非得在这里说?”姜平直接问道,让他有事赶紧说。

    李承志也就不铺垫,说道:“按照帝君的吩咐,我尽力把地价降下来了,但还是比过去贵了两百文一尺,这我实在是……”

    姜平挥手打断了他,不耐烦的说道:“说重点!”

    这里是帝城。

    房价地价上涨是常态,只要不涨的太过份就行了,要让他降到之前的八百文的价位。

    实在有些为难人。

    李承志听到这话,便知道上次的事已经过去了,稍微松了口气,便说起了正事。

    “现在经济过度繁荣了!”

    姜平一怔,怎么会这么快,便让他仔细说一下。

    “本来我还能稳定一下,可是……可是陛下突然收回了全国的矿山,导致大部分的矿农失业,这些人拿到朝廷的补贴金后,都开始做起了生意。”

    李承志这话也只敢跟姜平说,女帝颁布回收矿山令,谁敢说一个不好?

    韩先立的尸骨可还未寒呢。

    李承志看了一下姜平的脸色,见没有多大反应,才敢继续说下去。

    “还有一些小士族也开始经商,导致了商多为患,什么赚钱他们做什么?”

    “就比如帝君公布了酿酒术后,就连田农也开始酿酒,几乎是酒比水多。”

    “如此一来,酒价暴跌,正规酒商现在全做不下去了!”

    李承志只是拿白酒打了一个比喻,其他行业也差不多,只要是简单的,不需要什么技术的生产。

    谁都可以做。

    直接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生产远远大于市场所需,也就是李承志说的商多为患。

    “朝廷不是下令,卖酒必须要先拿到酒标,你可以让刑部抓那些非卖售酒商啊!”

    姜平之前做过这样的预想,也留下了对策,不会这么快就没用了吧。

    “帝君!”李承志真不知道该什么说了,有些泄气道:“法不责众啊!”

    酒标只能限制那些开门店做生意的酒商,限制不了路边摊,也限制不了那些流动商。

    要是真让刑部抓人,那还得请工部帮忙,赶紧建筑一个能容的下几十万人的监狱。

    朝廷光管这些人吃饭,那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李承志忽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好像在冲帝君发脾气,不要命了?

    冷静下来,一背冷汗!

    “不好意思,是我疏忽了。”姜平反而向他道歉。

    李承志暗想,帝君这耳朵和别人是一个反的,帝君这耳朵是忠言顺耳!

    “还是大晋律法毛病太多,要是天上能掉下来一个法家学士就好了!”姜平几乎是自暴自弃的说道。

    指望天上掉下来一个这样的人才,还不如指望能掉下来一个林妹妹。

    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姜平想了想后,对李承志说道:“让刑部派人出去巡逻,抓到非法经商者,当场没收非法所得以及赃物,再抽十鞭子,当场行刑,不关押!”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先暂时这么办,回去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律法,真没法家人才,姜平就只好自己动手了。

    抬头一看,李承志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看来还有坏消息。

    “你有什么就说吧。”姜平心放平,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还有一些大士族垄断了部分行业,如盐,木材,价格暴涨,臣快控制不住了!”李承志小心翼翼的说道。

    作为户部尚书,他管着万民,自然也包括商人,下面的他控制不了,上面的也管不了。

    完全可以治他一个失职之罪,可归根结底的来说,这是朝堂颁布新令,形成无法避免的弊端。

    也不能全怪他。

    “百姓吃的盐是不是海盐?”姜平问道。

    李承志点了点头,“是。”

    矿盐那太昂贵了,只有皇室以及贵族才能享用,大部人都只能食用苦涩的粗盐。

    北晋不临海,粗盐全靠进口,因此无法避免的被垄断。

    古代盐商那一个个都是富的流油。

    必须得打压!

    “我回去想想办法,你告诉工部尚书何健,让他有时间来我宫里一趟。”姜平挥手道。

    “诺!”

    李承志把该说的都说了,便就拱手行礼出去了。

    姜平郁闷的对空气打了两拳,本以为靠着自己穿越带来的知识,能够一帆顺水。

    实际做起来,没想到难度这么大。

    都快心力憔悴了。

    人才!

    本君需要人才!

    姜平发泄了一番,接上曲池就回宫了,一问才知道,姒蒹葭已经搬回冷宫去住了。

    具红袖所说,姒蒹葭几乎是迫不及待搬出去的,甚至还是笑着走的。

    姜平就安心了,便带着曲池转道去了冷宫。

    太阳西斜。

    最后一抹于辉照耀着河西边关要塞,风尘之中,一道白衣背着书囊缓缓而来。

    白衣男子抬头看了一眼,见城门没有关,不顾脚上的血泡,加快了步伐。

    终于在余晖落尽之前进了要塞。

    “你是关外来的贤才吧。”城门守将上去问话。

    白衣男子点了点头,又说道:“我是稷下学宫的,我没有引荐信。”

    守将笑了笑,“不用引荐,你走过来的?”

    白衣男子点头。

    “过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天色已经晚了,登记一下,明天早上会有车队送你们进帝城。”守将按照帝令,不管对方什么打扮,什么身份,谁的学生。

    都必须要亲切,谁要赶走一个贤子。

    斩!

    “我还不想进帝城,我能四处走走吗?”白衣男子试探性的问道,不过应该可能性不大。

    然而,让他没想的是。

    “来人。”守将一声吩咐,让人牵来了一匹马,马上准备了十五天的干粮和水。

    还有二十两白银,几套干净的衣服。

    一并送给了他。

    登记之后,还发了一个令牌,凭借此令牌,北晋境内随便去,当地衙门和知府也要无条件招待他们。

    这么优渥的条件,绝对是他们没见过的。

    白衣男子都有些愕然,不禁感叹,“北晋求贤若渴,何愁不强!”

    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便骑着马走了,却不是往帝城方向,先北后南,他硬是兜转了一个圈。

    守将看了一下登记上的信息。

    卫央,姓公孙,卫国人,男,二十三岁,主修法家!

    详细:略!

    便立即把这些信息发往了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