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昏君当道 > 第568章 龟速撤军
    沙丘之上!

    咚咚!

    原本寂静的夜晚被战鼓的声音打破,定西军于半夜对赵国军营发起了总攻击。

    四面八方同时有战报传来。

    赵国上将军赵桓还在冷静的分析,不敢盲目的出兵,怕中了苏武的埋伏。

    轰!轰!

    赵桓听到这个声音,皱起了眉头,“这不是战鼓声,也不是铜锣声,这是什么声音?”

    率领部将来到营外,眺望远方,时不时的有火光闪一下,过一会,就有爆响传来。

    每次爆响,大地似乎都在抖动,让他们心中忽然不安起来。

    “马上去查,然后给我汇报。”赵桓下令道。

    过了一会。

    探子回来了,慌张的说道:“报,晋国发明一种会爆炸的铁管,扔到我军阵地上,方圆二十米没人能存活,营寨土墙尽数被摧毁。”

    赵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都瞪大了双眼,所以刚刚的闪光和爆响就是这东西?

    沙丘本来就不好建筑营寨,都是木头泥巴干草堆积起来的,怎经得住这般摧残。

    “报!东面晋军突破了我军防御,正向这里杀来。”

    “报!我们和南面的守军失去了联系,全是晋军,我们被分割了。”

    “报!晋军在北面发动了总攻,最起码有七八万人。”

    赵军将领听到这个汇报,皱起了眉头,“说详细一点,到底是多少人?”

    “报!太黑了,看不清,密密麻麻全是人。”探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

    这场战争打的太混乱了,到处都是晋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就是这么横冲直撞。

    你去追这支吧,发现后面又出现一支晋军,好不容易牵制住了,另一个方向又有晋军过去。

    战场的局势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刚送来的消息,既有可能已经不可靠了。

    赵军将领都有些不淡定起来,唯独赵桓还趴在桌子上,冷静的画着地图。

    啪!

    他忽然把笔一摔。

    “我终于明白苏武的意图了,大穿插,分割包围,围追堵截,他简直把战术玩成了艺术!”

    赵桓看清楚了苏武的意图,对他更是由衷的佩服,战神之名,名不虚传。

    能和这样的人交战,不知该该说一种荣幸,还是一种绝望!

    其余将领却急了,都火烧眉毛了,他还在夸敌方主将,再耽误下去,晋军就要打到他们的帅帐了。

    “上将军,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突围,立即突围!”赵桓咬着牙说道,捡起笔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

    “马上去传令,命令各部舍弃所有非作战物资,立即从这里突围,一定要在晋军把包围圈合拢之前冲出去!”

    赵军将领哑然,虽然现在情况确实很危急,但也还没到这个程度吧。

    他们的兵力不会比苏武少,还占据了地理优势,只要能组织起来,说不定还能把晋军击退。

    “上将军,我们要是撤了,那沙丘之路岂不是拱手送给了晋军,这怎么向陛下交待啊。”有人担心的说道。

    他们驻扎在这里,唯一的意图就是镇守沙丘之路,只要这条路还在他们手中,就永远对晋国北方有威胁。

    战略意义太重要了,不能拱手让给晋军啊。

    “晋军已经把我们切成豆腐块了,现在不突围,就走不了,沙丘之路再想办法,立即执行命令,按照计划突围,保存有效战斗力!”

    赵桓不理会他们的意见,坚持舍弃营地突围。

    这时。

    探子来报,“报!晋军一部已经突破中军防御,距离这里只有不到二十里了。”

    赵国在这里置放了十万大军,按照各军团各营点式驻扎,范围极其辽阔,东西纵横六十余里,晋军能这么快打到这里,几乎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了。

    这也就证明赵桓刚刚的分析是对的,晋军已经把他们分割开来,切成豆腐块,再也组织不起的有效的抵抗力量。

    突围是唯一的办法。

    “立即突围,马上收拾东西,带不走就地销毁,决不能便宜给晋军。”一名将领下令道。

    随从亲兵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将东西胡乱的打包好,舍弃了帅帐,向外转移。

    赵桓在转移过程中,一边把人马给收拢,那些被分割的赵军,也开始往这边靠。

    战场终于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赵军也并非什么杂军,具有一定的战斗素质,再转移的过程中有条不絮。

    定西军再骁勇,也找不到机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突破包围圈。

    苏武得到这个消息,也只是感叹了一句,“吾还有许多不足。”

    便下令开始让全军追击,着重下令,绝不能分散,要以军团的规模追击。

    能咬一口就咬一口,敌人若是回头,就马上撤回来。

    如此追击了两天。

    晋军也消耗的差不多,只能停止追击,开始回撤。

    赵桓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开始组织全军杀一个回马枪。

    定西军刚打完胜仗,此时真是战意高昂的时候,纷纷请求出战。

    苏武却摇了摇头,下令把全军都撤了回来,龟缩在了营寨中,这让很多部将都不理解。

    其实,这就是这种战法的弊端,一场大战打完之后,必定会出现疲敝期。

    要经过修养补充,才能组织起下一次进攻。

    若是满然出战,既有可能会导致大败。

    要想解决这个弊端,有两个必须的条件,第一,后勤能送上战场,维持士兵的战斗力。

    第二,信息要准确的转达和传回于帅帐和各战斗军团之间,总指挥官必须要清楚的知道,他的每一支部队都在哪里,是否达到了指定位置。

    军团也必须要清楚指挥部的意图,能有效的完成所有的指令,不能出现差错。

    暂时来说,这两点都无法解决!

    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

    赵军这么转了一圈,一寸实地都没有丢,他们又回到了原地,重新建筑了营寨,应付晋军下次可能的袭击。

    仿佛好像什么都没变。

    然而,这一场大战,赵军损失了超过五千人马,粮草物资更是损失超过了五百万白银。

    若不是赵桓果断,这个损失恐怕还要扩大十倍以上,真叫人后怕。

    另一头。

    项翦带着二十万部队缓缓推进,稳扎稳打,留足后路,一路压到了赵国并州。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地方,并州主城叫做晋阳,又称之为龙城,乃是大晋王朝的发源地,也是大晋的陪都之一。

    先齐占领了并州后,对这里也格外的重视,甚至考虑过要立晋阳为国都,但因为有一个‘晋’字,所以放弃了。

    现在的赵国接手先齐的盘子,继续对并州投资,致使这里极其繁荣,商业农业都十分发达。

    绝对算是赵国的心脏!

    项翦率领二十万人马打到这里,赵国就不得不有反应了,再避战,赵国会遭受无法想象的经济损失。

    但是硬碰显然不明智,该如何阻止晋军进入并州?赵国也终于打破传统,没派什么君,什么候的出来指挥作战。

    时代变换的太快,这些人也该去养老种花了。

    赵王把年轻有为的司马言放了出来。

    司马言早就算准了,项翦一定会来并州,提前做了一点准备,他的主意只有一个字,便是拖!

    先是毁了进入并州的路基,摧毁了所有的桥梁,又打开了闸口,把水放下来。

    阻止当地百姓砍伐干草树木,堆放在项翦进入并州的必经之处,专门还打湿,堆上动物排泄物。

    摆明了告诉项翦,你敢来我就敢放火,而且因为有很多排泄物,又被打湿,这要烧起来,不会出现那种红半边天的景象,但会有滚滚的浓烟。

    而且持久!

    项翦头疼,这种空有一身力量,但找不到人打架的感觉,实在是太不爽了。

    理智告诉他,这样的仗不应该打,最好的效果,也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女帝的旨意不能违抗。

    就在他无法抉择的时候。

    女帝新的旨意传来,命令他放弃攻打并州,开始向肤施撤退,并要求他撤慢点,每天的行军速度不准超过三十里!

    项翦才算是松了口气,便按照女帝指引,原路龟速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