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昏君当道 > 第613章 抡语
    说实话!

    赵王完全没有听懂,司马言这说的不是商贾之事吗?这和吞韩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生意怎么算,就算不亏,那也没得赚啊。

    只能说,赵国确实需要大量的铁和煤,但是谷物粮食,也不会富余太多啊。

    “先生说的话,寡人听不太明白,先生可否再与寡人细说?”

    司马言也知道这或许复杂了一点,就详细的说一下。

    “陛下,韩之地小,耕地更少,韩之民所耕之够韩民自己吃,绝对没有富余,然而韩之地也有不少铁矿和煤矿,只是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挖掘。”

    “如果陛下大量的收购煤铁,韩之民肯定会挖掘,但他们会担心都去挖煤挖铁了,会没有饭吃,故而大王再向韩国出口粮食,他们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陛下无需给他们太多的粮食,韩十张口,我们只满足一口,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韩人眼红起来,都去挖煤挖铁,换取粮食,久而久之,耕地就荒废了。”

    “等到韩王控制不住粮荒,韩国百姓无米可食的时候,陛下派兵伐之,可战无不胜!”

    赵王这才听明白,这哪是一半的胜率,这起码有八成。

    干!

    晋国。

    姬箐箐慵懒的瘫坐在沙发上,一手撑着头,另手放在一副地图上,正是姜平从姬弘那里弄来的世界地图。

    至于怎么送到晋国来的。

    其实很简单。

    就是搬家那天,人多眼杂,监视他的人顾不上,姜平偷偷让人带出来的。

    “这天下,未免太小了一点。”姬箐箐有些失望,本以为九州之外,还有更辽阔的世界。

    结果。

    这个世界百分之八十都是水!

    管他的。

    她也不想别的,拿下一颗爱心就够了,另外半颗爱心,暂且不想。

    根据这份世界地图,晋国便把丝绸之路延长了一些,并且放开了关口,让西方的人入境。

    加速双方的贸易。

    同时启动纸币计划,银票忽然面世,果然一千多两银子需要人来跳,万两银子要车来拉,现在,仅仅几页纸。

    方便了不知道多少。

    最重要的是,随着晋国经济改革以来,工厂越来越多,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说国家,民间谈一笔生意,动不动就是百万两银子,交易起来极其不方便。

    光是拉银子的车就要十辆,还要过称,很是耽误时间,银票就不一样,当场就可以交易。

    当然,银票面世,最大的考验就是防伪,如果有人复制,以假乱真,整个市场都会被搅乱。

    为此,姬箐箐钦点了三个人,顾沫,墨香香,她们两个人负责研发,柯修则负责破解。

    如果说柯修都破解不了,那就证明真的无法仿制了。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柯修第一场就败了。

    顾沫和墨香香两人直接造了一台印钞机,用上了特殊油墨,压出的图案不是画上去,倒像是刻上去的,摸起来打手,能看到无数无规律的线条,这些线条非常细,但是放大十倍之后,还是异常完整,没有断点。

    不像是墨水写的字,若是放大之后,就会发现由无数给黑点形成的线条。

    最神奇的是,不同强弱光线下,墨的颜色深浅竟然也会随之变法。

    每张银票都有特殊的编号。

    柯修给出的结论是,完全无法复制。

    便正式开始上市,最小面值十两,然后是五十两,一百两,一千两。

    姬箐箐管这种银票叫做晋币,方便交易不是唯一目的,她真的目的是要用晋币控制市场。

    要让所有人交易都使用晋币!

    首先她看准的是西方,为此特意在西方成立了交易所,用处金银和晋币的兑换。

    再下令,出口西方的军事物资,必须要用晋币结账,这样一来,西方要买晋国的武器,就得先去交易所,把金子和银子换成晋币,然后再来购买武器。

    一来二去,晋币代替了金和银,以货币的方式流通,那么问题来了,金和银不会无故消失,去哪里了呢?

    自然是在晋国的战略储备仓库里。

    晋国把金银一收刮,再放出话来,不仅仅是军工产业,民用商业也得用晋币交易。

    这时候他们后悔已然来不及了,若是不按照这个规矩,他们手里的晋币就是废纸。

    就算想换人交易也不行,晋国只需要卡一下,不让他们把晋币轻易兑换成金子银子,他们就没办法交易。

    从此,晋币统治了市场!

    当然,别人也不傻,直接照葫芦画瓢,复制晋币这种银票,虽然没有晋国那么高级,但也可以流通,至少比被晋国掐住脖子好。

    总之,贸易由此变得复杂了。

    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

    晋国仍旧在自强不息,每一天都在变强,永远在变强的路上,不会有终点。

    “陛下,陛下,外面来个一个怪物!”赵公公惊呼道。

    “肃静。”姬箐箐淡然道,懒洋洋的起身,来到了门口,果真有一个怪物。

    这怪物用钢铁所制作,四方而长,高七尺,还有四个轮子,屁股后面冒着烟。

    “臣拜见陛下!”顾沫从怪物上下来,对姬箐箐行拜礼。

    “平身。”

    “谢陛下。”

    “此为何物?”姬箐箐好奇的问道。

    顾沫神气的一下,说:“陛下,这是蒸气车,我发明的。”

    “蒸气车?何物?”姬箐箐还是不懂。

    “就是……一种不需要畜生来拉,也不需要用脚去蹬,就能自己行走的车。”顾沫解释道。

    姬箐箐皱起眉头,道:“小沐,你可莫要诓朕!”

    “我哪里敢啊,陛下,你来试试就知道了。”顾沫挥手请道。

    姬箐箐还真有点好奇,不用畜生拉,不用脚去踩,就能自己走?

    何况这东西看起来这么笨重。

    “陛下,你坐这里。”顾沫指着一个座位,那个座位前面没有圆盘,另一个座位则有。

    顾沫坐了上去,双手扶着圆盘,问道:“陛下,可以了吗?”

    姬箐箐轻轻点了点头。

    “出发!”

    顾沫把一个杠杆抽了出来,尾部顿时传来轰轰的声音,然后再把一个杠杆往前一推。

    轰轰!

    蒸气车一晃,竟然真的开始向前行驶,随着顾沫把圆盘一扭,蒸气车就往哪边转弯。

    十分的神奇。

    女帝都惊呆了!

    但是,没行驶多远,蒸气车就停下了。

    “哎呀,又没有煤了,真是麻烦。”顾沫拍打着圆盘道,什么都好,就是要是不是的加煤,不然就不走。

    姬箐箐温和一笑,安慰道:“小沐,失败常有,成功只需一次,无需自怨自艾。”

    顾沫的心情马上变好,笑嘻嘻的说道:“陛下,如果这东西上了战场,敌人的矛捅不穿,箭射不穿,是不是可以打胜仗?”

    姬箐箐沉思了一会,摇了摇头,“如果仅仅只为战场上胜过他们,朕早就打败他们了,真正的胜利是让他们心悦诚服,朕需要的是太平天下,而非一个千穿百孔的天下。”

    顾沫顿时明白自己想太简单了,战争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没有政治主张的战争,便没有必要打,那不过是徒添伤亡。

    她不懂这些,她只是想着,“我以为只要能打下长安,就可以接帝君大哥回来了。”

    姬箐箐一怔,把手放在她头顶,笑道:“他会回来的,长安也会回来的。”

    魏国,长安。

    姜平憋不住了,端了一碗饭给曾路,“我知道你没钱了,但可以用别的交易,你只要保证今晚我不被打扰,这碗饭你就可以吃。”

    曾路一脸懵逼,“我岂不是成了给你看大门的?”

    不然以为你是什么?

    “子曾经说过,是我的就一定是我,哪怕是看门执鞭也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哪怕是贵如王侯,也不要。”

    “你难道认为给我看门,是耻辱吗?那你这岂不是羞辱这个职业的所有人?这难道是君子所为?”

    曾路蓦然觉得,这话好有道理,便问,“子是谁?”

    姜平直接扔给了他一本书,“上面有你要的答案。”

    曾路拿起一看,“《论语》?”

    姜平放下饭就进去了,像他这样的人,最适合读这样的书,一看就上瘾。

    但是吧,这个世界因为特殊原因,文字没有进化的过程,有文明开始就使用简体字白话文或半白话文。

    姜平给他的《论语》是原篇,估计有些地方他会看不懂,一定会问。

    果不其然。

    “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局限于一种器具吗?”曾路发问道。

    卧槽!

    他怎么看懂的?

    咳咳!

    姜平清了清嗓子,“不对,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在乎用什么武器,只要能打败敌人就行。”

    “那这句既来之,则安之呢?”

    “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里吧。”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没有说话,直接用怪力把人打的神志不清。”

    “君子不重则威?”

    “君子打人就得下重手,不然彰显不出君子的威严。”

    “朝闻道,夕可死矣!那么意思就是说,早上知道去你家的路,晚上就去打死你?”曾路问道。

    孺子可教也。

    姜平却摇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若闻真理,死也愿意。”

    曾路茫然了,最后问道:“这个子是什么人?”

    “身高九尺,力大无穷,会十八般武器,天下无人能敌,没人打的过他,也没有人比他会讲道理,门下还有很多高人。”姜平解释道。

    防止他继续问下去。

    “今天就给你解释到这里,总之,我们的交易不要忘记了。”

    说完。

    姜平进了屋,把门窗都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