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钦点驸马爷 > 第23章 故人之子陈天
    夏州城郊。

    近几天来,西北有捷报传回,说松赞干布惨死,突厥至此灭国因此从今往后,突厥再也没有可能会侵入大唐。

    于是乎,整个夏州城郊放眼望去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

    路上行人的笑容也从未断过。

    李靖因要继续镇守边疆,便只是写了一纸文书,将陈天与大鹰的丰功伟绩尽数跃然于纸上,而后快马传回了长安城。

    王忠嗣领着石连营的将士们也启程,凯旋往长安城归去。

    “陈天呀,你也太帅了!突厥第一猛士跟你一比,那跟个傻子似的!”

    王义乐呵的拍着陈天的马屁,张小虎也是双眼晶晶亮的看着陈天。

    “师傅!大唐战神的称号,你当之无愧啊!”

    陈天摆了摆手:“莫要再唤我师傅,我也担不起大唐战神的称号,不过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罢了!”

    杨豫之深深地看了陈天一眼,心中计较一二。

    待队伍返回长安城之后,受到了无数长安城百姓的拥戴。

    长安城四处也是张灯结彩,一片其乐融融的模样。

    杨豫之一进长安城,便悄悄遁走了。

    长安城。

    杨府之中。

    杨师道刚刚上完早朝,回到了自家府邸之中。

    这会子正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个人思考着人生。

    “夫君,你怎么了?突厥刚刚灭国,为何如此这般愁眉苦脸?”

    “莫不是陛下又需要解决什么棘手的问题?”

    杨师道身边,乃是大唐太上皇李渊的女儿,拥有封号桂阳公主。

    这样理一下的话,杨师道似乎是李世民的妹夫。

    “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

    “突厥刚刚灭国,但是还有其附属国,比如回鹘。”

    “松赞干布的死,回鹘王子居功甚伟。”

    “先前陛下递交给回鹘的信件,便是陛下要安排一个公主送到回鹘去和亲,保得边境五十年和平。”

    “今儿个早上的早朝,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在因为和亲的事情吵的不可开交。”

    杨师道话毕,桂阳公主就反应了过来。

    这和亲公主送或者不送,都是进退两难。

    “陛下已然有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三个贴心谋士在,哪里轮得到你费心?”

    桂阳公主阴阳怪气的说的,像是在怪罪李世民没有把杨师道当成心腹在用。

    “吾乃人臣,该为陛下分忧才是。”

    杨师道自嘲的摇了摇头,而后继续自闭了起来。

    桂阳公主叹了口气,安慰起杨师道开来。

    “报!”

    “夫人,老爷,公子回来了!”

    一个小厮蓦地闯入书房的门,喜滋滋的说道。

    “豫之回来了!?”

    最先惊喜的是桂阳公主,也不安慰自闭的杨师道了,提着裙子就往门口跑去。

    杨师道则是有些奇怪。

    杨豫之作为石连营偏将,功成身返,该是先进宫向陛下汇报军情才是,为何要突然跑回家中。

    莫不是?

    桂阳公主一看到自己好大儿,就禁不住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嘤嘤嘤,我的儿,你看你去幽州打了一仗,都瘦了!”

    平日里狂的二五八万的杨豫之在自家母亲面前倒是像个乖宝宝。

    “娘亲,我哪里瘦了,军营里伙食可好呢,你别担心了。”

    “爹爹呢?孩儿本该是得先回朝去与陛下汇报军情的,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爹爹说,所以便悄悄跑回来了。”

    桂阳公主哭唧唧的和杨豫之唠了一会家长里短,便离开了。

    杨豫之来到书房,和杨师道说起了陈天的种种事迹。

    “按你这么说的话,那陈天确实有可能是那人的孩子。”

    “待明日上朝的时候,为父现在就要去见见他。”

    “若他当真是故人之子,你爹我一定要保他此生平步青云,功成名就!”

    杨豫之与杨师道在书房里呆了一会以后,便退走,溜回了回宫的队伍之中。

    长安城皇宫之中。

    陈天在宫中触景生情,回忆起了与长乐公主的点点滴滴。

    自己在灭突厥的大战中居功至伟,相信岳父大人也会给自己安排个看的过去的职业,而后让自己能够成功把长乐娶回家。

    最棘手的问题,便是长孙家那边,但是岳父岳母已经与自己说过,要替自己想办法。

    王忠嗣进了议事大殿,汇报着军情,自己只是一个小小什长,今天是没有资格面见陛下的,应该是明日早朝,陛下便会传唤自己,而后给自己安排职位。

    在陈天百无聊赖之时,杨师道循着路来到了议事大殿门口。

    杨师道径直找到了杨豫之,而后杨豫之领着杨师道走到了陈天面前。

    “陈天小兄弟,这位是我父亲,当今礼部尚书杨师道,你可有印象?”

    陈天闻言愣了愣,而后朝着杨师道行了一礼:“久仰杨大人大名,今日一见,当真是人如其名,英姿飒爽。”

    杨豫之不耐烦的踢了陈天一脚:“哪里跟你说这个,我是问你,你爹娘有没有跟你说过关于我爹的事情?”

    陈天回忆了一下,临行前孙氏确实是塞给了自己一块玉佩,说是这个玉佩能让他在长安城找到故人,也能庇佑他在战场上平安无虞,让他务必保存好这块玉佩。

    倒是从未说过关于杨师道的事情。

    念及此处,陈天从衣裳内兜里摸出来了那块玉佩,递给了杨豫之:“杨偏将,这是我娘亲临行前交付于我,说是佑我平安。”

    “家父在我小时候便去世了,娘亲说这玉佩是家父留给我用来护身的,说是可以凭借此玉佩能够寻得故人。”

    话毕,陈天便将玉佩递给了杨豫之:“杨偏将,这玉佩你可认得?”

    杨师道在见到陈天的一瞬间,就已经心中有感,鼻头一酸。

    这陈天必定是他的儿子,眉眼,身形,本领,都是与他如出一辙!

    在听到陈天父亲早已身故的时候,杨师道不可遏制的心头一阵绞痛。

    见陈天拿出玉佩递给杨豫之,杨师道直接把从杨豫之手里夺过,而后捧起细细端详了起来。

    “兄弟,你为何不愿见我?”

    “你儿子如今都这么大了,你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有我杨师道在,长安城不会有人能动的了他陈天一根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