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钦点驸马爷 > 第51章 地干引蝗灾
    于是乎,在马车之中,魏征便凑到陈天身边,询问起陈天为何要养鸭子。

    陈天并未回答,而是问起了魏征各种养鸭子的方法与细节。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根本听不懂陈天和魏征在说什么,就这么干坐在马车里不知所措。

    李世民终于坐不住了,打断了陈天与魏征的谈话:“陈天,你快说说为什么要养这么多鸭子?”

    魏征也很好奇陈天究竟为什么要养鸭子,便也不再和陈天讨论如何养鸭子的细节。

    陈天作为当代英雄少年,却是将目标放在养鸭子之上,必然是有所深意!

    陈天看着眼前三个好奇到两眼放光的家伙,缓缓叹了一口气:“是为了防蝗灾。”

    “防蝗灾!?”

    “为什么要防蝗灾,陈天你细细与孤讲一讲。”

    李世民略有吃惊的看着眼前淡然自若的少年。

    昨日,陇关道苏州快马加鞭送来急报,说是有五个县衙都被蝗虫所污染。

    李世民只得悄悄安排了官员去清理蝗虫,并不打算将此事宣扬。

    那一道自陇关道苏州来的急报还静静的躺在议事大殿的龙案之上,陈天如何会知道?

    长孙无忌则是瞳孔地震起来。

    陈天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够预知未来,还能知道急报的内容?

    “陛下你也知我是醉霄楼的老板,醉霄楼的食客那么多,自然消息也是最为灵通的。”

    陈天话毕,李世民,长孙无忌才作恍然大悟状。

    很快,马车便来到了陈天的府邸。

    陈天将鸭子们都安置到了自己的府邸中,而后直接叫了守门的小厮,叫张小虎给家里端来几碟炒牛肚,以及鱼香肉丝,还有葱爆羊肉送到家中。

    ……

    陈天府邸之中。

    陈天很快把李世民,长孙无忌,魏征带到了庭院之中,领着三人去到了自己试种农作物的小田地之中。

    而后,陈天就近取了一捧黄土,示意李世民三人查看。

    “这有什么问题么?”

    李世民,长孙无忌,魏征全都瞪大双眼,端详着陈天手里平平无奇的黄土,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便是我要养鸭子的原因。”

    见陈天这么说,李世民三人皆有些不明所以。

    陈天见李世民三人不理解,便幽幽的解释了起来。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长,就导致地皮异常缺水。”

    “不知陛下,长孙大人,老魏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地干引蝗灾!”

    “这五个字的意思,便是一旦地皮发干,蝗虫们便偏爱在干燥的土壤中产下虫卵。”

    “所以,我便猜测长安城会有蝗灾侵袭。”

    魏征出身贫寒,自然清楚陈天的话是什么意思。

    在魏征年幼时期,但凡是地皮干燥,庄稼就会渐渐失去生机,继而便会迎来蝗灾侵袭。

    换句话就是说,有旱灾,便会有蝗灾。

    于是乎,但凡是种过地的,都知道“地干引蝗灾”。

    李世民见陈天这么头头是道的分析,不由得深呼吸了一下。

    “陈天,不过是地皮干燥而已,如何能够断言是蝗灾要来了呢?”

    “陛下,大唐西北已然有旱灾出现。”

    “蝗虫未动,旱灾先行。既然旱灾已经来了,蝗灾也就不远了!”

    陈天很是认真的说道。

    “再者说来,有些事情,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近几天我在长安城一共收购了两千二百只鸭子,为的就是让它们在蝗灾来临时,将蝗虫吃干抹净,奈何资金有限,只收购了这两千二百只而已。”

    之所以陈天收母鸭子,也是为了能够搞一些免费的鸭蛋,再孵出小鸭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世民不以为然的笑了笑。

    鸭子确实是蝗虫的天敌,可是陈天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鸭子,利益又从何而来?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的想法如出一辙,直接阴阳怪气了起来:“就像你说的,那鸭子自然是蝗虫的天敌,可是鸭蛋并不值钱,且养鸭子的成本也是个不小的开销。”

    “虽说鸭肉也是养血清脑之佳品,却也不是人人都对其爱不释手的呀!”

    见长孙无忌这么说,陈天摇了摇头。

    古人就是古人,一点商业头脑都没有。

    见陈天摇头,长孙无忌登时就不乐意了。

    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行?干嘛摆出一副对牛弹琴的模样?

    “长孙大人,试想一下,若是蝗灾降临,最心慌的是谁?”

    “自然是百姓!”长孙无忌脱口而出。

    “还有谁会心慌?”

    长孙无忌思考了一下。

    “朝廷。”

    陈天给李世民,长孙无忌和魏征倒好了茶,笑眼盈盈的说道:“假如这一次蝗灾朝廷解决不了,又该当如何?”

    陈天话音刚落,长孙无忌登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厮究竟是如何狼子野心?

    当今圣上,当朝宰相,刺头谏臣可都在他面前坐着呢!

    陈天似乎知道长孙无忌心中所想,直接冷哼一声。

    “我这叫有备无患,毕竟那蝗灾究竟严重与否,又有谁能预料得到呢?”

    李世民猛地想起,自己刚刚才把罪己诏昭告了天下!

    要是此次蝗灾朝廷当真无法解决的话,那天可就变了!

    罪己诏里一字一句写的清清楚楚,写了他残杀兄长李建成如何痛心疾首,玄武门之变如何悔不当初……

    在平日里,这一封罪己诏倒是无伤大雅,因为大唐刚刚覆灭突厥,百姓们还在庆祝突厥灭国,并不会怪罪李世民,更是会觉得李世民敢于认错,有低头之勇。

    李世民之所以将罪己诏昭告天下,也是为了哄李渊开心,顺道走一走自己的威望。

    “如今陛下刚刚将罪己诏昭告天下两天而已,若是罪己诏刚刚下达,蝗灾便接踵而至,届时,百姓如何考量朝廷,又如何考量陛下?”

    陈天缓缓说道。

    “但凡这最差的结果当真发生,那天下人便都会认为,陛下的皇位是来之不正,于是上天降下天罚,警告陛下,惩罚大唐!”

    “要是百姓因为此次蝗灾而丧失口粮,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么,距离大唐灭亡,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