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钦点驸马爷 > 第213章 时机成熟
    此时契丹国内一片混乱,各地都有成群的灾民,他们依偎在一起抱团取暖。

    契丹国内,数个由灾民组成的队伍都有一两个大唐安插在里面的探子。

    探子们不断地给灾民们煽动着反抗契丹王庭的情绪,有的灾民队伍甚至推举了大唐探子为他们的领头人,无数灾民正陆陆续续的朝着契丹王庭走去。

    灾民们去王庭不仅仅是由大唐探子们的煽动,而且也是他们潜意识里认为王庭那里一定有食物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灾民的潜意识里还是希望王庭那边能拿出足够的食物能让他们吃一个饱饭的。

    可是现在整个契丹就连契丹王每日也只吃个六分饱,哪里还有余粮接济他们?等灾民们发现王庭也没有食物的时候,灾民们的情绪将会被彻底点燃,等到那时契丹王庭的灾难也就真正的到来了!

    到那个时候,王庭覆灭,政权更迭,大唐正好可以趁虚而入,不费吹灰之力的取下契丹!

    大唐东北部的高句丽此时也并不好过,他们的情况跟契丹几乎一模一样。

    想当年杨广曾经多次攻打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可以想到高句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只是此时高句丽国内一片混乱,高句丽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大唐求助,但是这段时日他连一封大唐那边的回信都没有收到!

    “完了!高句丽完了!本王听信小人之言,是高句丽的罪人!”

    高句丽国内各地纷纷出现了灾民们造反的队伍,高句丽王对高句丽的控制越来越无力,无数士兵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与那些灾民交战。

    那些灾民的队伍中有他们的亲人,况且他们自己也饿着肚子,这场仗还怎么打?

    士兵们溃不成军,他们失败后为了避免受到惩罚甚至几乎都加入了灾民们反抗的队伍中。

    此时大唐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在幽州城集结,他们每日在幽州城演练,随时准备进攻高句丽。

    李绩早就到达幽州了,他日日夜夜的看着高句丽那边,此时的他早已按捺不住想要出兵的心,只是皇宫那边还没有下达指令,他也不敢贸然进攻。

    “报!报告将军,高句丽国内一片混乱,高句丽边境地区已经看不到有人的迹象,他们全都在朝着高句丽王庭方向前进!”

    “好!再探,随时等待本将军的命令!”

    “是!”

    李绩冷冷的看着高句丽的方向,他不明白为什么高句丽明明种植了新粮还会发生国内的粮荒,而且还有这么多灾民!

    难不成陛下在出售新粮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一点了么?

    到底是谁在助我大唐?

    他来镇守边关许多时日,他自然也不会知道李世民身边有一个叫陈天的女婿的存在。

    李绩跟着李世民时日许久,他知道这种计策不像是李世民想出来的,但是当他想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名字的时候他也纷纷摇头。

    绝对也不是他们几个,不想了,有此人真是我大唐之幸!

    他有的是耐心等待皇宫那边传来军令,只是那些士兵没这么有耐心。他只能没日没夜的分批次操练这些大唐士兵,只要人忙起来了,什么都懒得去想了,至少也不会造成士气低迷,到时候只需要等待命令一鼓作气拿下高句丽就行!

    想到这里李绩就非常兴奋,隋朝没做到的事,他李绩就要完成这不世功业了!

    回纥和薛延陀是大唐西北部的小国,那里土地贫瘠多是以放牧为生,他们与大唐交易牛羊来换取日常生活中需要吃的主食,虽然回纥和薛延陀使臣也都购买了许多土豆,但是这并没有得到他们国军的重视。

    他们也很想种植土豆这些新粮,奈何他们的土地实在是太过贫瘠了,两国使臣回去之后还被他们的国君给臭骂一顿。那些土豆只是被种植了一小部分,其余的基本上都用来当做百姓和牛羊的粮食了。

    他们俩也很委屈,他们都是一时被各国疯狂购买新粮的动作给影响了,他们在回国的路上都已经产生后悔的情绪了。

    他们的国君并没有怎么为难他们,只是扣除了两年的俸禄以示惩戒。这下场跟那些带回新粮回国种植引起国内混乱的使臣们被自家的国君折磨致死的下场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数个国家都出现了国内叛乱的情况,回纥和薛延陀这两国君主也自然乐得看笑话,他们趁此机会也派出了不少人马趁火打劫。

    东瀛这边也算是差点就跟高句丽等国一个下场了,大唐送往东瀛的土豆是石井臼人带回的,村田也是回来之后才发现带回来的土豆已经被东瀛王给百姓们分的差不多了。

    只是百姓饥饿难耐,八成的土豆都被用来当做粮食吃掉了。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被用来种植。

    当然了,土豆成熟之后的情况也与高句丽那边差不多,都是亩产不到十斤的样子,在听到许多国家因为种植新粮而产生饥荒的时候,村田生出了丝丝冷汗。

    还好东瀛王没有大肆种植,还好自己回来的晚了,还好东瀛够穷,要不然他真的要成为东瀛的罪人了!

    现在他才回想起李世民再送他土豆之后说的那意味深长的话,原来唐皇当日是在提点我啊!

    想到这里,村田朝着大唐的方向跪拜下去,他发誓只要他活着,他就会每日劝谏东瀛王记住李世民的恩德。

    至于李世民也根本没想着要坑东瀛,原因无他,东瀛太穷了,还隔着一道海,他甚至都懒得去征服。

    此时大唐西南边的吐蕃国内上下也是一片混乱,直到现在他们吐蕃王才发现是中了李世民的诡计,只是现在为时已晚,灾民起义的队伍都快到达吐蕃王庭了!

    就算是吐蕃王当着百姓的面将多杰凌迟处死,百姓的愤怒也仅仅消停了一日,等到第二日他们肚子还在咕咕直叫的时候,杀死谁也不管用了。

    百姓们只有一个想法,要不就给我吃的,不然的话我就不认你这个大王!

    谁来当这个吐蕃王,百姓们才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简单的将肚子填饱就行,半饱也可以,但是现在的吐蕃哪里还寻得到这么多粮食?

    李世民看着潜藏在各国的探子传来的情报,他欣喜地在御书房满屋子乱转。

    “好!时机成熟了!只是开始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