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科幻小说 > 无限淘金 > 第112章 业务能力范围有点窄
    “你是游方郎中?”

    高老庄的捕快审视着张怡,手上拿个算命先生的幡子,一手拿个铃铛。

    就差身上搭一个布袋。

    张仪:游方郎中?我像游方郎中吗?

    我这装扮明明就是世外高人,往世外高人那么打扮的。

    “我并不是游方郎中,我比郎中强多了。

    捕头请看。”张仪左手拿着铃铛一指。

    右手拿的幡子,布上写着: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张仪开启心理暗示道具。

    “捕头最近可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说不定我能为你解决一二。”

    捕头冷着脸,“我只想要是高老庄的治安下,没有不法之徒。”

    “走!”

    张仪:心里暗示没起作用,他怎么没把他的心愿说出来。

    心理暗示太强就成精神攻击,精神压制。

    捕快们走了,留下张仪一个人。

    那继续。

    摇一下铃铛,叮铃。

    “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叮铃。

    “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张仪喊到中午。

    来到个茶摊,“老板来碗茶。”

    喊了一上午的嗓子有点累了。

    茶摊老板给张仪上了大碗茶,回到摊位。看着张仪立在旁边的布帆子。

    上面写着: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看了好一会儿。

    茶摊老板:“先生,你是郎中吧?”

    张仪喝着茶,歇歇脚,看着偶尔有人来往的街道。听到有人跟他说话,是茶摊老板。

    张仪摇头否认,“我不是郎中。”

    “但我比郎中的本事大多了。”

    “哦,那你一定是神医了。”

    “小老儿这前几天干活,不小心扭伤了腰。

    原想没太大事。

    结果这两天愈加疼痛。

    本来想着今天摆完摊去医馆看看,真巧在这里碰到了神医。

    麻烦神医你帮我看看。”

    茶摊老板,扶着老腰坐在张仪右侧在凳子上。

    呃,有些无从下手。

    张仪说比郎中的本事大多了,但他不会看病。

    茶摊老板把手腕递过来,放在茶桌上。

    茶摊老板把手递过来,张仪把手搭在脉搏上。

    做做样子。开始把脉。

    想想想。

    张仪:有了。

    在无限空间,【内力运用小技巧】上,怎么运用内力运功疗伤,运功逼毒。

    运功逼别人的毒,疗别人的伤。

    活血化瘀,……

    啊,太久没用了,太久了有点忘了。

    张仪把搭脉的手收回来,“好了。”

    “你转过身去。”

    ……

    张仪调息内力,把双掌印,慢慢印在老板的后背。

    活血化瘀……运功怎么弄?张仪真忘了。

    张仪也不敢瞎弄,就用运功疗伤的套路,整个身体来一套,全都来一遍。

    噢,茶摊儿老板感觉后背热乎乎的。

    过了一会,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全身热乎乎的。

    后腰疼痛处也没那么疼了,减轻很多。

    张仪尽心尽力,耗时耗力。

    感觉应该差不多了,张仪收功。

    张仪收功之后问茶摊老板,“你觉得怎么样?”

    茶摊老板活动活动,说,“先生你真是神医,现在我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不少,那腰上也没那么疼了。”

    行了,张仪点点头。

    “因为我身上没带疗伤的药,所以只是给你运功推拿一下,你还是要去医馆去看看,拿些草药。

    我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是暂缓你的疼痛而已。”

    “哦,谢谢神医,这个诊费多少钱?”

    “哎,我没为你治好,只是帮你暂缓解一下而已,哪里要什么减费。

    要是不介意,就请我喝碗茶。”

    张仪端起大碗茶,“这碗茶就算请我的诊费了。”

    “一碗茶算什么?神医我再给你换一碗新的。”

    张仪把铃铛收起来,拿着幡子,继续在街上寻找做善事。

    “算命的。”有人朝着张仪喊。

    算命的?张仪看一下朝自己喊的人。

    “来来来来来。”喊话的人伸手招呼张仪过来。

    张仪走过去 ,打量对方,年轻儒生装扮。

    “算命的,来给我算一算,本次科举我能否金榜题名?何时能够入朝为官?”

    这个不在张仪的业务能力范围。

    这人一脸很拽的样子。

    张仪张嘴,一嘴毒舌,在嘴边徘徊。

    唉,本着要做善事。

    张仪准备要把《了凡四训》这本书讲给他听。

    “你德行有亏,就在你命中本有功名,也会被你的德行耗光。”

    张仪开口就很直。

    ……

    结果自然不欢而散。

    人家只是为了讨个吉利话,说几句吉利话就给赏钱。

    听了两句都没听完就走了,真是没福气,张仪转身继续游荡。

    “道长,道长。”后面有人追来,边追边喊。

    张仪停下等他跑过来,一个大爷。

    “道长,我为我家小儿子说了一桩心事,这是女方的生辰八字。”

    中年大叔递给张仪两张纸,两张红纸。

    张仪接过,两张纸,红纸金字,男女方的生辰八字。

    张仪左手拿着男方的姓氏,生辰八字的纸条。

    右手拿着女方的姓氏,生辰八字的纸条。

    这事又不在自己的业务能力范围。

    张仪:这要是死神来了,应该行。

    拿着两张纸条,张仪沉吟思考着。

    中年大叔看张仪拿着纸条,微微皱着眉头,小心的问:“道长,这是不是不合适,有什么问题?”

    张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听自《了凡四训》,出自《易经》。

    中年大叔一脸懵,没听懂。

    张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为恶呢……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还是听自《了凡四训》。

    “噢。”中年大叔点点头。

    “那我儿子和那女娃的八字到底合不合?”

    ‘我说那么多,就是想说明八字合不合不重要。’张仪心里吐槽。

    中间大叔还在看着张仪,等着张仪解答,给答案。

    八字合不合?

    合,不合,2选1。

    张仪:“和。”

    “是吗!?”中年大叔高兴了。

    把两张纸拿回去。走了。

    高兴的回家办喜事去了。

    唉,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张仪低声嘀咕。

    张仪行走在街上,不负之前的嚣张。

    铃铛也不敢摇了,就拿着幡子,慢慢走着。

    对面来的,交错的路人,眼睛瞥着张仪的幡子,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张仪有点心虚,假装没看见,继续往前走。

    迎面了好几个路人,审视探究的目光,张仪的心虚1点点,一次接一次来袭。

    找个没人看见的时候,张仪挥一挥衣袖,用【袖里小乾坤】,把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收起来。

    做的三件事,第1件事算好事。

    第2件事就是个破事。

    第3件事不知道好坏。

    张仪接着在街上绕。

    高老庄的百姓安居乐业,贩夫走卒虽然忙活,但也很有干劲。

    “客官慢走。”

    在门口送走一位食客,小二哥看到绕过来的张仪。

    “哟,客官,天马上黑了,来小馆喝两杯。”

    张仪往酒馆里头看一眼,还挺热闹。

    喝两杯?

    喝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