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我的身份被皇上曝光了 > 第63章 名声大振
    就在大家都觉得魏征今日必死无疑的时候,李世民却表现地异常平静。

    “嗯哼!”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

    “魏爱卿啊,你真是个实诚的好臣子,你刚刚说的确实不错,朕昨日出宫饮酒,确实不对,朕必当改之。”

    李世民丝毫不介怀,还微微笑道。

    此话一出,群臣懵逼了。

    不对啊,这剧本不是这么演的啊!

    这李世民不是应该下旨把魏征拉出去乱棍打死吗?

    即使不打死,那至少也得贬官发配边疆啊!

    怎么,还夸上了呢?

    什么情况?

    皇上气傻了?

    魏征自己也懵逼了。

    今日之皇上,为何如此诡异?

    我没有听见你骂我天杀的田舍翁,我有点失落……

    这个时候,李世民开始了他的表演。

    “魏爱卿啊,自从你入朝以来,时时劝谏朕,指出朕的错处,让朕改之,朕颇为感动,朕今日要对你重重封赏,赏金子五百两。”

    额?不生气,反而赏赐金子?

    这是什么节奏?

    程咬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皇上今日是怎么了?这太反常了!”

    秦叔宝也想不通:“我也奇怪啊,不过,这皇上从雪灾那会儿起,就变得很反常了,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变了?”程咬金捂着嘴大惊,“难道,皇上被偷天换日了?此刻的皇上是别人乔装打扮的?真正的皇上被人给绑架了!”

    秦叔宝:“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脑补?我只是说,皇上变英明神武了……”

    “对对对,皇上变得神鬼莫测了!谁都猜不透他在想什么!”程咬金赞同道。

    接下来,李世民再次出来秀了。

    “朕除了要赏赐魏爱卿外,还要送一副字给爱卿。”

    又送钱,又送锦旗。

    整个朝堂,魏征是出尽了风头了!

    苏公公拿出一副李世民亲手写的草书,递给魏征。

    魏征看着上面的字,呆愣几秒后,竟然哭了!

    “臣……臣谢皇上对臣的厚爱,臣万死不辞!”魏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哭得肩膀一耸一耸地。

    李世民看着魏征这个反应,心里很是畅快。

    其他大臣纷纷凑过去看,看这李世民到底送了个啥给魏征,看不魏征给感动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爱卿就是朕的镜子,可以时时刻刻明晓朕的得失。”

    李世民笑着解释。

    随后,等待群臣的吹捧。

    果然,朝中大臣听后,无不惊叹李世民的心胸大度!

    有如此胸襟者,必当成就大业绩!

    “皇上英明!”

    “皇上圣明!”

    底下群臣,拜服道。

    程咬金见一场风波过去了,又恢复吊儿郎当的模样。

    他看了看魏征,道:“哎,老魏啊,你那眼泪是不是真的?你是怎么做到,说哭就能哭出来的?”

    魏征:程莽夫,我这当然是眼泪啊!难不成这是口水不成?

    秦叔宝:“你啊,就是改不了最贱的臭毛病。”

    程咬金呵呵几声:“难得世上走一遭,开开玩笑嘛,才有乐趣啊。”

    “魏爱卿啊,你以后,要多多指出朕的错误,朕好改之。”李世民故意装逼道。

    谁知,这魏征还当真了!

    魏征擦了擦眼角,起身走前几步:“臣遵旨,臣今后,必当加倍努力,紧盯皇上错处,做到每日一谏!”

    李世民:……

    什么?

    朕只是随便说说,过过嘴瘾罢了。

    你特么竟然认真了!

    加倍努力,每日一谏?

    你是想烦死朕,让朕英年早逝么!

    但是,这话已经说出去了,收不回来了。

    他真想扇自己几个嘴巴子!

    “魏爱卿真乃我大唐社稷之福啊!呵呵……”李世民表情极其尴尬地夸赞道。

    底下群臣拜服:“皇上圣明!”

    “退朝!”

    李世民说完,立马宣布退朝。

    他怕自己又嘴贱,说出些什么话,砸了自己的脚。

    ……

    却说那文姬姑娘回到风月楼后,因为多饮了几本桃花酿,回到房里,已经醉的睡着了。

    睡梦中,她竟然梦见了杨卓,杨卓把她赎回家,两人成亲送入洞房。

    然后你侬我侬,双双躺入鸳鸯帐,如胶似漆,一夜云雨,好不欢快。

    可是,天明醒来,发现,一切都是梦,心情甚是失落。

    文姬惆怅地起身,披上衣服,坐在梳妆镜前。

    “如此佳公子,真是让人思念。”文姬低声喃喃道。

    “姑娘,你可算醒了,楼下客人可等急了。”婢女道。

    “你去回了他们,文姬今日身体抱恙,让他们改日再来。”文姬烦躁道。

    果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自从见了杨卓,这些客人都入不了她的眼了。

    “你去把那笔墨来,我要把杨卓公子昨日的诗作全部抄录下来,时时拿出诵读。”文姬道。

    简直腌臜不堪。

    婢女玉儿知道文姬的喜好,立马拿来笔墨。

    文姬拿着笔,凭借记忆,把杨卓昨日所做诗作一一书写在纸上。

    “这诗真是妙极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啊……”

    文姬拿着手里的纸,半倚在窗前,眼神迷离地吟诗道。

    玉儿跟着文姬多年,因为文姬又美,又有才情,所以,追求她的狂蜂浪蝶可不少,但文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一个男人如此痴迷。

    “玉儿,你拿着这些诗文,让诗社誊写出来,我要让杨卓公子的诗文传遍长安城!”

    文姬道。

    玉儿按照文姬的吩咐,拿着诗文,去了诗社,让诗社誊写出来,在街头散发。

    “啧啧啧!好诗啊!”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这样的诗文实在太精妙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能写出如此精妙的诗文?”

    “看落款,是叫杨卓,这杨卓是何人?我怎么没有听过?”

    “想来是隐居于深山的高人,此生能拜读如此绝妙诗文,此生无憾了!”

    长安城内的文人墨客,争相诵读。

    此刻,杨卓依旧在杨家庄,悠哉悠哉,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名震长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