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公爷,打不得,那是隔壁国君啊! > 第67章 殿试考题
    柳恒三人和两边百姓的话语如同刀剑一般刮在文官和陈御史身上。

    他们只好闭上眼睛,眼观鼻,鼻观心,只要自己装作听不见,救没有问题!

    远处的酒楼上,徐鹏举正举着水晶镜观察着街口的人群。

    果然!

    梁皇身边站着的那个老者,自己几乎从未见过,应该就是梁皇的老师孙太傅!

    自己赌对了!

    “哈哈哈!徐福给老子备上上好了女儿红,给那三小子洗尘!”

    徐鹏举捡起桌上一颗花生米丢到嘴里。

    “少爷!这亲试还没开始呢!您怎么就……”

    徐福不解道。

    徐鹏举抬抬脚,作势又要踹徐福屁股,徐福忙闭上嘴一溜烟跑下去准备酒去了。

    亲试现场。

    梁皇开口提问,三人对答如流。

    连三人的同乡和同侪都一时摸不着头脑。

    “他们三人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这些题换咱们府院的禀生来都答不上吧!”

    “对啊!就像早知道一样,陛下出的题又偏,而且、而且考的还不仅仅试书本上的东西!”

    梁皇考题基本是按着殿试来的。

    前面几道全是四书五经里的注解和道理。

    但是注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朱熹是一种,其他大儒又是一种,这标准答案全凭梁皇最近看的是哪一本书。

    这时候徐鹏举使的银子就派上用场了,他让魏贤放在梁皇案桌上的全是一人,例如论语全用黄式三的,孟子全用朱熹的,很方便三人突袭背诵。

    看的三人对自己的问题对答入流,梁皇心里更是开心,这三人想是真有真才实学,不像是外界传的那般是徐鹏举舞弊所得。

    梁皇眼珠子一转,道。

    “朕看诸位学子,文法出色,不如替乾元元年的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如何?”

    三人一听,楞了一下,立刻提笔写了起来。

    幸好徐鹏举叫他们认认真真读了唐史,徐业师真是神机妙算,连陛下会出唐朝题目都猜到了!

    三人心里感佩无比,都快把徐鹏举当成神仙下凡了,不然他们可能连乾元元年的唐朝宫廷关系都记不清楚,还没下笔就已经蒙蔽!

    这题他们也做过相应的模拟题,加上历史知识,一眼就看出了这题的坑和标准答案在题面里。

    场外百姓和参观的士子不解道。

    “这有什么难的?公文写作不是每个书生都会的东西吗?”

    一个清贵子弟,家里几代都是清流文官,还出过内阁的大人,也是一头雾水道。

    “陛下这是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三了吧!这个我随便写写,我也行!”

    “胡闹!你根本不知道这题有多凶险!”

    其中参观的却也不乏大儒,甚至有些致士的前朝吏部文官,他们一听脸色大变。

    刚才那清贵子弟的长辈也跟着在这人群里,他原是吏部侍郎,沉浮官场日久,听得此话,抬手就敲了自己家子弟一个爆栗,才开口解释道。

    “乾元元年,唐玄宗还在世,肃宗刚登记,安史之乱必有人承担才行,明面上是奉郭子仪。但是实际上要把安史之乱的责任说个分明,既要保障新皇的威严,又要让太上皇承担过错的同时,又不失皇家颜面,这如是不懂史书,不通晓人情,怕是写下第一个字起就错的一塌糊涂了!”

    “这么难!”

    那被教训的亲贵子弟吐吐舌头,不敢再言语。

    其余听到这些大儒和家中长辈解释的学子都收起了声音,但看场上三人对答如流,心中不免佩服起来。

    连那些原先不甘落败在他们手下的禀生都羞愧的低下头颅,他们日以继夜待在书院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遇上这种难题,估计是十有八九折在此处了!

    看见这问题难不住柳恒三人。

    梁皇心情大好,他已经认定这三人必是真才实学,徐鹏举根本没有舞弊的嫌疑。

    “哈哈哈!三位学生,朕看你们才学如此出众,年前为何连个禀生都考不上呢?”

    梁皇替已经心服口服学子和文官们问出心中疑惑。

    三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和徐鹏举练过千百遍了,柳恒拱手一鞠答道。

    “陛下,原先我们三人在乡里没见过多少世面,前几月来的京城,却不想碰见恶人打劫,多亏遇见徐业师……”

    柳恒将徐鹏举救他们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又说徐鹏举虽然不懂文理,但是为了帮助他们特别请了很多大儒来教导他们,然后在徐鹏举家的后院他们天天读书,读着、读着就开悟了……

    “艹?我……徐世子,我真对不起徐世子,人家仗义救人,我们却……”

    “是啊!是啊!徐世子虽然不明事理,但是还算是侠义之风,我们……”

    “这事是真,是假啊?不会有人编的吧!”

    “不会,不会,我当时就在现场,坑这三位才子的那个地痞我都认识就叫张三,咱们九大胡同的人,当天都见着了……”

    古代百姓就是朴素,很快都纷纷道歉起来了,柳恒三人故意话语引导将徐鹏举塑造成了个虽然不学无术,人又纨绔,但是又有古代春秋侠客之风的贵族子弟,加之九大胡同的闹剧,很多人亲眼所见,一下子就冲破了前些日子的流言。

    现场居然变成了对徐鹏举的道歉会,文官集团脸都气的铁青了。

    很多文官纷纷和陈御史拉开距离仿佛不想和他同流合污一样。

    这时,梁皇心里疑惑也打消了,他哈哈大笑道。

    “朕就说徐家小子哪懂教人,不过他这风尚的确不负魏国公府之名,这样吧,去给朕拿点东西赏给他去,就算安慰安慰这小子这些天被骂的名声了!哈哈哈!你们三知恩图报,口口声声称徐鹏举为业师,朕心甚慰,特点你们三为翰林!”

    梁皇起先还怕徐鹏举是扮猪吃老虎,听得柳恒他们解释,心里放下了大半,很是开心正打算结算亲试。

    突然听到!

    “慢着!老夫来试你们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