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130章 中进士
    放在最上面的卷子的字还算不错,可是并没有惊艳到杨广。

    杨广开始看着卷子的内容,他没看前面三份,这三份就是客观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都由阅卷的人早就评好了优劣。

    当然能送到杨广面前的,肯定全都是优的,有差的卷子早就被淘汰了。

    杨广看着最后的策论,这次杨广选了三道题,一道是怎么处理和突厥的关系,二是怎么平定高句丽,三是如何富国强民。

    三道题随便答一道就可以了,当然你要全答,也没人拦着你,就怕时间不够。

    这卷子上回答的是第一道题,就是如何处理和突厥的关系。

    这人在一开始就说明了,草原上的民族是不可能灭绝的。

    你除掉一个民族,马上就会有另一个取而代之。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锄强扶弱,分而化之。

    一定不能让草原上出现一个统一的部落,然后给不同的小部落封赏。

    并且要让他们保持平衡,谁强就打谁,谁弱就帮谁,最好是让他们自己之间打生打死,这样朝廷就可以站在中间当裁判。

    看到这份答案,杨广不由眼前一亮。

    写得太好了,和他预想的对付突厥人的计划是一模一样。

    杨广直接写了一个优,这样这卷子就成了四个优,状元的有力竞争人选。

    杨广忍不住把名字揭开了,上面写着太原唐俭。

    杨广笑了,原来是他啊。

    唐俭是唐朝有名的大臣和外交家,在李靖突袭突厥人的时候,他正好在颉利可汗的营中。

    要不是他机灵,当时就会死在乱军之中。

    回来之后,唐俭就要找李靖拼命,李靖理亏,只能见到他就躲。

    这的确是一个人才,杨广点点头,把他放到了旁边,这个先待定,要是后面没有更好的了,那状元就是他了。

    杨广接着看第二个,这一入目,杨广就点点头,好字!

    对于书法,杨广也算是有点造诣了。

    他能看出来,这人的功底很不错,只是可能年纪太轻,锋芒毕露,锐气太盛了。

    要是再等他年纪大一些,收敛一些的话,那书法之道就会登峰造极。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杨广揭开了名字:褚遂良!

    杨广笑了,自己果然猜得没错,果然是未来的书法大家。

    他可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书法家。

    杨广开始看着卷子的内容,褚遂良今年才十七岁,所以这写的内容也是杀气腾腾。

    他写的是征高句丽,他在里面写派两路大军,一路从辽东出征,一路走水路,分两路夹击。

    用堂堂正正之兵,以雷霆之势碾压,不用太多的阴谋诡计,就可以灭掉高句丽。

    说实话,褚遂良的办法和杨广在历史上第二次征高句丽的办法是一样的。

    那次杨广差一点就成功了,要不是杨玄感在关键时刻起兵造反,可能高句丽就提前几十年灭国了。

    只是杨广知道,这样损耗的国力也是很大的。

    还是杨广现在用的办法,更加的稳妥,消耗也更小一些。

    不过褚遂良也还是可取的,杨广把他的卷子放在了一边,再看后面的。

    只是后面的十多份全部看完,最好的还是只有唐俭和褚遂良两人。

    杨广把这两份放在面前,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当状元。

    杨广把李渊叫了过来,问道:“你瞧瞧这两份,看看哪一份更合适当状元?”

    李渊认真的看完了两份,然后也是很为难。

    他想了一下说:“唐俭的字虽然不如褚遂良,可是内容更加的稳重,以臣之见,唐俭的当为最好!褚遂良的虽然也好,可是锐气太重,需要磨练一下。”

    “你说得有道理,朕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是这样,那唐俭为状元,褚遂良为探花吧。”

    李渊愣了一下,不应该让褚遂良当榜眼吗?

    杨广笑道:“探花要最年轻的,褚遂良今年才十七,就算不是所有考生中最年轻的,朕估计也是所有进士中最年轻的。”

    “陛下英明,连年龄也都考虑到了。”

    “行了,其他名次就按你们定的来排吧。”

    所有人的名次都排好了,然后李渊就让人准备张贴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聚到了礼部旁边的广场之上,今天中榜的名单就要贴出来了,大家都在着急的等着。

    赵义崇和唐俭一大早就过来了,可是他们被挤得分开了,谁也看不到谁了。

    就在这时,有人喊道:“出来了,出来了!”

    所有人都向前挤,礼部的守卫拿着棍子叫道:“都别挤,要是挤坏了,我们可不管。”

    后面的人喊道:“请前面的报名吧,后面的可看不到了。”

    “会有人唱名的,所有人都安静!”

    所有人安静下来了,礼部的人把榜贴上,然后一个一个的喊了起来。

    这次杨广一共录取了七千六百一十二人,比预想中的少了一些。

    不过没办法,谁叫不合格的人太多了呢,后面的他想要更多,可是还是选不出来。

    六万多人选了七千六百多,差不多是十分之一了,这录取率也算是很高了。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届选这么多人了,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年天下大乱,到处是乱民造反,杀了不少的地方官。

    现在平定了很多地方的叛乱,急需大量的地方官,所以杨广才会一口气录取这么多人。

    等到下一届,杨广准备把进士缩减到三百到五百人,到时候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唱名的人一个一个的喊着,每当有一个人被叫到,马上就会欢呼起来。

    赵义崇紧张的听着,终于,他听到前面有人喊:“太原赵义崇,第一千二百名!”

    赵义崇叫了起来:“我中了,我中了!”

    周围的人都在向他道喜,然后他开始寻找唐俭。

    没多一会,他就找到唐俭了,他问道:“怎么样,听到你的名字了吗?”

    “没有。”

    事实上赵义崇也没听到,他还以为自己听漏了,看来是真的没听到。

    “没关系的,也许后面就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