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135章 围点打援
    看着大臣们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高元不耐烦地说:“够了,你们吵完了没有?现在敌军已经到达浑弥城了,离咱们只有一天的路程。咱们要怎么办?”

    “逃啊,还能怎么办?咱们的军队全都让丞相给带走了,现在城中就几千守军,这怎么打啊?”

    “就是,还是先避避风头吧,等丞相带军回援,我们再回来。”

    “说得对啊,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先逃吧。”

    高元也是一个没主意的人,他听到大家这么说,心里也动摇了。

    他问道:“既然是逃,我们要逃去哪里呢?”

    “当然是冬忽城。”

    “不行,离得太近了,才五十多里,敌人一天就赶到了。”

    “那五谷城呢?”

    “太小了。”

    “马忽城呢?”

    “离新罗太近,要是新罗人打过来怎么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啊?”

    “要不是沃沮城吧?那里离这里够远,也是大城,又远离新罗人,我看是最完美的。”

    大家沉默了一会,然后点头说:“对,就去那里。”

    高元叹了一口气,正准备宣布迁都。

    就在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大声说:“不能逃,逃了我们就要亡国了!”

    “混蛋,是谁在乱说话?”

    说话的人叫渊太祚,高句丽的大对卢(相当于宰相,和乙支文德的官职差不多)。

    渊太祚在历史上不太有名,可是他的儿子渊盖苏文却是大名鼎鼎。

    在贞观年间,渊盖苏文曾经打退过李世民的进攻,这在后来的南棒的历史书上是大书特书,并且还编了那个渊盖苏文射瞎李世民的传说。

    这传说当然是假的,李世民当时虽然没灭了高句丽,可是重创了高句丽的国力。

    于是等到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登基之后,只用了几年时间,李治就灭掉了高句丽。

    顺便说一句,灭高句丽的主将正是徐世绩。

    当然现在历史完全改变了,李世民已经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李治了。

    而且杨广也没打算让高句丽活太久,他打算在五年之内灭掉高句丽。

    高元看到是渊太祚在说话,他皱了一下眉头说:“是大对卢啊,你为什么不让孤迁都啊?”

    “大王,臣已经派人查过了,在浑弥城的隋军只有五千人,要是我们就这么逃了,不是把王城让给他们嘛。而且他们轻装而来,没有多少数食。只要我们派兵围住浑弥城,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饿死的!”

    “大对卢,可是我们没有兵了。”

    渊太祚淡然地说:“这里是王城,每个大臣家里最少有几百上千的家丁。只要把这些家丁集合起来,多了不说,十万人马是能凑出来的!”

    高元惊讶地说:“可以招到这么多人?”

    “大王可以看看在场的大臣们,每人出一千人,十万人还凑不出来吗?”

    高元看了一下,在场的最少有几百个大臣,每人出一千人,几十万人都凑得出。

    大家一听,马上就开始诉苦。

    “大王,我家可没有这么多人啊。”

    “就是,以我的俸禄,最多养活十个人,哪里能拿出一千人啊。”

    “你还能养活十个,我连我的家人也养不活。”

    高元的脸色极为的难看,他叫道:“你们这些混蛋,没事的时候,孤看你们出门就带着几百人的队伍,比孤的仪仗还要大。怎么到了要你们效力的时候了,却推三阻四的?大对卢,传孤的命令,要是谁不交家丁,就夺去他的官职,把他的田地分给别人!”

    大家一听,全都大吃一惊。

    夺去官职和分走田地,这可是要命的大事啊。

    听到这话,大家再也不敢诉苦了。

    “臣愿为大王效死,别说是一些家丁了,就算让臣的儿子上战场,臣也是心甘情愿。”

    “就是,臣这就去清点家人,哪怕是让臣子上战场,也会凑齐人数。”

    高元满意的点点头说:“这样才对嘛。孤也不是不讲人情的人,这样吧,三品以上的官员,交五百人就可以了,三品以下,交一千人!”

    高官们一听,顿时大喜,马上道谢。

    高元让人清点了一下人数,然后一下就凑出了二十三万人。

    一听到有这么多人,高元就放心了。

    对方只有五千人,他们可是有二十三万人,这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死对方了。

    他说:“士兵凑出来了,这主将呢?”

    “当然是由大对卢来担主将了。”

    “就是,除了丞相之外,也只有大对卢能文能武,最适合当主将了。”

    高元点头说:“众卿说得有理,大对卢,就由你来当主将。孤给你十万人马,必须在十天之内,给孤灭掉这五千人!”

    “臣遵旨。”

    散朝之后,百官们就回了家,然后整个王城都乱了起来。

    渊太祚带着人一家一家的要人,虽然大臣们心里还很不情愿,可是一想到不交人的后果,最后大家还是老实的交人了。

    没多久,二十三万人就凑了出来。

    渊太祚开始安排,十万人守城,三万人做为机动部队待命,然后他带着十万人就出发了。

    另一边,李靖一直呆在浑弥城里。

    从丸都城到浑弥城有一千多里,他只用了十天就跑到了。

    可是从浑弥城到王城只有一百多里,可他好像是蜗牛一样,一动不动。

    部将们很是不解,开始问他。

    “将军,我们都到这里了,为什么不试着攻城啊?”

    “那里可是王城,城墙坚固,守卫众多,我们才五千人,能打得过吗?”

    “可是不是听说他们把三十万人马都带走了嘛,现在城中空虚,没有守兵啊。”

    “守兵虽然没有,可是城里有几十万人,要凑出二三十万人马来,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我们就等在这里,等着敌人打过来。我们以逸待劳,一战可以击溃敌人,把他们吓破胆。到时候他们吓坏了,就会逃走,到时候我们可以轻松的拿下王城!”

    “可是我们没多少粮食了,等不了太久啊。”

    “放心吧,要不了几天,敌人就会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