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225章 不满
    梁泰看了一下帐本说:“没错,这上面记录的就是这么多。”

    “可是朝廷的税率不是三十税一吗?现在这变成了六税一了!”

    “谁和你说的是三十税一了?”

    “呃,以前不是一百亩地交三石粮嘛,我就是这么推算的。”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虽然只交三石的正税,可是还有许多别的杂税,这些加起来,你们可能要交的是四税一甚至三税一了。以后所有的杂税就不用交了,劳役也不用服了!

    以后有人再找你要钱,你就拿这个给他看,让他滚蛋!”

    梁泰给了张大民一张完税的凭证,张大民吃了一惊,问道:“大人,连劳役也不用服了?”

    “不用了,今年就只用交这一次粮,下次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了。”

    张大民顿时大喜,然后连声道谢。

    别看大隋的税率表面上很低,可实际上农民的负担很高。

    一部分原因是有钱有势的人把本该是他们负责的税收转稼到了农民头上,另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服劳役。

    别看一年只有二十天,可实际上用掉的时间可不止这么多。

    还要算在路上的时间,要是离得远,比如去高句丽当民夫,不光花费的时间长,还有可能死在路上。

    现在听到不用服劳役,张大民顿时大为的高兴,本来要多交粮食的那点不悦也消失了。

    这也是杨广的改革了,他准备以后有大工程的时候,不再强征劳役,而改用雇工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民力。

    张大民把好消息传了下去,村民们听说不用再服劳役,全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当然有人高兴,也就有人不高兴。

    梁泰看着帐本上的名字叫道:“黄鑫,开始交粮!”

    周围的人有些茫然,一个村民说:“大人,村里好像没有叫黄鑫的人啊。”

    “是啊,我们这里大多是张姓,根本就没有黄姓。”

    “不对,黄老爷也姓黄。”

    “啊?黄老爷也要交粮吗?”

    这时一个老头说:“我好像记得黄老爷就叫黄鑫!”

    “啊?!黄老爷真的要交粮啊!”

    众人一脸的震惊,在他们的印像中,黄老爷可是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再也没有交过粮了,这猛不丁的要交粮了,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然后有人兴奋了,有人笑道:“这下有热闹可以看了,我看黄老爷这次会不会老实!”

    黄鑫根本就不在这里,只有他的管家张聪在这里。

    张聪本来是在看热闹,结果突然听到自己老爷也要交粮。

    于是马上过来说:“大人,是不是搞错了?我家老爷是免税的!”

    梁泰双眼一翻说:“免税?谁给他的权力免税的?现在有资格免税的,只有立有军功的军户才有,他是军户吗?”

    下面有人叫道:“他不是,他是官!”

    “官?他是什么官?”

    “好像是乡里的什么乡佐!”

    梁泰不屑地说:“这也算官?连个品级也没有。”

    事实上有品级的官要县里才有,而且也只有四五个。

    而县下面有大量的小吏,虽然没有品级,可是权力却是很大,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就是官。

    黄鑫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乡佐,无品无级,可是在乡里,他排名老三,只比乡长和另一个乡佐小。

    梁泰摇头说:“我管他是什么,就算是宰相,也要老实的交税,除非你名下一亩地都没有,那自然是不用交税。你是黄鑫的仆人吧,去叫他过来,让他交税。要是让我上门催收,可不是现在这个数目了。”

    张聪心里叹了一口气,他问道:“我们要交多少?”

    在他的想法中,要是数目不大,给就给了。

    以前县里的小吏下来收粮,他们也是要负责招待的,这酒席也是要钱的。

    大不了把酒席钱给折现,送给这些人好了。

    梁泰看了一下说:“七百石!”

    “多少?”

    在张聪的想法中,他们最多交几十石就差不多了,结果没想到是七百石。

    “您是不是算错了啊?”

    “绝对没错,黄鑫名下可是有一万多亩地,六税一可不就是七百石嘛!”

    周围人一阵惊呼,他们知道黄老爷是附近最大的地主,可是没想到他名下的田地居然有这么多。

    一万亩啊,这是别人的多少倍啊。

    张聪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摇头说:“这也太多了,在下做不了主,请稍等片刻。”

    “去吧,反正天黑之前,你们一定要把粮交齐,不然等明天,我们就要上门催收了。到时候你们就要出一千石了!”

    “是是是,小人知道了。”

    张聪回到了黄宅,这可是全村最大的宅子,足有三十多间房子。

    黄鑫这时候正躺在小妾的怀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哼着小曲。

    张聪进来了,他恭敬的行礼说:“老爷。”

    “嗯,外面没闹事吧?”

    “这个……暂时没有。”

    “没有就好,马上就要中午了,你准备一桌酒席,回头我和这税部的人好好聊聊。”

    他在想着自己要不要也进税部,说不定能捞点好处。

    可是张聪的话,一下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老爷,还是别提酒席的事了,这税部的大人说要我们也交税!”

    “什么?这怎么可能?”

    “这是真的,他们还说了,让我们必须在今天交齐七百石的粮食。要是今天不交,他们明天就来催收了,到时候咱们就要交一千石了!”

    现在的粮价差不多是九百文买一石粮,七百石就是差不多六百多贯钱!

    一下交这么多钱,等于是要了他的命。

    黄鑫站起来叫道:“这是坏了规矩!士绅不纳粮,这可是千百年来的规矩,他怎么敢坏规矩啊?”

    事实上从来就没有这条规矩,他们不交粮,不过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偷掉了。

    而朝廷征他们的税成本有些高,所以就懒得再找他们。

    现在杨广认真起来了,成立了税部来收税,这下所有人都没办法躲得掉了。

    而黄鑫这样的人占的便宜时间长了,就以为这是该他们的,所以他才会这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