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248章 皇子皇孙
    越王杨侗只是皇孙,就算杨广真的出事的话,继位的人也轮不到他。

    首先就是杨暕,只是他现在在倭国,鞭长莫及,杨广真出事了,他一时半会也赶不回来,可以先排除他。

    接着就是赵王杨杲,他是杨广的小儿子,现在才几岁,杨侗要想继位,首先就要先除掉他。

    当然只除掉杨杲也不够,杨侗前面还有一个皇孙,是代王杨侑。

    只有杨杲和杨侑都死了,杨侗才有机会。

    一想到这里,杨广问道:“诸王还好吗?”

    沈光也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说:“赵王他们都好,并无病痛。”

    “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吗?”

    “当然,陛下忘了,他们都是在一起读书的,每天都要呆上五个时辰以上。”

    杨广认为要害死杨杲和杨侑,不能分开行动,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护卫,分开行动只会让难度加倍。

    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他们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动手,这样可以把除了杨侗之外的所有杨广子孙都一起弄死,这样杨侗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

    杨广对沈光说:“盯着卢祥和晨夕殿。”

    “是。”

    晨夕殿就是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现在有一个皇子三个皇孙在这里读书。

    教导他们的是翰林学士唐俭,他是状元,在一授官之后,就成了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平时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就是在各个部门观政,等到各部有缺员了,会优先提拔他们。

    现在唐俭有两项工作,一个就是教导皇子皇孙,另一个就是在户部观政。

    他一般上午来教书,下午去户部。

    而皇子皇孙们下午并不是就放羊了,而是去学武。

    杨广对他们的要求很严,要文武全材,而且还要懂实务。

    出去最起码不能被人骗,同时要是真的上战场了,也是可以带兵指挥的。

    像杨暕,听说在倭国就做得很不错,他已经亲自带兵剿灭了三股倭人的叛变了。

    当然现在还在读书的皇子皇孙年纪都太小,最大的也才八岁,还没办法派出去做事,所以只能呆在这里好好的接受学习。

    今天唐俭教完了功课,准备和往常一样,出宫去户部。

    可是刚出了晨夕殿,就遇上了皇帝。

    杨广是特意等在这里的,他十分的看重唐俭,所以要确定他一点问题也没有。

    见到皇帝,唐俭马上开始行礼。

    “唐卿不用这么客气,过来和朕说说话吧。”

    唐俭过来了,杨广一点头,就有太监送过来两把凳子,双方就坐了下来开始闲聊。

    “朕的儿孙们学习如何?”

    “都很好,都很好。”

    “说实话!”

    “这个……赵王有些顽劣,经常上课睡觉。代王则资质一般,虽然很用功,可是别人读一遍书就会背了,他要读四五遍。至于燕王,年纪太小,现在还看不出来。

    唯有越王,虽然年幼,可是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是皇孙中最贤的!”

    “最贤的?这可有证据?”

    “当然,这是昨天臣给皇子皇孙们布置的作业,请陛下过目。”

    唐俭从怀里取出一些手稿,杨广接过来看了一下。

    这是论语的一些片段,唐俭让他们各写几段,这一看就可以看出大家的差别。

    赵王写得十分的潦草,一看就是在糊弄老师。

    代王则是写得很认真,只是这字迹太过死板了,一点美感也没有。

    燕王太小了,就写了一张,字迹也是和鸡爪子一样,只能说他写了,至于写得好不好就不说了。

    只有越王,一手漂亮的行书,真的有几分功底了。

    就从这一份作业上,就可以看出几个人的不同来。

    杨广点点头,对身边的太监说:“传朕的旨意,代王、越王、燕王每人赏锦锻十匹,并各色珍玩十件。同时和赵王说,让他把整本论语给朕抄写十遍,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让他出门!”

    对于赵王的顽劣,杨广也是头疼。

    只是他太忙了,记起来就管教一下,记不起来就让他放飞自我了。

    这时候赵王正在校场上撒欢,他不喜欢读书,却喜欢练武。

    所以四个人里,他的武艺是最好的。

    就在他射箭,十射九中,正得意的时候,太监过来了。

    这是杨广的贴身太监,叫杨宁,杨福被赶走后,就是他当了大内总管。

    一看到他过来,所有人都看向他了。

    “陛下有旨,赏代王、越王、燕王锦锻十匹,各色珍玩十件!”

    这些东西并不多,可是这代表的是皇帝对皇孙们的宠爱。

    所以三个小孩子都是十分的高兴,只有赵王有些不高兴。

    他问道:“我的呢?”

    “陛下有旨,请赵王回府。陛下说了,赵王什么时候把论语抄完十遍,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来。并且这抄完的论语还要由陛下亲自过目,陛下点头了,才算是合格!”

    赵王一听,就愤怒地说:“父皇偏心,为什么只赏他们,却要罚我?”

    “陛下说他见过唐学士了,所以赵王应该知道是为什么。”

    赵王当然知道,肯定就是作业的事啊。

    他气愤地说:“这个唐俭,敢告本王的状,回头我要杀了他!”

    杨宁的脸冷下来了,他说:“赵王这话,奴婢会如实转告给陛下的!”

    赵王吓了一跳,马上说:“你敢!”

    杨宁淡淡地说:“宫里到处都是陛下的耳目,就算奴婢不说,陛下一样也能知道。”

    赵王一听,这才反应过来,这里是王宫,不是他的赵王府。

    他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没过一会,又有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

    他说:“陛下有旨,赵王抄论语十五遍!”

    得,这就代表了皇帝已经知道赵王刚才说的话了,所以杨宁说的是真的,到处都有陛下的耳目,谁也瞒不了他。

    赵王气愤的回府了,而三个皇孙则是十分高兴的回去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背后已经有一些锦衣卫跟着。

    这既是监视,同时也是保护,杨广可不想他的儿子孙子们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