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282章 移地方
    杨广在仁寿殿等了一会,就有人过来禀报:“陛下,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杨广对李渊说:“果然是登闻鼓!按规矩,登闻鼓一响,皇帝就要亲自过问这事。罢了,把敲鼓的人带过来吧。”

    “这个……陛下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杨广问道:“怎么,这人太尊贵,只有朕去请他才行吗?”

    “不是,是他受了重伤,不能轻易的移动了。要是动了,他必死!”

    “重伤?重伤之人还能去敲登闻鼓?”

    “这个……按规矩,所有敲鼓之人必须要挨三十棍,这样可以震慑住那些想要敲诈勒索之人!”

    “哼,朕看是想减少以民告官的人吧,就算有人真的有冤,要是被打个半死,不少人也会退缩了,这样他们就少了很多事。可是这样做,这天下就太平了吗?”

    李渊躬身说:“陛下英明,这的确是御史台故意设下的懒政之策。”

    杨广摇摇头,不过还是起身出了宫。

    他带着几个重臣来到了御史台,周围的百姓一下就激动了。

    “陛下真的来了。”

    “看来这汉子的冤屈可以洗刷了。”

    杨广看到趴在地上的宋冬来,皱了一下眉头。

    他对李渊说:“呆会把登闻鼓移到皇宫门口,以后不管谁来敲鼓,都不要再打人了。”

    “臣遵旨。”

    御史张航一下就急了,他连忙说:“陛下,不可啊!”

    “有什么不可的?朕记得先帝可从来没有设下要敲登闻鼓,就必须挨板子的规矩,朕就更没有了。所以这规矩哪来的?还不是你们这些御史不想得罪人,为了减少百姓告官,而故意设下的?

    从今天开始,登闻鼓就设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不管是谁,只要有冤屈,都可以来敲登闻鼓!”

    “陛下,不可啊!这只会增涨刁民的气焰,以后诬陷之风只会不断增长,从此以后,国将不国啊!”

    “诬陷?你以为朕是是非不分的人吗?朕从来不会听一面之辞,只要是有人告,自然会调查清楚,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杨广这话一出,引来了一片喝彩。

    “好,陛下说得太好了。”

    “我说吧,陛下是好皇帝,坏的就是那些当官的。”

    “就是,这天下的当官的,全杀了可能有冤枉的,可是隔一个杀一个,那肯定有漏下的。”

    张航听到这话,气得鼻子都歪了。

    可是他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去赶走这些刁民,所以只能是忍着。

    杨广和张航说着话的时候,太医已经检查过宋冬来的伤势。

    太医院在宫中一直有太医在值守,为的就是怕皇帝或是宫中的贵人有急症,他们可以最快的赶到现场救治。

    所以杨广在出宫时就叫上了正在值守的太医,让他跟着过来了。

    太医检查完伤势,对皇帝说:“陛下,臣已经检查过了,他的伤势虽然重,可是只要好好调养,是能养好的。”

    “好,把人送去太医院,让人好好救治。你们不要吝啬药材,只要是能治伤的,有什么就用什么。对了,让大理寺和锦衣卫都派人过去,好好的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

    杨广吩咐完,然后就离开了。

    他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

    宋冬来被人抬去了太医院,然后经过救治,终于是缓缓的醒过来了。

    这时候大理寺的杜如晦和锦衣卫的沈光都已经到了,这可是皇帝亲点的案子,他们不得不重视。

    杜如晦看到他醒了过来,用最温和的语气说:“你醒了啊,你能和我说说,你是哪里人,要告谁吗?”

    “你们是谁?我要见皇帝,只有见了皇帝,我才说!”

    杜如晦说:“我是大理寺卿,就是管天下冤枉的。就算你见了陛下,最后也是我来查案。这位是锦衣卫的统领沈光,他只听皇帝的命令,你不管说什么,最后都会由他传达给陛下。”

    宋冬来根本就不懂这些,他只是说:“我要见皇帝,他才是天下最大的人,我的冤屈只能找他!”

    杜如晦一阵无奈,他看向沈光。

    沈光说:“陛下已经见过你了,只是你当时正在昏迷中。你要知道,皇帝的事太多了,不能就耗在你这里。而且皇帝也不能离开京城,所以你的案子,最后还是我们来过问。既然是这样,不如就跳过这中间的阶段,直接开始问案,这样都节省了时间。”

    “可是你们是官,我要告的也是官,我不相信你们。自古以来,都是官官相护,我不信你们!”

    “你放心,我们是不会官官相护的。这事有陛下盯着,我们也不敢徇私啊!”

    在两人的轮番劝说下,宋冬来终于是松口了。

    “罢了,我就先和你们说吧,要是你们也解决不了,我就只能再找皇帝了。”

    “好好好,你先说吧。”

    “我要告东陵侯!”

    “东陵侯?是黄琪吗?”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也没见过他,不过那些人都是打着东陵侯的旗号。”

    杜如晦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你继续说。”

    宋冬来就开始说起了他的遭遇,他本来是东陵县下面的一个村子的人,兄弟三人,就他读过几年书。

    只是等他长大之后,家里太穷,三兄弟就去附近的矿山做工。

    这个矿山就是东陵侯的,一开始他们做得还不错,虽然钱有些少,可是最起码都及时的发了工钱。

    可是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的工钱经常晚发,并且干活的时间也加长了,吃的东西也变差了不少。

    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然后商量着要找管事的说一下,要么加工钱,要么就减少干活的时间。

    可是管事的十分蛮横,不光不同意,反而打了提意见的人一顿。

    这一下就把矿工们给惹火了,他们联合起来,一起罢工,不干活。

    之后的事情就是已经发生过的,李大过来谈判,宋冬来拒绝,然后他们三兄弟就被算计了,两个哥哥惨死,他也是侥幸逃过了劫,然后就来了京城来告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