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301章 招生
    杨继宗的动作很快,两天后,一个工匠学校就建起来了。

    其实他也没准备什么东西,就找了几间大房子,然后让请来的工匠把他们的工匠搬到了这里,一个工匠学校就算是成立了。

    接着就准备招生了,这首先就是学费的问题。

    杨继宗问杨暕:“大王,你觉得一个学生收多少学费合适?”

    “现在城里的工匠一个月能赚多少?”

    “四五两左右吧。”

    现在因为石见银矿大量的出产银子,所以新洛城现在的货币也成了白银,哪怕是最底层的平民,一个月也能赚个一两多的银子。

    而工匠一个月赚四五两,也算是高薪了。

    杨暕说:“既然是这样,就收半年的工钱吧,三十两你看怎么样?”

    “三十两是一年的学费吗?”

    “你准备教一年?我看半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这工匠有多难啊,半年还教不会?”

    “可是我听铁匠说,他们当年学习的时候,光是打铁就打了三年,然后师父才教真东西。”

    “那是把学徒当免费的劳力,先用上三年再说。咱们开学校,用不着这样。他们一进来,就直接教东西,快进快出,这样你也可以赚更多的学费。”

    “可是这样工匠太快变多,要不了多久就到处是工匠了啊,这样工匠就不值钱了。”

    “你真是想多了,现在倭国缺的工匠最少是好几万人,再加上新发现的美洲也缺人缺工匠,最少要几十万的工匠才算是可以了。你们半年能教会几个工匠啊,我看他们教一辈子,都教不完的。”

    现在发现美洲的事,在民间还算是绝秘,可是在杨暕这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杨暕当然是回大隋继承皇位,可是他的弟弟和侄子,最后是有可能去美洲的,说不定他的儿子也有可能去那里,所以他对美洲十分的重视。

    被杨暕这么一说,杨继宗心里的那点担心算是没了。

    他也定下了学制,就半年制,一开学就让工匠把真东西教出来。

    工匠们一开始也是反对,这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他们也怕把真东西教出去了,自己会饿死。

    不过杨继宗用了杨暕的话,打消了他们的担心。

    当然他没说美洲的事,而是说大隋,大隋也需要几十万的工匠啊,所以到处都需要工匠,教再多也能消化得了。

    打消了他们的担心,然后就是招生了。

    杨继宗把告示贴了出去,结果一个来报名的人都没有。

    他大为不解,然后去问杨暕,这是为什么。

    一旁的李建成笑道:“这城里能看懂汉字的倭人没几个,还全都是不用当工匠的贵人。那些平民可都不懂汉字,你要找人去和他们说,而不是贴个告示就完了。”

    杨暕也说:“你还要和他们事先说好,学费虽然贵,可是可以先欠着,等出师之后慢慢还,要打消他们的顾虑。”

    杨继宗如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多谢指点,在下这就去办。”

    杨继宗开始去了矿上,和矿工们把这事一说了。

    矿工们果然对高昂的学费是望而却步,一个矿工说:“我们一天的工钱才十几个铜板,这三十两的学费,要哪辈子才还完啊?”

    杨继宗解释说:“你们学会之后,这工钱就不一样了。你们要知道,现在城里的工匠一个月可是能赚四五两银子,这三十两看着虽然多,可是半年就可以赚回来。要是去掉吃饭生活用掉的钱,一年就赚回来了。

    以后的钱就是白赚的了,这么好的事,你们还顾虑什么?”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是有些心动。

    杨继宗说:“现在名额有限啊,只收十个铁匠、十个木匠、十个瓦匠!人满了之后,再要学,可是要等到半年之后了。”

    一个矿工说:“对啊,这越早去报名,就越早学会,这样可以早赚钱啊。先生,我这就去报名。”

    “这就对了,先到先报名啊,晚了就等下次吧。”

    被杨继宗这么一说,第一次的招生很快就招满了人。

    那些动作慢的人很是懊恼,他们还是慢了一步啊,再想报名,就只能等半年之后了。

    招生满了,就开始教学了。

    这些工匠也没有再藏着掖着了,一开始就教了真本事。

    学生们也如饥似渴的学着,杨继宗则在算着帐。

    虽说这些学生一个也没有交钱,可是等他们毕业之后,这钱就源源不断的回来了。

    不过他也开始头疼起来,这学校一开起来,到处都要钱。

    他现在也欠了好些钱了,而这时候李建成就主动上门了。

    “继宗现在缺钱吧?”

    “李兄,你怎么知道的?”

    李建成笑道:“想也知道啊,你来这里,身上可没什么钱。再加上这学校的租金、工匠的工钱,这都是要钱的。”

    “我正在头疼呢,李兄,能不能借我一些钱?”

    “当然可以,我可以借你五百两,三分利!”

    “啊?这么高的利息?”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给学生们的也是三分利,我可没赚你一分钱!”

    杨继宗想了一下,要是没有钱,他这学校下个月就办不下去了,现在这租金和工钱都欠着呢,都约好下个月给。

    所以为了把学校办下去,这个钱只能借了。

    大不了让工匠们再招一批学生好了,到时候学费再涨一些,然后利息也高一分,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一想到这里,杨继宗就同意借钱了。

    两人欠好了借条,李建成把一个玉佩给了他。

    “这是四海钱庄的玉,凭这玉可以去四海钱庄取五百两银子。”

    杨继宗当然知道四海钱庄,他笑道:“没想到这四海钱庄做得这么大,倭国都有他们的分店。”

    “那是,别说倭国了,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突厥,都有他们的分店,这生意可不是我们能比的。”

    杨继宗拿到钱之后,没有先付房租和工钱,而是进了一批原料,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赚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