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我在大周抽神将 > 第97章 圣人之威
    徐允祯站在一旁,听到皇帝的话,仿佛漠不关心,心里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京营和五城兵马司都不听话,你不死谁死?

    换做是他,一样会把不听话的人放到最危险地方去消耗,哪怕你再精锐再悍勇也是那么多。

    看见旁边的徐允祯,秦羽笑道:“徐爱卿今日奋勇杀敌,十分悍勇,不错。”

    “此乃微臣应有之义。”徐允祯躬身道。

    “朕听闻,明道圣人在鞑子军营中,徐爱卿可有对策?”

    徐允祯沉默片刻,缓缓道:“启禀陛下,老臣虽然有些实力,但要对付半圣还力有未逮,哪怕与衡国公等人联手,拿出家族底蕴也只能对抗一刻钟不败。”

    秦羽点点头,道:“朕明白了,下次明道圣人若出手,就交给徐爱卿了。”

    徐允祯脸上凝重,道:“臣遵旨。”

    蒋桓忍不住问道:“陛下,末将观红巾军和镇国军十分精锐,乃是不可多得的强军,陛下为何不派他们上战场?”

    连徐允祯都竖起耳朵,想要知道是啥原因。

    “哈哈。”秦羽忍不住笑道:“蒋爱卿还是忍不住问出来了,朕不是舍不得红巾军上战场,而是时机未到。”

    究竟是什么时机未到?

    蒋桓和徐允祯心里疑惑,但皇帝不愿意说,他们也不敢再问。

    就在这时。

    小福子走了进来,道:“启禀皇爷,三祖和锦衣卫指挥使韩国臣求见。”

    “看来朕的功臣来了。”秦羽高兴道:“宣!”

    少顷。

    韩国臣和三祖同时进来。

    三祖秦镇北只是朝秦羽点点头,算是见过礼,秦羽回礼。

    韩国臣拜道:“微臣不负圣望,凯旋而归。”

    “干的好!”秦羽赞赏道:“韩爱卿说说此战经过吧。”

    韩国臣当即把战斗经过简单说一遍,然后才道:“陛下,此战臣等抢夺粮食七十万石,烧毁粮食八十万石,抓捕俘虏八千人,杀死敌人六千人。

    敌军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一粒也没运到鞑子军营。

    七十万石粮食已运到皇宫。”

    “很好!”秦羽大喜,赞道:“此战韩爱卿等人有大功,战后朕重重有赏。”

    “多谢陛下!”韩国臣激动的脸色涨红,拜谢道。

    “那个尤方年此事干的不错,就先升锦衣卫千户吧。”秦羽又道。

    韩国臣道:“臣替尤方年,拜谢陛下。”

    秦羽又吩咐道:“还有把文官集团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被劫烧消息尽快传播出去,朕要东鞑子今日便知道这个好消息,哈哈哈~”

    “遵命!”

    徐允祯和蒋桓对视一眼,皆从眼中看到震惊,文官集团居然被劫掠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这个消息他们现在才知道。

    皇帝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鞑子和文官都没有了粮食,此战岂不是赢定了?

    徐允祯心头震动,久久无言。

    ……

    “你说什么?”明道圣人手指着谢筠激动问道。

    谢筠哭诉道:“圣人,王尚书派军队运送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被劫烧了,将士死伤惨重,王尚书那里也凑不出粮食了。”

    “一百五十万石全没了?”明道圣人不可置信道。

    谢筠绝望的点点头,此战之前,谁能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怎么会?”明道圣人情不自禁跌坐在椅子上,脸色灰败,双眼无神。

    这样一来,此战岂不是输定了?

    若是战败,文官集团会有什么下场,明道圣人不敢想象。

    “不!本圣不甘心啊!”明道圣人突然战起来,咆哮吼道:“还没有输,本圣一定还有办法。”

    明道圣人跟疯了一样,不断吼叫,完全没有圣人的形象。

    谢筠嚎啕大哭,道:“圣人,撤军吧,此战我们已经败了,打不过的。”

    “撤什么军?”明道圣人怒斥道:“肯定还有办法,本圣一定要杀进京城,为胞弟报仇雪恨。

    本圣要活剐了小皇帝!啊啊啊!!”

    良久。

    明道圣人才瘫坐下来,双眼无神,他想了半天,依然没找到半点机会。

    粮食?

    明道圣人突然眼前一亮,道:“对,就是粮食!

    只要本圣能把京城粮食烧毁,那么京城不攻自破。

    哈哈哈~天无绝人之路啊!”

    明道圣人大笑道。

    此时。

    一个文官进来,道:“启禀圣人,莽古尔泰非要见您。”

    明道圣人问道:“莽古尔泰知道消息了?”

    文官点点头。

    明道圣人丝毫不奇怪,若他是小皇帝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大肆宣扬。

    “请他进来。”明道圣人道。

    暴怒的莽古尔泰,一进入帐篷就与明道圣人大吵一架。

    可令人惊讶的是,没过多久,莽古尔泰就笑着走了出来。

    不仅没有责怪明道圣人,反而去安抚鞑子将士。

    这一奇怪现象,令人不解。

    可能这就是圣人之威吧?

    ……

    翌日,辰时三刻,金銮殿。

    自文官上次被屠杀了一空,这还是皇帝第一次上朝。

    金銮殿上只有零零碎碎几个人,而且还都是小官。

    此时李仲邑站在百官前面,感觉极为难受。

    看着前面空荡荡的位置,他知道那些人都回不来了。

    曾经他和前面许多大人都有矛盾,甚至还发生过口角争执,肢体动手也发生过。

    比如,内阁首辅周淮儒,李仲邑最尊敬的人。

    因为在他看来,就是有首辅大人呕心沥血为大周尽责尽力,才没使大周支离破碎,轰然倒塌。

    比如,户部尚书赵世卿,若没有他为大周凑集钱粮,经营国库,可能朝廷早就入不敷出。

    虽然朝廷现在还是入不敷出,但财政还没垮不是吗?

    李仲邑认为这就是对方的功劳。

    再比如,都察院左都御史马定疆,对方清正廉明,不畏权贵,若非马定疆竭力弹劾贪官污吏,恐怕朝廷早就奸邪盈朝,那有他们这些正人君子的出路?

    除了这些,还有元瞾,惠国扬,房壮丽等忠臣。

    这些人都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这些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文官的一员,也为朝廷做过许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