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签到六年:这个三皇子无敌了 > 第58章 功在千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件事关系民生,此乃大唐之福。”

    “观音婢,这件事情的确是大堂的好事,可却不是咱们家的好事。”

    长孙皇后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女人,李世民只是淡淡地提醒了他一下。

    他就立刻从李世民的言语之中听出了李世民的意思。

    事实上,这也是长孙皇后所担忧的事情,毕竟身在帝王家,哪里有什么亲情可言,都是身不由己的权力产物罢了。

    两人都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也知道接下来,或许整个朝堂都会因为这件事而改变。

    “观音婢,把兄长叫过来吧!”

    长孙皇后知道,一旦李世民说出兄长两个字那么自己的这个丈夫开始认真的对待起来了。

    原本老三驻守边关关乎到只是一地的安危,但是现在看来,老三的驻守变成了整个大唐的关键。

    而且李世民几乎都能想到如果自己提出对李恪的褒奖的话,那么势必会让人以为自己偏向的李恪这一面。

    尤其是当太子那一党出言劝诫的时候,而自己又彻底的将他们的劝诫反驳。

    那么就会给人一种错觉,是自己在打压太子,对于整个朝堂来说,这是一种不利的信息。

    现在大唐所需要的是安稳,而且李世民也没有要更换太子的意思。

    所以绝对不能给有心之人做出什么有损大唐的举动。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要让长孙无忌在中间平衡的重要原因。

    长孙无忌在所有人的眼中是中立派的代表,所以他所说的话,或多或少的会在人们的心中代表了公平和公正。

    所以长孙无忌的态度很重要,没过多久长孙无忌就出现在李世民的面前。

    长孙无忌刚刚要行礼,却被李世民给阻止了。

    “这里没有外人,所以你我两个不必如在乎那些繁文缛节。”

    长孙无忌知道陛下的性格,更加清楚,一旦他说出了这个话,那么就代表了他们所说的不仅仅是国事更是家事。

    “陛下这么晚了,招微臣前来所谓何事?”

    李世民将玉米和番薯放在了长孙无忌的面前,然后又将那些纸条拿了出来。

    当长孙无忌读完了纸条之后,整个人彻底的石化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自己内心的这种震惊。

    更加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自己内心的喜悦,过了许久之后,他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之后说道:

    “陛下此事难道真的如同秦琼在传回来的消息里面说的那样吗?”

    李世民微微的点头,但是神情却遮掩不住的喜悦。

    因为在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所以李世民的这种兴奋和高兴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一个帝王来说,如果没有先天下而忧,后天下之乐的觉悟的话,那么这个帝王就是不合格的。

    心系天下有些时候并不是一种口号,更多的是一种刻在骨子里面的习惯。

    就像此时此刻的李世民一样,而长孙无忌则是眼前一亮,他没想到蜀王竟然会有这样的功劳,

    如果说蜀王之前的那些举动只能说是守卫大唐有功,那么现在都蜀王则是在为大唐的整个将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孙无忌突然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蜀王或许比太子还要恐怖。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民心所向的恐怖,而且民心所向只需要让这些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就行。

    长孙无忌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

    “陛下是怕太子那一边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对吧?”

    李世民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长孙无忌再一次的开口说道:

    “陛下放心,这件事微臣一定会维护,三皇子的利益。”

    李世民之所以要如此的苦心孤诣,首先是不想给其他人一种自己打压太子的错觉,其次是不想让所有人以为藩王势大。

    要知道大唐可不仅仅只有蜀王这一个藩王,要是开了这个头之外,那么其他人会不会对其他的藩王动心思?

    其实长孙无忌心中清楚,皇帝陛下是有自己的难处,否则的话也不会再奖励蜀王殿下的这个问题上如此的犯难。

    所以长孙无忌知道自己需要在皇帝陛下和臣子以及太子之间成为一道彻底的平衡的界限。

    长孙无忌在答应了李世民之后就彻底的离开了皇宫,但是他离开皇宫之后,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

    而是来到了李治的府邸,而当长孙无忌来到这个地方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名漂亮的女人从李治的房间之中走了出来。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猜到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年轻人对女人有需求是正常的,但是夜夜如此的话,那么就有些过犹而不及了。

    “殿下还是希望你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朝堂上面啊!”

    李治只能是轻轻的点头,尽管他对自己这个舅舅管自己的私生活相当的不满。

    但是自己必须仰仗他,所以只能是乖乖的服软。

    李治转移话题的对面前的长孙无忌说道:

    “舅舅如此晚的来,我这里到底所谓何事?”

    李治知道事出无常必有妖,而且自己的舅舅绝对不是一个会分不清轻重的人。

    他如此晚的到来,只能说明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而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就说出了关于李恪的一切。

    李治听完了之后,直接皱起了眉头,他怎么都没想到李恪竟然立下了如此的功劳。

    之前李恪立下的功劳只能是利在当时,可是现在的功劳却是利在千秋。

    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李治突然感受到了一阵威胁。

    而这种威胁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

    “舅舅,你觉得这件事情我们该如何去处理?”

    长孙无忌感觉到了自己的这个外甥有些慌乱了。

    可是长孙无忌却缓缓的摇头说道:

    “这件事情你不用慌,真正应该担忧的并不是我们。”

    李治想了想之后立刻明白了长孙无忌话语之中的意思。

    现在真正应该担忧的是太子殿下,而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