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我在江湖 > 第174章 庆祝
    春雨润如酥,春雨贵如油。在北方少雨的春天里,再怎么好的诗句也不足以形容春雨的珍贵。虽然灼华不事生产,但是身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春雨再多来几场也不足以掩饰灼华对于雨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他们等待的金榜题名时,终于到来了。如所愿,最有才华的周扬进了前三甲,直接授了翰林院编修。而张白一和徐睿都是二甲,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们现在正是受贺的时候,灼华最不喜欢做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还不如坐在屋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

    李研和菱香更是尴尬,自从宁安再一次出现在李研的生活着,李研就再也没有进过菱香的屋里。菱香却没有怨言,仍然坐着以前的事情,默默地伺候照顾着李研。虽然李研又恢复了功名,但是灼华看的出来,李研已无心科举。这样也好,这个官场,不去也罢。

    等李矾回京,灼华或许就可以和李研一起回苏州去了,或许还可以带上一个儿媳妇,宁安也好,菱香也罢。管他呢,如果说爱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放弃所有,那么李研无疑是爱宁安的。如此炙热的爱情,即使被烧得体无完肤,他们还这样不念疼痛,确是值得珍惜。

    “白一,你倒是乐的清闲。”周扬和歌撑着一把伞,都进李家的院里,只见每一个窗户都是开的,灼华,张白一,李研,都坐在窗边。

    “我们的探花,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张白一说着迎了出去。

    灼华看见也忙着拉起帘子,让歌进来,冲着仍在发呆的李研喊道:“三哥,扬哥哥来了。”李研这才缓过神来,忙着穿鞋出去。

    周扬看着李研,拍着李研的肩膀说:“今年你最可惜,要不我们定可以一起题名。”

    李研笑了一下,他早已经看开,洒脱说道:“哪有可惜,就算不是宁安这么一闹,我也未必高中,我的学问本没有你们造诣高,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李研让周扬坐下,还如之前的那般潇洒,菱香煮了水,灼华接过,给他们倒茶。

    “无妨,李研,三年之后再来。”周扬说道。

    李研没有思索,只是摇了摇头,叹道:“我现在无心科举,倒是想回乡种田去。”

    “谁去种田?”徐睿撩起帘子收了伞,拿出帕子擦了手上的雨水。

    “我去种田。”灼华笑着说道,又多拿了一个茶盅,倒上一杯茶。

    徐睿不请自己坐了下来,喝口茶说道:“这样倒好,没有浪费这一双大脚。”

    灼华杏眼瞪圆,嘴巴撅起,气的将徐睿刚放下茶盅拿到一边,怒道:“我们家不欢迎你,送客。”

    徐睿也好心情地陪着灼华笑闹,当着众人的面,扯着灼华的衣袖哀求。最后大家都笑了起来。

    “今天怎么这么有空,都到这里来了?”李研笑着问道。

    “我和歌商量了一下,想把母亲接过来,正巧白一买了一栋宅子,也要把嫂嫂接过来。”周扬说道。

    “嫂嫂什么时候能到?”灼华问道。

    “再过一两个月吧。”张白一说道。

    灼华点了点说:“那或许能见着,你们都往京城来,我和三哥已经打算要回苏州了。”

    徐睿心中一惊,看着灼华,不像是玩笑,紧张地连忙问道:“你什么时候打算的?怎么不跟我说?你不会留下来吗?”

    灼华摇了摇头说:“三哥都无心科举了,我们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

    灼华嘟着嘴,也不去看徐睿,也不想揣测徐睿的想法。原本说回到京城就提亲,现在殿试都结束了,也没有等到徐睿的诚意。

    李研看着徐睿惆怅的神情,笑着说道:“都未定呢,还要等着大哥回来。今天这探花可来了,我和灼华也讨杯就吃,你请客怎样?”

    周扬笑着说道:“好啊。”又看了看屋外,雨已经停了下来,笑道:“今天这个天气好,这雨说停就停,丰乐楼怎么样?要不仙人居也成。”

    灼华笑看着周扬说:“何必跑去这么远,我们就去前街的酒楼,等一会下了雨,我们也好回家来。”

    众人说说笑笑往街上走,今天下雨,酒楼里的人并不多,他们顺利地进了一间雅座,元宵节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一起聚过。一是多经磨难,二是带着灼华和歌到哪里都不方便。

    李研说着往酒楼楼上走,正巧看着从楼上下来的一个人,似曾相识,但是李研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人也是这般粗布麻衣,身后背着一个斗笠,却一身正气,气质非凡。

    李研想了一下,还是快步下了楼,喊道:“先生留步,学生感觉先生面熟,不知什么时候见过?”

    那人回首见到李研,轻捋胡须,满是睿智笑道:“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正是那日他醉酒劝他的恩人,李研这才恍然大悟,作揖说:“原来是先生,那日李研愚钝,多谢先生提点。”

    只见那人大气笑道:“在下杨博,见你今日已经恢复,很是高兴。”

    杨博眉目英挺,眼神凌厉,又看了李研一眼,频频点头问:“你是李研?”李研点了点头,杨博又笑道:“嗯,不错,人不经苦难,怎么苦其心志?”

    李研笑看着杨博,作揖拜了一拜说:“还请先生明示。”

    杨博又是一笑,说道:“人生不是只有恩科考试,南有倭寇,北有鞑靼,好男儿哪里不能建功立业?如果你有兴趣,兵部找我,我会在京一个月。”

    杨博言简意赅,意思明了,说完便告辞,李研看着杨博的身影,满是向往。

    有些人或许天赋使然,或许命运使然,更或是理想使然,他们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成就不高,又或许不为世人理解,但是他们仍奋勇直前。

    所有的事情都不出所料,宁安成功地惹怒了皇上,他的父亲。宁安的任性胡闹,胡闹到已经乱了朝堂,这是皇上不能容忍的。不管别人怎样求情,也不管宁安怎么苛求,所有的恩宠都在一夜消失。一道圣旨,皇上决定为宁安公主选婿。很快,巴结皇室的人很快给宁安找到了一个夫婿,并且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裕王哥哥,我不嫁。”宁安哭闹着到了王府,也不顾什么公主形象,一直哭闹到了王爷的屋里。

    “你们都下去吧。”王爷吩咐道,身边的丫鬟太监都退出去。

    “灼华姑娘来了,要不要请进来?”王良看了看哭泣的宁安和烦忧的裕王,谨慎问道。

    “她来凑个什么热闹。”裕王嫌弃说道,一个宁安已经够烦的,又来了一个灼华。

    王良看了宁安一眼,宁安哭着说:“我叫人去请的,你叫她进来。”

    看到坐在榻上哭泣的宁安,还有不停踱步的裕王,灼华脸上本来有的笑意已经消失。灼华小心翼翼地进屋,恭敬地跪在地上说道:“给王爷,公主请安。”

    “灼华,你快起来,怎么跪在了这里?”宁安拉着灼华起身,急切期盼地看着灼华,像灼华是来救她一般,说道:“灼华,我现在落难了,我跟父皇请罪了,父皇才知道是我胡闹冤枉了李研,但是父王说我乱朝纲,一道圣旨把我嫁了。”

    宁安边哭边说,灼华听得乱七八糟,满脸的疑惑,只是疑问说:“你说什么,你要嫁了?”

    宁安胡乱地点头说道:“灼华,你去通知李研,你让他来救我,你让他带着我走,天涯海角都可以。”

    宁安哭着求着灼华,灼华听了宁安的话就要往回走,尽快通知李研。

    “胡闹,你这是把李研逼上绝路,你让李研去赴死吗?”裕王喝道,虽然声音不大,语气不重,但是灼华听来,已经是她听过裕王最严重的话了。

    “那我该这么办?这样不行,那也不行。”宁安胡乱地说着,哭坐在榻上,她早已经六神无主,没了章法。

    灼华看了看安宁,又看了看裕王,也不知道怎样劝慰,只能走到宁安旁边,轻抚着宁安的肩膀说:“要叫李研过来吗?”

    宁安早就乱了方寸,胡乱地点着头,又摇着头。她内心乱着,想着爱着的人能陪在自己的身边,又怕着李研知道她已经要嫁人,活过来的人又死了过去,更怕像裕王说的,最后害死李研。

    “不能叫,灼华,先瞒着李研。”裕王说道。

    “瞒到什么时候,总不能瞒着一辈子。”灼华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