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我在江湖 > 第23章 张聪回京
    又遇特别寒冷的冬季,但是并没有因为北国的寒冷,张聪就放缓北上的脚步。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张聪再了解嘉靖的人了,张聪也不能确认他能救李矾的命,但是他来了还是有希望,如果他不来,那么希望也没有了。

    知道张聪来京的时间,灼华每天都等在城门口等待着。终于在期盼中,灼华在城外的一家驿站等到了张聪。

    张聪在书院里,讲学的时候一般是儒服,梳髻。回到学舍,都穿道袍,灼华熟悉张聪的习惯,毕竟她服侍了张聪三年。但是张聪现在的打扮不一样,一身大红仙鹤绯袍官服,灼华从来没有见过张聪穿官服,并且是一品大员的官服。

    灼华和张白一一起跪在驿站门口迎接。张聪下车,虽然穿着官服,却掩饰不住那一身仙风道骨,仍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张聪走到灼华身边,伸出手拉起灼华和张白一,灼华惊讶地看着张聪的样子。

    张白一起身又作揖说道:“拜见老师。”

    张聪仍是如书院那般和蔼可亲的笑了笑说:“怎么,先生换了一身衣服你就不认得我啦?”

    灼华知道失礼,笑着说:“先生身着官服,灼华看着害怕。”

    “他们都穿着官服你不怕,就怕我这一个糟老头子?”张聪打趣说道。

    灼华笑着扶着张聪说:“先生一路辛苦,还请先生驿站里面休息。”

    张聪走了两步,刚才的说笑面色已经没有了,转过身,作揖对着身边的学政说道:“还麻烦大人进宫请旨,臣请求面圣。”

    只见学政仍是原来的严肃面孔,不怒不笑,看不出什么心情,依然恭敬说:“先生放心去休息,学生马上进宫。”

    灼华更为诧异看着学政,这两个人都是学院的先生,怎么到了京城,都跟皇宫有了关系?灼华不解,但是她已经无暇想这么多,小心翼翼地扶着张聪进了驿站,拿出一件新做的棉服说道:“先生,换件衣服休息吧。”

    张聪看着灼华的新衣点了点头,面上仍是和蔼的微笑,张白一帮着张聪脱去官服,官靴。灼华拿着衣服,张聪抬起胳膊,灼华服侍张聪穿上,这是一件宽袖儒服,并没有用昂贵的丝绸,而是用棉布做成,普通但舒服。

    “先生这几年一点也没有变。”灼华看着张聪穿着合适,笑着说道。

    “哪里没有变,老了。”张聪看着镜子,微微地整理一下领口。

    “哪里老了,几年没见先生,先生还年轻了几岁,我看先生就是神仙,要长生不老的。”灼华的嘴甜,讨好的话总是一大堆。

    “看到没有,就是一张巧嘴。”张聪对着张白一说道,张白一也摇着头笑了笑。张聪盘腿坐在榻上笑问:“灼华,现在还读书吗?”

    张白一和灼华坐在下面的凳子上,仍是学生模样。

    “读啊,当然要读,只是没有在书院读的多了。”灼华乖巧回答。

    “嗯。”张聪点了点头,又问张白一说:“你在王府当差?”

    “是。”张白一恭敬回答。

    “王爷是未来的君王,你的差事不轻。”张聪语重心长说道。

    现在皇上并没有立太子,又有两个王爷在京,京里的官员可不会说谁是未来的君王,但是这句话张聪敢说。

    “弟子尽当鞠躬尽瘁。”张白一说道。

    “嗯。”张聪点了点,又转脸问灼华:“李研现在怎么样了?”

    “他在边关都好,苦是苦了,所幸他喜欢。”灼华苦笑着说。

    自己的两个哥哥,都没有张白一他们这般运气好,一个在边关,一个要远走四方,现在还得罪的朝廷,关在大狱。

    张聪看了灼华一眼,深邃的眼睛也蒙了层忧伤,他看到了灼华的委屈,但是仍是笑着说:“人难得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一生,李矾和李研都是难得幸运的人,不要替他们委屈。”

    灼华却看不透张聪的眼中的情绪,有着惋惜,同样有着哀怨。

    听到李矾,灼华眼中的眼泪已经抑制不住,滚滚地流了下来说:“先生,大哥现在还在召狱,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错,得罪了朝廷。”灼华哭着,拉着张聪的衣袖,急道:“先生,你能救大哥吗?”

    张聪面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惆怅,眼睛向远方眺望着,叹气说:“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救他,如果他犯的是要死的错,谁都没有办法救他。”

    这是灼华几天来听得最重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人说过李矾会死,但是灼华把最大的希望放在张聪身上,张聪却说李矾可能会死,灼华不禁又哭了起来。

    “灼华,你要相信,我们的皇上是仁慈的皇上,是英明的皇上,没有罪的人,他不会让他死的。”张聪笑看着灼华说,他不能跟灼华说,当今的皇上也是最刻薄的皇上,是最无情的皇上。

    灼华擦去眼泪,尽量控制不哭,勉强挤出笑容说:“真的吗?先生,如果大哥这次真的没事,那么我就回书院去,服侍你老一辈子,来报答你。”

    张聪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他毕竟是最了解皇上的人,他了解年轻时的皇上,也了解现在的皇上,两个完全不同的皇上。

    学政去了皇宫请旨,比灼华想象的来的晚,在等待的时间,驿站里又迎来了张聪的其他三位学生,裕王,徐睿和周扬。这些都是张聪最得意的学生,他们在一起讲学问,讲施政,讲民生,但是灼华却没有心情听这些,除了伺候他们吃了中饭,其余的时间都在驿站的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她比他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