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我在江湖 > 第99章 江南贪腐案
    朝廷贪腐,已非一日,大江南北,民怨沸腾。大明的天下,已经千疮百孔。

    通过十年苦读,读圣人之书成长,曾经怀着梦想,怀着兼济天下的这些读书人,最终经历官场沉浮之后,无一幸免的都成为贪官污吏。皇上不记得民为贵,君为轻的圣言,曾经梦想金榜题名的书生才子,不再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为理想,他们似乎与起初出发时的初衷越来越远。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盐商钱大富是江南最大的商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很有钱,可是说富可敌国。在商言商,天下的商人都是靠着朝廷发财,与当地官员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说朝廷出了动荡,纵然你又再多的钱,也躲不过灾祸。钱大富案中,整个南直隶没有哪一个官员是干净的,更何况中间牵扯司礼监的太监。

    嘉靖四十年,太湖大水,河道泛滥,冲毁了稻田,淹死了庄稼。本来富庶的江南地区,掀起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受灾地区的灾民只好变卖土地以求自保。商人出钱出力,为了压低地价,更是与南直隶各部官员勾结。官员中饱私囊,商人趁机投机赚取更多利润。

    这本是历朝历代灭国的症结,似乎在此时越演越烈,大明,似乎也难于幸免。

    严党把持朝政多年,朝廷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周扬年前巡盐,盐商和各地官员为了给足严嵩严世蕃面子,纷纷倾囊,让出己利。这么个灾祸,来的正是时候,他们供给朝廷的钱,都要重新从百姓身上搜刮。

    于是,以钱大富为首的富商,借着天灾的机会,勾结官员,压低稻田价格。丰年稻田十旦一亩,现在稻田只能卖到五旦,如果交易成功,官员可以抽的两旦的抽成。于是,官员不管灾民的死活,压着官粮不去赈灾,借粮的程序更是复杂,逼得灾民去卖田。

    官逼民反,天怒人怨,事情闹大了,自然上头就要管。

    钱大富无疑是那个倒霉的人,当然也是作恶多年的恶果。虽然他只是一个商人,但是朝廷官员出了事情,第一个就要拿着他开刀。弹劾的折子到了朝廷,真正的狂风骤雨才开始。

    天下是谁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要的是忠心,天下也就变成了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皇上不会吝啬,想要下面的人好好干活,那么让他们占点小便宜他不会在乎,但是如果这个便宜占得大了,或者说激起了民怨,那么嘉靖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锦衣卫一批一批的人离京,钱大富自知气数已尽,在最后关头,为保全家,畏罪自杀,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内阁里正是严嵩和徐阶正要撕破脸的时候,徐阶苦等这么多年,他不会放过这个时机。所以钱大富死后,南直隶朝中的清流,阶的门生们,掀起了大规模的弹劾。嘉靖密令彻查,锦衣卫翻出了所有的账本,贴上封条全部送进京。

    永寿宫似乎还是一如既往,毕竟再多的风雨,也不属于这里,离皇上最近的地方,危险却又最安全。

    再苦也不能苦皇上,再苦也不能苦宫里,皇宫该有的排场还会有,该有的奢侈也不会减少。这里不是小户人家,今年收成不好就省着点花,皇上也不是会省的皇上。

    灼华领着圣旨,带着给尚美人的赏赐来到毓淑宫。这一般都是她的差事,她乐得其中,遇到赏赐好吃的,她还可以大饱口福。生活本已艰难,她才不会为难自己。

    越往毓淑宫走灼华越感觉奇怪,平时爱热闹爱玩的尚喜儿很少会有这样的安静,刚开始灼华还未起疑心,但是越走越犯难,只见毓淑宫所有的宫人都留在大殿外面,灼华刚想问,看着宫女太监都一脸茫然地低头跪在门外。

    灼华摇了摇头,推了推门却推不开。门从里面锁上,灼华耳朵贴着门,似乎听到了些许哽咽声,灼华轻敲了两下门说:“娘娘,奴婢是灼华,皇上叫奴婢给娘娘送来石榴,让娘娘尝尝鲜。”

    屋里没有动静,灼华等了一会,越来越焦急,最后使出最大力气敲着门。咚咚的敲门声,无论你藏着屋里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

    “尚喜儿,喜儿,我是灼华,你开门。”灼华大声地叫着:“喜儿,你开门。”

    尚喜儿终于从惊慌和无助中缓过神来,伏在榻上美人抬起头,再美的人痛苦的模样也好看不了哪里去,真正的痛苦可哭不出梨花带雨的模样。

    尚喜儿快速跑到门口,拉开门,自己垂着头,灼华也看不到她的表情。

    灼华从小太监的手里接过一盘子的石榴,玩笑说:“看,皇上赐的石榴,多子多福,我们的皇上啊,还等着娘娘给他添个皇子呢。”

    平时的调侃并没有引起尚喜儿的关注,尚喜儿仍是低头不语。

    灼华收起脸上的笑容,拉起尚喜儿的手,低头去看喜儿的表情,心里暗叫不好,但是仍努力扯出微笑问:“这是怎么了?还从没见你哭成这样。”

    尚喜儿是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女孩,心地单纯,从未因为什么患得患失,灼华也想不明白,她怎么忽然弄成这样?

    尚喜儿抬起头,她在宫里长大,但是她可以信任的朋友只有冯保和灼华。虽与灼华认识不久,但是她信任灼华,尚喜儿看着灼华,一双美丽的杏眼已经哭肿,脸上的妆也都花了。

    “跟我说说。”灼华轻声安慰,喜儿有些顾虑的往外看看,这一院子的太监宫女,她都不信任。

    灼华笑着拍着喜儿的手,走到门口,笑着说:“娘娘没事,闹了点小脾气,你们都散了吧。”太监宫女起身,灼华又说:“出去不准乱说,省的外人笑话了娘娘。”

    灼华故意这么说,宫人也知道这位主子年纪小,平时要哄着,哪里还会多话。

    灼华转身进屋,将门关上,拉着尚喜儿往里屋走去,两人坐在榻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