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我在江湖 > 第155章 关押灼华
    该来的总会来,灼华一直是乐观天命的人。

    两个小太监守着门儿,边磕着瓜子边聊着天,现在宫里都已经知道朝天观的蓝道行和万寿宫李灼华失了宠,对于失宠的人,势力的小太监可不会客气到哪里去。灼华反倒心安,他们送来什么都吃什么,送的臭的嗖的就不吃,每日看书写字,倒也清闲。

    “我要见灼华!”屋外大声地叫嚷着,娇气的声音显示了愤怒。

    球球看到来人是尚喜儿,低垂着小脑袋终于抬起,跑到尚喜儿脚边。两个小太监看着来人,一个连忙丢下瓜子,一个赶紧放下拿到一半的茶水,作揖下跪说:“恭迎娘娘。”

    “去,把门打开。”尚喜儿指着灼华的门命令说。

    “娘娘。”小太监哈着腰赔笑说:“娘娘,你别为难奴婢们了,这门是开不得的。”

    “怎么开不得?我现在要进去,看你们谁拦着?”尚喜儿说着往前走,两个小太监互相使了眼色,跪在门前,哭着说道:“求娘娘饶命,这是皇上的旨意,谁都不许见,还请娘娘不要生气,气坏了身子奴婢们可担待不起。”

    “皇上?皇上才不会关着灼华,你们让开,让我过去。”尚喜儿愤怒地说着,冷笑看着眼前的两个奴婢。

    “娘娘,奴婢们不能让,奴婢们劝着娘娘赶紧离开这里才好,还请娘娘不要沾惹是非。”另一小太监劝道。

    “我要你来教?”尚喜儿扬起手,一个巴掌正好打在这个小太监的脸上:“狗仗人势的东西,平日你们巴结灼华都巴结不上,现在好了,趁着小人得了势,这样欺负她。”

    尚喜儿又扬起手,还要去打,另一个小太监忙着捂住脸,整个身子倒在地上。尚喜儿一眼瞟到边上的饭食,虽然隔着远,但是仍能闻到嗖臭味。

    尚喜儿吼道:“谁让你们送这样的饭菜来,灼华还轮不到你们来踩。”

    尚喜儿一怒之下,将桌上的饭食打翻在地,又看了看边上的的小太监,仍是跪在门口,尚喜儿气得用脚踢了几下,无论怎样撒泼,两个小太监一直俯首在地。

    尚喜儿打着累了,看着无用,只能扯着嗓子喊:“灼华?灼华?我是喜儿。”

    边上的球球也好似怕灼华听不到一样,狂吠起来,灼华刚被关起来的时候,球球也是拼命地叫着,太监也不去理睬它,等到球球叫累了,只能趴在门口陪着灼华,一刻也不离开。

    外面的动静灼华怎么听不到,本来灼华不想招惹多余的事端,想着喜儿闹够了走了便是,但不成想尚喜儿越闹越厉害。

    “娘娘,奴婢没事,你走吧。”灼华贴着门说道,话语中听不出心情。

    “灼华,你没事吧?到底为了什么?我去求皇上饶了你?”尚喜儿焦急说道,在门前走着,寻着哪里能有空隙,好瞧上灼华一眼。

    “娘娘?”灼华大声喊道:“奴婢身份卑微,娘娘愿意前来相见已经是奴婢的福分。如果有错都是灼华的错,不能因为灼华让皇上误会了你,娘娘。回去吧,待着毓淑宫。”灼华说完,想了一下,又说:“奴婢知道娘娘心里闷,想着奴婢陪你看戏,等灼华出去了,就去陪你。”

    “你现在还想着看戏,我是担心你!”尚喜儿急着说道,哪里明白灼华的话里有话。

    尚喜儿话还未讲完,李芳已经进了院子,大声喊道:“娘娘!”

    尚喜儿看了李芳一眼,心中有了些害怕,胆怯地低下了头,球球也跟着不敢造次。

    “奴婢参见娘娘。”李芳作揖说道,冷漠高傲地看着尚喜儿,像这样宫女出身的小嫔妃,李芳这样有着实权的太监不会放在心上。

    李芳见尚喜儿不说话,又说道:“娘娘,皇上有旨,任何人不准接触姑娘,还请娘娘回避。”

    “灼华是冤枉的。”尚喜儿小声说。

    “娘娘说的是,是不是冤枉,皇上会明察,奴婢也会秉公办案,不牢娘娘操心。”李芳冷声警告。

    尚喜儿虽然害怕,仍是逞强说:“其他的我不管,你看看灼华吃的都是什么,皇上应该没有叫你们这样为难灼华吧。”

    “是。”李芳作揖,冷笑一声,看着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呵斥说:“皇上的旨意是将姑娘关起来,没有说要你们刁难姑娘,谁给你们的胆子?”李芳声音尖刻,生怕尚喜儿听不出来他的意思,李芳看了尚喜儿一眼又说:“自己去领了板子,谁叫你们得罪了娘娘。”

    灼华暗中叫苦,如果尚喜儿不来,她还能吃上两口饭菜,现在尚喜儿这么一闹,她估计连水都喝不到了。灼华无力地靠在门板上,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假如蓝道行审出了问题,那么阶不会有好下场,裕王也会受了牵连,徐睿更面临生命危险。

    两个小太监先是呼天抢地求饶,李芳朝身后的人递了一个眼神,身后来了两个太监,拖着小太监出了庭院。

    “娘娘,皇上有旨意,还请娘娘回避。”李芳由刚才的阴狠,露出笑意,但是这笑意却让尚喜儿惶恐,她在皇宫长大,怎么会不知道李芳的阴狠。

    尚喜儿身后的宫女轻扯她的衣袖,尚喜儿不甘心地甩了甩,但是没有办法,她只能低头,尚喜儿又看了灼华房门一眼,不情愿地离开。

    “把门打开。”

    李芳命令,身后的太监走过来,打开灼华的房门,灼华回避到房门一侧,由于窗户已被订死,这扇门打开,灼华感觉太阳照了了进来。灼华抬起头,几天未见到阳光,耀眼的光芒刺的她睁不开眼,她不禁伸出手来去挡。

    “皇上口谕。”李芳说道,灼华跪了下来:“朕问你,入宫之前,你可认识蓝道行?”

    “奴婢不认识。”灼华说道,没有迟疑。

    “是不识?还是不熟识?”李芳又说道。

    “仅有一面之缘。”灼华心中一紧,如实回说:“那时奴婢仅有十三岁,随着兄长出门游玩,街上巧遇蓝道长。那时奴婢和兄长以为道长是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当时道长为奴婢和奴婢的兄长算上一卦,那时不曾想过,卦相全部实现。”这个是事实,况且嘉靖也是知道的。

    “当时算了几人?”

    “兄长李研,巡盐御史周扬,还有奴婢,当场还有工部侍郎徐睿,裕王府侍读张白一两位大人。”

    “你可知蓝道行是坑蒙拐骗之人?”

    “奴婢不知。”灼华慌张地磕头说:“奴婢愚昧,当时年纪又小,对道长所言信以为真,后命数之言全部成真,奴婢更是以为遇到了能透析天机,通晓神仙之人。”

    “未得圣旨,你私自去朝天观又是为何?”

    “奴婢兄长远在边关,枕着战刀过生活,奴婢为兄长心忧,去朝天观一是为兄长占卜吉凶,二是为兄长祈福。”灼华说道,也许早有警觉,灼华应付嘉靖的话早已经准备好。

    “蓝道行假借扶乩之名,与宫中太监互通消息,传到宫外,你可知情?”

    “奴婢整日跟在皇上身边,并不知情。”灼华说着泪流满面,抬起头来泪眼汪汪的看着李芳,李芳蔑视地居高临下看着她,心中全是厌恶。

    “皇上口谕。”李芳说道,灼华头又垂了下去:“朝天观在查,你不能洗脱嫌疑,现在朕只有关着你。安分些,对你才有好处。”

    灼华趴着地上,直到李芳出去,重新锁上房门,灼华才抬头,用力擦去脸上的泪水。对于嘉靖,苦肉计向来没有用,但愿自己的一丝惶恐能瞒过嘉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