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逍遥公子世无双 > 第五十一章 线索
    他们真的没有在演我吗……李北牧突然有点莫名的畏惧,“我先问个问题,那天晚上,何府有人来过吗?”

    说完他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徐达,直觉告诉他,只有这货才是靠谱的。

    “没,我们调查的供词里面,都没人知道何府来人了。”

    “所以,是何来甫给沈三笑开的门……”李北牧下意识地看向了书桌,仿佛死者还趴在桌上一般。

    “可就算是何来甫给沈三笑开的门,偌大的何府里面也都没人听见开门的动静吗?”李北牧不解。

    徐达摇摇头,“供词都一样,没听到动静。”

    不会真的是纵身一跃进来吧……李北牧继续说道:“如果说是何来甫去大门口接的沈三笑,后者如果只是单纯的想杀人的话,他为何不直接在门口动手?”

    “要是怕被人发现的话,也可以进门之后再动手,为何一定要等到了书房才动手呢?”

    “不对,李公子,你为何会觉得是何来甫去给沈三笑开的门?”

    背棍捕头自以为抓住了重点。

    李北牧叹了口气,用那种关爱智障儿童的语气跟他解释道:“如果沈三笑不是走的正门,那就是翻墙进来的,可以暂定他武功高强,没留下任何痕迹。”

    “可进了这书房呢?大门完好,显然不是他从外面暴力破门,那么就是何来甫给他开的书房的门。这样一来,又回到了刚开始的问题。”

    “他要是单纯的想杀何来甫,书房门口就杀了,而不是死在书桌上,这样一来就很明显了,他们多半是在这书房里面进行了商谈。”

    没人再开口,也没人再质疑。

    几人眼中都在冒光,好似打开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门。

    这样李北牧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想靠他们抓到沈三笑,无异于痴人说梦……连这样最基本的都推理不出来,还怎么断案?

    “那他们在这聊啥了呢?”

    胖捕头觉得自己终于能插得上话了。

    但却迎来了另外三人鄙夷的目光。

    “南渊啊,还有什么发现吗?”李令先语气突然和缓了下来,刚刚一番推理让他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自己这大侄子,真的要比自己聪明。

    嗯,现在需要他,承认一下也没关系。

    “有。”

    李北牧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指了指书桌后面的那排书架,“这里有人翻过。”

    “嗯?我没有啊。”

    李令先说完又看了看另外几人。

    最后还是徐达解释道:“我们要是翻动过,都会尽可能的复原。”

    “我没说是你们。”

    李北牧自顾走上前去。

    “你是说……”

    李令先一拍脑门,几步便走到书桌后头,抬头看着他指出的那排书架,“嗯?这没什么不一样啊,你是怎么知道有人翻过的。”

    我都告诉你们了,你们就不能看仔细一点吗……李北牧已是无力吐槽。

    最后还是徐达站在后头,轻声说道:“最中间那本书,比别的书凸出来了一点。”

    “就这?”

    胖捕头不解地说道:“这能说明什么?不就是放书的时候没放整齐吗?”

    正常人来说,这是没什么,可要是一个强迫症晚期的人,连书都放不整齐,那才是有大问题了!

    是的,从一进书房开始,李北牧就发现了,这何来甫是个强迫症晚期。

    书房里面三点一线都说的轻了。

    每本书大小一致,都是整齐划一地堆放在书架,一张张整齐的白纸也是堆好放在桌角,甚至就连用过的废纸,都一丝不苟的放在一块。

    笔架立在书桌上,每一根毛笔的指向都是一模一样。

    外面院子的花坛也是,每一株花朵都是修剪的极为精致,连一丝一毫的杂叶都没有。

    但这并不能作为合理的证据……李北牧扭头问道:“何来甫多高?”

    “约莫五十三寸。”背棍捕头立马回道,他来之前仔细看了卷宗,对这些基本信息都很了如指掌。

    “嗯。”李北牧一抬手,刚好摸到那凸出的书籍,说道:“我身高六十寸,伸手才堪堪摸到这书籍,椅子上也没脚印……你觉得何来甫不依靠别的工具,能拿到这里的书?”

    胖捕头立马抬杠,“就算椅子上没有脚印,但他可能是脱了鞋踩上去的啊。”

    多少有点无理取闹了……李北牧没理,直接从书架上将那本凸起的书取了出来。

    入眼便瞧见那书册中间微微拱起。

    “这里面夹了东西。”李令先立马惊呼出声,这东西他熟,每当他在书里夹了银票时,书册都会这样拱起。

    嗯……虽然那银票最后都会不翼而飞。

    “嗯,可是东西已经被取走了。”李北牧打开书册,里头空空荡荡。

    “好家伙,这是沈三笑取走了?”李令先从他手中拿过书籍,翻看不停,企图从中寻找出别的线索。

    李北牧不置可否,只是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

    “带走。”

    李令先反手将其递给了徐达,一脸希冀地盯着自己的大侄子,“还有吗?”

    没了,一滴都没了……李北牧咳了咳,“剩余的得看过卷宗才知道。”

    还真有……李令先眼前一亮,大手一挥,“走,回县衙!”

    随即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再度回去了县衙。

    回来的路上,几人对李北牧的态度可谓是有了天壤之别。

    嗯……李北牧的感受就是,去的时候,你们对我爱搭不理。

    回来的路上,我就让你们高攀不起。

    回去县衙。

    有了李令先的叮嘱,文书王天成立马搬来了卷宗,又将已经冰凉的茶水倒掉,换了润口的温水,俨然是将李北牧当成了李大人。

    至于他为何对李北牧愈发恭敬,也有他的判断方法。

    比如说早上出发的时候,李令先对李北牧态度冷淡。

    可现在呢?

    一口一个南渊,脸上甚至还挂上了几天不见的笑容。

    这些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李北牧没空在意他的这些小想法,拿了卷宗立马伏案研读。

    【两天前的戌时一刻,何来甫吃完晚饭,单独回去小院,一夜静谧,没人发现异样。

    第二天,辰时二刻,管事刘三前去喊何来甫起床,在书房发现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