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逍遥公子世无双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互文,绝杀!
    乍一看,就是平平无奇的一首绝句。

    但荀之敏竟然将其放在这七字顶针诗之后,又岂会是如此简单?

    李北牧前后扫了几遍,立马看出了这首诗中的门道。

    一旁一直观战的董开明也轻咦了一声,“竟是首回文。”

    “古富明,这首回文诗是你写的?”

    身材颇为高大的书生立马起身,朝身旁的监院弯腰行礼,说道:“回禀先生,这首诗并非学生所做,学生只是代为通传,真正作诗的人是荀之敏。”

    董开明轻轻颔首,又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须,“不错。”

    说着他又看了眼沉思的李北牧,眼中的喜悦与满足,愈发明显,能在一众学子之中看到如此精彩的对诗,实属人生一大快事。

    李北牧却还在品味着这首回文诗。

    这回文诗,正着读是一首,倒着读也是一首。

    而这首绝句倒着读,便成了这样的一首诗歌:

    “藏霞有岁岁轮环,久永枫方圆阔宽。

    霜绩伟红丹染叶,乡新入得景佳观。”

    这种写法,对于写诗之人技法与炼字上的实力,要求极高,而荀之敏年纪轻轻,既然就能靠真本事写出这样的诗歌。

    这要没有自己……今天这诗会,还真是他独占鳌头了。

    但可惜,没有如果。

    自己既然出现在了这里,那必定是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书,把这首回文诗也传抄下去。”

    “稍等片刻,将我这两首一并传抄了吧。”

    董开明话音刚落,李北牧就接了上去。

    说着也没迟疑,提笔便开始写就。

    “南渊,你……你这就对出来了?”

    瞧见他这反应,董开明试探性地问道。

    “嗯。”

    李北牧头也不抬,手上写字不断。

    而站在旁边,充当传声筒的古富明则是瞠目结舌。

    真就有人,写诗如喝水?

    眼睁睁看着自己递过去一首回文诗,对方只是迟疑了几个呼吸时间,便对出来了。

    不,不仅对出来了,甚至还将下一轮的对诗都写了出来。

    这……应该是他事先准备的吧?

    不然哪能有这般实力?

    李北牧挥手间写就两首诗歌,随后双手捻起纸张,轻轻一吹,这才翻转过来,放在了董开明和古富明面前。

    两人低头看去。

    第一首便是李北牧给出的答复诗,这是一首描写夜景的诗歌。

    “空山冷色夜阑珊,小径幽深更月寒。

    盅酒倾情伤影瘦,梦乡一醉得心安。”

    同样是一首绝句,其倒过来也是一首新的绝句。

    这与荀之敏给出的对诗,可谓是交相辉映,贴切地不能再贴切了。

    但这只是一首答复诗。

    下面那首,才是李北牧给出的新一轮对诗。

    两人匆忙扫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妻诗。

    一首用来怀念妻子的七律,感情酝酿婉转,其悲伤与思念,直入肺腑。

    两人看着,一时间都呆滞在了原地。

    可几个呼吸之后,董开明反应过来,这可是对诗台上,李北牧岂会给出一首寻常的思妻诗?

    沉吟片刻。

    他如遭雷击,直直地站在了原地。

    这……

    这也是首回文。

    更绝的是……这首回文诗翻转过来,竟成了一首意味丝毫不差的……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虚。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要是单独一首还好,可这放在一首回文诗里,思夫念妻具在其中,立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境。

    立马将这首原本就品阶极高的诗歌,再度拔升了几个品阶!

    直到此时。

    古富明才品味出这首诗歌中的韵味。

    猛地抬起头,看向那若无其事般,倚靠在椅子上的李北牧。

    古富明深呼吸一口,朝其深深作揖。

    “诗词一道,吾等难以望李兄项背。”

    这就摆明了承认自己不如李北牧远矣。

    见此情形,见此大礼,李北牧也不好再靠在椅子上装大爷,只好起身,笑着回了一礼。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下也只是会些小道而已,古兄不必妄自菲薄。”

    “李兄客气了,不行就是不行,在下这就将这首诗带下去给荀兄……看他能不能有所高作。”

    几人说话其间。

    一旁的两名文书,已经将这两首诗歌传抄了数份。

    古富明拿走了一份,其余的都交由侍者传给了别的地方。

    ……

    山上高台。

    苏牧与赵慎闲着无聊,已是开始了手谈。

    与北上的许乘风那个臭棋篓子,一言不合就翻棋桌不同,苏牧那是能和赵慎杀的有来有回的存在。

    两人厮杀正酣。

    文书悄然递来了白纸。

    “哟,等了这么久,这才有结果啊。”

    苏牧笑着接过纸张,放在两人中间的棋桌上,开始翻阅。

    “嗯……是一首回文诗,这荀之敏也算是颇有诗才了。”

    “李北牧这小子对的也不错,很是工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对上一首回文诗,也算是勉强他了。”

    “咦,他这下一首回文诗……”

    苏牧的声音消歇下去,眉头紧接着开始皱起。

    而坐在他对面,一直把玩着白子的赵慎,也不再动弹,正襟危坐,认真地打量起了面前的白纸。

    底下的一众官员,自然也察觉到了上面两位大佬神色的转变。

    都情不自禁的压低了呼吸,好奇着他们到底看见了什么。

    两人沉默许久。

    最后还是赵慎一锤定音。

    “从今往后,凡作回文诗,都绕不过南渊的这首思妻念夫诗了。”

    苏牧赞同地点点头。

    又将白纸给了旁边侍候的文书。

    “传下去给他们看看。”

    ……

    山脚。

    古富明手托着那张白纸,仿佛似有万斤重。

    一众学子看着他那肃穆的神色,也是下意识地压低了说话的嗓音,只是死死地盯着他。

    准确的说,是盯着他手中的那张白纸。

    当他走回荀之敏面前时,也是一言不发。

    只是将手中的白纸,递给了这群英诗会的会长。

    荀之敏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

    接过白纸。

    半晌。

    荀之敏脸色一片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