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4章 一鼓作气
    数艘只能容二三人的渔船顺流而下,船上的人多持长矛,少数猎户出生的汉军则持着强弓,瞄准岸边或是水中浮动的蛾贼,便是一箭。

    鲜血上涌,中箭的青州黄巾在水中扑腾不久,便没了踪影。

    这汶水当中的青州黄巾一如水淹七军时的魏军那样无助。他们的甲胄,衣衫都被江水浸透,面对咄咄逼人的汉军,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上岸,二三子快快上岸!”还算清醒的青州黄巾下层的头目吐出一口浑浊的江水,大声喊道。

    他一个猛子扎到了汶水一侧,距离那几艘渔船有了一段距离,才敢召集部众,先行上岸。

    “杀了他。”李云义的声音骤然响起,他在颠簸的渔船上面一袭白衣,一手指向相隔不过五十步的黄巾头目。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汶水当中二百余蛾贼,唯一叫喊上岸反击的便是此人。

    “诺。”

    猎户应声称诺,目光扫向喊完后,便迈动步子朝着汶水一侧而去的黄巾头目。他面色凝重,羽箭搭在弓弦上,却久久没有射出箭矢。

    数年之前,征讨黄巾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弓箭手。作为州郡的杂兵被整编成了正规军,他靠的便是一手六十步内,便是甲士也能射杀的精妙箭术。

    这个时代的汉军甲胄是以硬皮甲为主,锁子甲多是下层军官才能装备,更高等的鱼鳞甲则是中高级军官的装备。

    他手中的弓是八斗步弓,勉强沾上强弓这一称谓,但在六十步这个距离,想要一箭射穿硬皮甲,他也无甚把握。

    他只能瞄准那黄巾头目没有甲胄头盔包裹的脖子,力求一击致命。

    他等了许久,机会才最终到来。

    兴许是距离渔船有了百步的距离,那黄巾头目这才回首看了一眼在水中挣扎的袍泽弟兄,叫喊道:“快走,勿要误了渠帅大事!”

    他的络腮胡沾上河水,黏在一起,随着急促的话语上下抖动。

    这时候,渔船上的猎户才松开弓弦,看着羽箭破空而去。

    百步的距离,破甲无异于登天,但杀人却是够了。

    “嗡!”

    箭矢穿透黄巾头目的脖子,鲜血不断上涌。那头目用手死死的捏住自己的脖子,握着上面还在颤抖的箭羽,不甘心的看向百步之外的渔船。

    那一个白衣文士。

    “替我传令——贼军已败!”眼看愈发多的蛾贼开始朝着两岸逃窜,李云义的脸上再无刚才的从容。

    首恶虽然已经被射杀,可他的死非但不会让这些蛾贼坐以待毙,反而会让他们兔死狐悲,溃散而去。

    权利固然诱人,半渡而击也是他所想的最好的法子,这也不成的话,那就只能死战了。

    早在斥候回报,蛾贼不断朝着汶水前进,他先一步抵达河边,看到渔船的时候,他心中的海军梦就在滋生。

    再看到蛾贼泅渡温水的时候,他更是胸有成竹,此战必胜!

    现在黄巾更是被他截断在汶水之上,两侧岸边都有百人聚集,眼睁睁的看着渔船上面的汉军屠杀自己的弟兄,却束手无策。

    “贼军已败!”

    骤的,渔船上的汉军都齐声大喊,连带着数百步外的张开所部,听到江水当中的齐声呐喊,也激昂起来。

    那张开一撕衣袖,露出甲胄,不顾蛾贼扑到了自己眼前,大笑道:“蛾贼来势汹汹,却已力竭。儿郎们,使君断绝蛾贼后路,我军已胜!”

    天色已经昏暗了些,那些来势汹汹的蛾贼只听到身后的的齐声呐喊,又见最前一排的汉军,一手持盾,一手持汉剑,作盾。在他们身旁,总有手持长矛的汉军瞅准机会,便猛地突刺,收割掉一条鲜活的人命。

    这群大半不曾着甲的青州黄巾本就是被裹挟的小民,他们骁勇善战,那是对于羔羊般的百姓而言。

    遇到州郡兵,唱着“头如鸡,割复鸣”,他们也能一鼓作气,将其击溃。

    可在遇到士气同样高昂,又有指挥的朱虚汉军,他们便撞得头破血流,止不住的后退。

    “乃乃的,这些蛾贼过了这么多年,还不长教训。两军交锋,擅退者斩的道理都不懂。”张开啐了一口,笑的更开心了:“使君就在船上,要是吃不下这些蛾贼,今晚回了朱虚城,乃公可没面子去见亲眷。”

    笑罢,这一支汉军并非松懈,而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每每有蛾贼恐惧而擅自后退,或是不敢上前。就有汉军往前推进,将盾牌堵住豁口。

    没错,汉军向来是用的这样不怕死的打法,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盾牌,挡住敌人的冲锋,用死亡喝退敌人。

    他们人数比不上黄巾,但装备却更为精良。佩戴这些装备的人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都是经年老卒。

    “援军到了!”

    忽的,欢呼声从西向东,响彻云霄。

    只见一支数目不过百人,装备还不如黄巾的民壮,从北面的山林跃出,为首的正是郑摄。

    他不顾身上的枯枝碎叶,而是直扑战场一角。

    “冲过去!”

    他从未打过仗,胸腔里却又一股气想要宣泄出来。

    尤其是弱冠之年的李云义已经在渔船之上斩断大江,岸边汉军也节节胜利,打的黄巾步步后退。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李云义远离战场,反而能够看到战场上两支泾渭分明的军队在纠缠,绞杀。

    眼下加入战场非但不是生力军,而是民壮。他们凭的并非是高超的杀人技巧,而是士气。

    如果不能一击击溃黄巾,这些人反而会成为汉军的累赘。他们甚至都不需要两成的伤亡就会溃败。

    与此同时,司马俱阴沉沉的看着汶水上漂浮的船只,又看看北面正在与李越交锋的汉军,眼中闪过温怒。

    但他没有急着下令,而是将士卒聚拢在自己身侧,开始对峙。

    他来得匆忙,麾下的士卒并没有作战的准备。无论是各队屯,还是伍什,都已经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些许想要抵抗的下层军官,头目,也苦于身边的黄巾并非是自己直属的下属,甚至面生。

    这样一来,莫说是如臂使指。便是要人停下脚步,那也是做梦。

    连续两支汉军出现在战场上,足以让做出选择。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