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5章 初见张闿
    久病在床的李云义性子本来就软弱,现在出城到了狼窝里,他只能靠着自己。

    “大兄所言甚是。”李云义勉强一笑,做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来:“不过大兄,这些酒都是诸葛家,郑家送来的。方才郑家不愿意投降,还在城中生乱。”

    “还有这等事情?”何德闻言也是一惊,顿时恨的牙痒痒。他直接将自己不幸的根源安在了郑家身上。

    若非他们,自己也不用煎熬足足一刻钟,落到被蛾贼取笑的地步。

    “不说他们了,酒分一些出来,剩下的哥哥帮你安排了,好叫城中百姓不至于受苦。”惊讶之后,何德又醒悟过来,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而是如何将朱虚求和的礼物以自己的名义送出去。

    “大兄做主便是。”

    本就准备将“礼物”送与黄巾的李云义看似面露苦色,连连伸手想要阻止,事到临头却又不得不抽回自己的手。

    这般做派落在何德眼中,倒是让他有些不忍欺负这个孱弱的表弟。

    “罢了。”他心中叹了口气,张嘴道:“无需担心,这些军士跟我都有交情,我保准你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到朱虚城。”

    “谢谢大兄。”李云义如蒙大赦,连连作揖,也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

    何德所不知道的是,李云义是真的紧张,他的窘迫跟不安都不是装出来的。

    虽说他下定决心要以最小的代价获胜。

    但以身涉险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心惊胆战,告诉自己——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抱着这一心态,度过了最初的窘迫之后,李云义才看到了正在修建的营寨。

    营寨占地颇广,闯入李云义眼眶的时候,他就感觉不对。按理说黄巾物资匮乏,是无法修筑这样严密的营寨的。

    但传言终究是传言,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张开也只是告诉了李云义一些安营扎寨的法子,告诉他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简易的营地。

    并且保证黄巾的营地都很简单,随便一支轻军就能夜袭成功。

    现在看来,若是黄巾严加防守,夜袭只怕难如登天。

    李云义暗自叹了口气,却听到旁边军士笑道:“我家司马可是严格按照汉军的模式来安营扎寨的。”

    虽说平日里面,他们没少骂张闿不干人事,一股脑的将问题全都交给他们解决。

    汉军的营地当然更为坚固,容易防守。可修筑营地的人又不是张闿,而是他们这些辛苦了一天的小兵。

    现在看到何德跟李云义的惊愕,他们还是与有荣焉的得意起来。

    “我告诉你,他们可不是黄巾,而是徐州军!”

    “徐州军?”李云义一惊,他从未想过自己对面的人并非是黄巾,而是徐州军。

    “怎么可能,陶使君可是大汉名臣,心系家国。这样的人如何会跟匪徒纠缠在一起。”

    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营地当中不乏火把,前方引路,后方警戒之人都因为进了营地,变得松懈起来。

    纵然李云义跟何德凑在一起,他们因为没有任何戒备之意。

    “我的好弟弟,这话你私底下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当众说出来,你不想活了,哥哥还想活着!”

    何德连忙伸出自己脏兮兮的肥手,堵住李云义的嘴巴,抱怨道:“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陶使君是真的仁义。只是这徐州除了陶使君之外,还有别的势力。”

    “去年徐州黄巾肆虐,陶使君就平定了许多蛾贼,随后更是招降臧霸等人平稳琅琊国。这一军之长便是行军司马张闿!”

    张开?不对,是张闿?

    李云义瞬间将这两个人的名字混在一起,脑袋一下子就炸了。

    他记得徐州黄巾肆虐的时候,朝廷委任陶谦作为徐州牧。

    陶谦能力极强,不然也不会深得汉灵帝的器重,出任徐州牧,代天子牧守一方。

    但到了地方之后,陶谦也是十分为难。

    徐州长治久安,他招募而来的丹阳兵虽然精悍,却无法从根本上消灭黄巾。

    为了徐州安定,陶谦不得不招降黄巾。给了张闿,臧霸等人些许的自由权,允许他们效忠大汉。但在实际的安排上,张闿也好,臧霸也罢,都是后娘养的,跟徐州的正规军待遇全然不同。

    也正源自于是后娘养的,这些黄巾对陶谦也没什么忠诚这。为了养活自己的部众,不被清算,就得想办法捞钱。臧霸被称作是泰山贼,现在也在琅琊国跟泰山交界的地方时候做的就是无本买卖。

    张闿更是杀掉过曹操的老爸,奔走淮南后,杀了陈王刘宠,国相骆俊。

    相比张闿,臧霸多少是读过书的,别人也并非是黄巾贼,而是泰山贼。

    张闿就是货真价实的叛军,现在都能干出袭击大汉城池的事情,更别说为了钱财杀掉曹操老爸这种事情。

    “真是张闿?”李云义再度确认,要是张闿的话,这下就真的麻烦了。

    想要从一个贪财,无信嗜血的人手中走脱......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李云义强迫自己接受现实,没准即将遇到的就是那个恶名彰显,引得曹操屠杀徐州的罪魁祸首。

    “司马大人请二位进去。”

    营地空旷,除了最中间的地方立起一顶帐篷,其他地方都空荡荡的,只有军士不断穿梭,运输各种物资。

    而在这顶帐篷外面,有十七八人值守,死死地守着这顶营帐。

    “走吧,我的好弟弟。”何德走了两步,见李云义呆呆地看向那些侍卫,回身拉道:“勿要让司马大人等太久。”

    李云义这才回神,勉强一笑道:“这等强军,小弟还是第一次见到,有所出神,还请见谅,见谅。”

    旁人见怪不怪,对此一言不发,看着李云义二人入了帐篷。

    帐篷里面,张闿冷冷的望向李云义,问道:“你便是李家家主?”

    “小人不是,小人只是他们推出来的家主。”李云义毫不犹豫的否认,哭诉道:“朱虚郑家对将军大为不满,诸葛家好不容易扑灭郑家的反抗,却又害怕乱军入城,所以将我这李家名义的族长推了出来。”

    “我李家常有人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我这族长是源自于我父亲不假,可我父亲去世之后,我这族长只是名义上的,做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