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91章 人心浮动
    会议结束,王子法在府衙的朱色大门前,拦住左承祖去路。

    “左大人,王叔治真要南下?”

    王子法惊疑不定,时至此刻,他仍旧认为王修南下一事,是谈判用的筹码,而不是王修本意。

    “不南下,难不成北上?”左承祖态度依旧不好,一句话便呛的王子法脸色一变。

    “王叔治要的东西,国相都给他了,他拿乔还有什么意思?现在北上入了昌都城,如此泼天大功,便是国相丞,他都做得。”

    王子法强忍着怒气,小心应对。

    “做得?”左承祖叹了口气,正要说话,却听到城外有人鼓噪,城头更是鸣金之声大作。

    “城外黄巾数以万计,王叔治不过千余残兵,你想他死的话,便叫他入城来。”

    左承祖见王子法瞠目,道:“你与王叔治亲善,想要助其一臂之力,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在内好好帮衬王叔治,免得他被国相猜疑。”

    王子法见左承祖所言字字珠玑,说到他心中去了。一时间,他也不觉得不合群的左承祖面目可憎了。

    “大善。”王子法心思活泛,拱手后提议道:“城外黄巾鼓噪,片刻后国相会遣人询问。左兄不妨与我一道前往城墙,看上一看。”

    左承祖见状微微颔首,与之一道登上西门。

    西门外,黄巾旗帜猎猎作响,艳阳底下,数个方阵的青州黄巾一扫昨日的晦气,再度做出攻城的架势。

    司马俱骑在一匹黄骠马上,冷冷看向灰黑色的昌都城墙,看着城关上面数以百计的守军,脸上泛起一丝嘲讽。

    在他左右,昨日嗨灰头土脸的青州黄巾眉飞色舞。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冲谈昨日的晦气,让他们大受鼓舞,只觉得昌都旦夕可下。

    “渠帅,南面斥候不断传来消息,那一支汉军已经退到了二十里外,正在缓步南下。”

    一个精明强干黄巾头目目光犀利,野心勃勃:“已经有斥候绕行南下,前往淳于,弄清楚淳于情况。”

    司马俱淡淡道:“淳于事关重大,李越此番失职,若是能够吃掉这一支汉军,尚且能够将功补过。”

    那头目心中暗自揣揣,知晓李越此番收到消息,必然要不惜一切代价拦住汉军。

    不然莫说是荣华富贵,便是脑袋,都留不住了。

    可全军上下,却无一人觉得司马俱如此处置有失公允,反而觉得司马俱大度。

    “不过眼下关键并不在淳于,而在器械。”司马俱微微叹了口气,他从徐州购置的都是最简单的攻城器械,远远谈不上精妙,更没有投石机,床弩这样的战争利器。

    即便这样,北海国的依旧极大地减缓了辎重部队的运输速度。

    他已经到了昌都城三日,攻城器械距离自己还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渠帅,末将愿意领上一军即刻出发,拱卫器械。”那头目的见司马俱心思全都牵挂在器械上面,心中一动,拱手请战道。

    司马俱闻言一愣,心中莫名的紧张起来。自从昨日一战,汉军没了踪影,一支缠在自己身边的那一小队骑兵也消失不见。

    这让他心绪不宁,先后增兵至三千人,以此保护千余民壮,安然无恙的抵达昌都城下。

    现在器械距离自己只有数里距离,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何又不安起来。

    难道,那一支骑兵还在暗中等待机会?

    他蓦然醒悟,现在他家大业大,已经不是当年在乱军当中一个寻常的头目,只掌管数百人,仍旧要身先士卒。

    现在他手握数万大军,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不需要置身于险地。

    “焦伦,你领三千人,去引领器械直抵战场。”

    司马俱命令之下,焦伦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脸上也露出笑容:“渠帅尽管放心,末将只要尚存一息,就断然不会叫器械有所闪失。”

    那司马俱听了,只是冷眼看着,看的焦伦脸上笑容收敛,拱手而去。

    城墙之上,王子法神态自若,却见组偶承租忧心忡忡,不禁调笑道:“左兄何故做凄苦态?难不成出城一遭,青州黄巾便叫左兄惧了?”

    左承祖不言语,只是看向城西官道。

    官道上,大队的黄巾正艰难的运输着攻城器械。覆盖着牛皮,不易燃攻城车;两个轮子,需要四人推动的折叠云梯,已经从地平线上拔升,出现在左承祖的视野当中。

    “那是——云梯?”

    王子法身侧,一个懂行的老军忽的色变,尖声道。

    左承祖闻言,抓住老军的手,一一问询。

    那老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言两语便将城外的攻城器械一一道出,说的王子法脸色都白了。

    “大事不妙。”

    左承祖闻言面不改色,只是命人通传国相孔融,自己仍旧立在城墙之上。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我都是文士,在城墙上也派不上用处,不妨先去禀告国相。”王子法小声提醒,心生怯意。

    “无妨,一时半会儿黄巾纵然来袭,也登不上城墙。”左承祖摇头,说的王子法一阵羞怒,心中直骂左承祖不识好歹。

    可偏偏,王子法又要顾及颜面,又要顾及两个人好不用意有的亲密关系,也不便动怒,只能讪讪应下。

    “黄巾怎么这般胆小,又派了一军支援。”

    那老军一直盯着城外,眼见黄巾从军阵当中分出一军,也是长叹一口气。

    “难不成,那一支骑兵还在城外?”他嘀咕。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左承祖闻言,脸上顷刻间绽放出笑颜来:“在与不在,对我昌都都是好事一桩。”

    “走,王大人,与我一道去见国相。”

    王子法听的诧异,他既不明白什么是好事一桩,也不知道为何这左承祖方才死活不愿意与自己离开,现在却又要去见国相孔融。

    “呜呜呜!”

    骤的,城外号角声联营而起,声势骇人。

    远远地,一支骑兵从山林当中而出,直奔器械所在的黄巾阵中。

    “李使君啊李使君,您究竟想要什么?您是真仁义,还是伪善之人?”

    左承祖低低的看向已经变成战场的城西官道,神情复杂。

    以他的智慧,他当然明白李云义对自己仍旧心存戒心,没有选择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

    不然黄巾援军有攻城器械一事,他不可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