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10章 青州义军
    崔琰寒门出身,后代虽是隋唐七宗五姓之一的清河崔氏,可他现在却代表了清河崔家的顶点。

    能够拜师在郑玄门下,足以让他学贯东西,骂人也能文雅许多。

    “在下国渊国子尼,若是使君想要在黔陬屯田,在下可以助使君一臂之力。”

    “此乃在下师弟崔琰崔季珪,他生的嫉恶如仇,方才所言并非是针对使君,而是愤慨而发。”

    国渊更为沉稳,他心知肚明这对自己跟崔琰,赵商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北海残破,南部诸县逐渐回到大汉掌控当中,亟需官员治理。

    这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高密学子而言,一县之地不大不小,百姓也不多不少,正好作为施政之地。

    “国渊,崔琰?”李云义难掩脸上惊愕之色。

    他到了这个时代月余,所见的也都是在青史上面籍籍无名之辈。

    王修,太史慈,他们原本就跟北海有说不尽的交际。但国渊崔琰,他们两个跟北海有什么交际?

    “夷安,黔陬,以民为本,若是诸位认同这一点的话,青州义军欢迎诸位。”

    李云义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惊喜冲淡。

    “青州义军?”赵商面色微变,细细品味这四个字,露出笑容。

    “青州从义,我等必然当先。”

    他笑过之后,正色吐出这样一番话语。

    “青州黄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使君组织义军,驱逐黄巾,保境安民,乃是北海之幸,青州之幸,天下之幸!”

    旋即他又笑道:“在夷安时,在下还在忧虑使君若是不肯放弃朱虚汉军这一称谓,只怕会生出掣肘。”

    时下万事都讲师出有名。李云义打出来的朱虚汉军称呼,无法受到朝廷承认,跟此刻打出来的青州义军没有两样。

    而他看来,这里面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孔融。

    只要孔融一日还是北海国相,朱虚汉军就必然归属他的统辖之下。

    现在李云义将自己从北海体系当中剥离出来,固然恶了孔融,会被此人记恨。但从旁的来说,这却是好处颇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旦被打上孔融的烙印,想要从中挣脱出来,再做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未必比收获低。

    “此事我有计较,往日打出朱虚汉军这一称呼,是为了护佑朱虚百姓。今日朱虚汉军军力扩充,有能力保护更多的大汉百姓,自然承担更多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李云义眼见对面的都是大佬,心中不免谨慎,说话也变得的严肃起来。

    嘴炮,他不是不会,只是他不想。

    如果嘴炮能够让对面的三位大佬真心诚意的加入自己麾下的话,他愿意做ppt,去画大饼。

    “能力越大责任虽然越大,可李使君想过没有,人力有穷。”

    崔琰一语中的,挑出李云义的错处道。

    “人力的确有穷,可困难就在面前,不去做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义不敢托大,只想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大概面对的是国渊跟崔琰,李云义慷慨陈词完毕之后,下意识的看向对面两个表情。

    国渊就不提了,老者自然有尊者模样,便是泰山崩于前,国渊仍旧波澜不惊。

    年纪稍微年轻,已经遭受过许多次毒打,却不改初心的崔琰却是露出一丝冷意来。

    “说的再多,李使君也想趁乱而起,将手中百姓当做本钱,驱使他们为你效力,好叫你能够攥去更多权利。”

    崔琰一听,便知道李云义安抚百姓是为了战争,而非修养生息,叫百姓安居乐业。

    “汝与董贼何异?”

    李云义还能荣辱不惊,可国渊却是恼了:“李使君平定数地黄巾,救下百姓不计其数。若他是董贼,这天下早就安定了。”

    “汝不喜李使君,尽管去寻你认为能够救世之人,何必在此处为难李使君?”

    他不怒自威,长者气派彰显出来,直叫崔琰诺诺无语。

    另一边的李云义不知从何处端起一碗酪浆,他浅尝即止,润了润嗓子才道:“国先生不必如此,我与崔先生之间并无旧怨,他为何要为难于我?”

    他一挥衣袖,大步上前,走到距离崔琰还有三步的地方,才停下脚步:“崔先生方才说的不错,我李云义是俗人,为了救己才施救百姓,才自任为朱虚县尊,辗转千里,厮杀数阵,换来一事和平。”

    “我若告诉你,今日之后青州再无战事,那是妄言。可你真就不知道我与董卓最大的不同便是,他不将庶民性命放在眼中。我李云义恨不得全青州的黄巾解甲归田,免了杀伐。”

    “他这等暴虐之人,不配与我齐名。”

    他说罢,忍不住咳嗽一声。一旁的亲卫赶紧上前,奉上酪浆:“使君,歇歇吧。”

    “不必。”李云义结果酪浆,端在手中,又才笑道:“明日龚都出发东进,前往介亭,不其。在入冬前的半个月当中,这二县必须拿下,好叫北海腹地能够安心屯田,避免粮荒。”

    “好叫开春之后,青州义军扫平东莱北海黄巾。”

    崔琰嘴唇蠕动,欲言又止。李云义将他的问题全都堵住,直白的告诉他,仗还要打下去。

    从田间地头产出的粮食将用在军需上面,战争会席卷整个东莱,北海,甚至更北方的齐国等地。

    这叫他默立片刻,踌蹴不安。

    “使君见谅,这番我家老师命我等出行将其带上,是想叫他多多见识使君这等英雄,而非叫他出仕。”

    赵商始立在国渊身后,直到此刻方才开口为崔琰辩解。

    与他们不一样,崔琰刚刚投入郑玄门下半年,与他们关系亲密,才学却远远不及。

    “我并非董卓。”李云义闻斜睨一眼,淡淡说道。

    他不会因言杀人,更何况崔琰此刻所言更符合当下寻常士人对于时局的态度。

    董卓是乱臣贼子,黄巾也是乱臣贼子,似李云义这样谋夺大汉地方的豪族同样是乱臣贼子。

    此刻,大汉的尊严还未被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摩擦殆尽,汉室这两个字仍旧重逾千金。

    袁绍这等从洛阳出来的人,能够明白刘家已经掌控不了天下。

    他的臣子对于汉献帝刘协的策略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非曹操的奉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