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29章 拦路虎
    “末将见过使君。”武老三见到李云义到来,荣幸之至的道:“幸不辱命,军中已经安定。”

    “我说了,让他们后撤。”李云义话音落下,憋了一肚子火气的肖飞便领兵上前,一时间,枪阵如林,逼的看热闹的军士纷纷后撤。

    就在十八里铺外面,李云义态度强硬。他压根不担心这些怂逼再度反叛,也不在于那一支运粮队走到了何处。

    只要的张浪还在前方蹲草丛,事情就会好起来的。

    “末将......”

    “武县尉,过之犹不及。”

    武老三还欲在说话的时候,肖飞拽了句文,冷笑道:“他们不远愿意做的事情,我麾下的弟兄可是趋之若附。”

    他声音冰冷,如同惊雷一样,叫武老三的脸色大变。他当然知道李云义麾下兵强马壮,临时任用自己是因为淳于一县的归属。

    真要没淳于这个筹码,自己跟即将过境的那一支黄巾一样,没有选择的权利。

    “出列,换甲。”

    肖飞却是不等武老三做出决定,便抓紧时间从地上拾起旁人不要的土黄色旗帜,甲胄,临时更换而上。

    “衣衫勿要太过整齐,你们见过谁家的黄巾衣甲齐备,盛夏隆冬穿的一个样的?松懈一些,莫要叫旁人看出咱们是青州义军假扮的。”

    肖飞声若洪钟,一字字下,武老三以降,竟无一人敢说半个不字。

    当然,只有当事人肖飞才知道自己敢这样说话,并非是自己有多少本事,而是李云义站在自己的身后,无条件的支持自己。

    已经迈步到了李云义身前的武老三心情复杂,他麾下都是杂牌军,肖飞有意无意说的每一句话,都恰好戳中他麾下军士的痛处。

    “使君,他们都是好汉子,只是不想回到过往的生活当中。”

    虽与李云义相处时间不长,可武老三心中已经确认,李云义的的确确好说话,是个好人。

    只要自己有了他的首肯,麾下的弟兄也会免于责罚,不会因为太过另类,而被歧视。

    “我知晓。”李云义点点头,看着数百人齐刷刷的换甲,将身上的皮甲,衣衫换成毫无防御力的破衣服,却无怨言。

    “你们的待遇,跟他们一样。”

    良久之后,在武老三几欲说话,却又欲言又止的时候,李云义才将目光落在这个因为琐事变得消瘦的汉子身上。

    “你们做不得的事情,他们做得,不会在军情如火的时候,跟我讨价还价。”

    李云义始终没有动怒,他早就预想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便力求每一战都是更为忠诚朱虚老兵作为先锋,主力。

    似淳于黄巾这样的墙头草他用的胆战心惊。

    “使君息怒,是末将无能,致使此事发生......”

    武老三一脸惭愧,正要继续解释的时候,肖飞却是拱手道:“使君,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进入战场。”

    “此战由你指挥,领着他们去吧,记住,最好不要杀人。”

    李云义摆摆手,耳边又响起武老三愧疚的声音。

    “使君,俺真的错了。”他声音急促,眼见李云义没有用自己的意思,反而失了计较,不再平静。

    “错了?你没错。”

    李云义摇头,他早就该知道武老三不堪大用,除了讲义气之外,无一是处。

    “他们昨日才归属你统辖,今日生事怪不得你。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要与你说清楚。”

    “使君要是责罚,还请责罚末将。”武老三脸色微变,已经猜到了李云义接下来要说的话。

    “责罚你?”

    李云义似笑非笑的看向武老三:“他们数百上千人生事,这般大的罪责,一个人可扛不了。”

    “不管什么样的罪责,小人都想扛上一。”

    武老三面色坚定,知道罪责自己扛不住的时候,仍旧执意要抗。

    “那也行,将你麾下听命的人名单给我一份,不听话的此战之后全部解甲归田,听话的人,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这是李云义思虑良久之后的处置方式,依旧是万年不变的分化,拉一派,打一派。

    漠视不听话的人,按他们按部就班做种地,回到最初的生活。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武老三口中的好汉子,必然是个顶个的好。可军队不是地方行政,容不得第二个声音。

    他对新投靠自己的黄巾一视同仁,不是为了驱使他们打仗,而是让他们知道人与人其实并无差别。

    现在这些被他珍视的军士在一小撮人的带领下,会永久的被逐出军队当中。

    “使君。”武老三微微张嘴,知道这并不是最坏的情况,平心而论,他能接受。

    只是他还想再做一些尝试,多一些努力。

    “名单能不能现在给我?”

    “末将想要为使君说服这一支黄巾。”

    两人都是顾左言他,并未直接回答问题。

    好在这时,前方军情又发生变化。

    ......

    密林当中,湿漉漉的空气让张浪一个喷嚏,他急忙用手掩住嘴巴,看向影影绰绰的官道。

    黄巾漫长的行军队伍开始通行,他眼睛里面只剩下浓浓的喜色。

    就在一刻钟之前,青州义军的斥候才缓缓退后,将空荡荡的官道让给这一支目空无物的黄巾。

    相对于律法严苛的大汉,黄巾行军并无太多约束,前军后军更是挤在一起,并无分别。

    运粮食的大车跟民夫被他们簇拥在中间,也不是他们想要保护这些没有任何武器的人。

    而是官道只能并行两辆大车,他们挤在中间,运粮的大车行军速度受到影响,挨骂的还是他们这些军士。

    此刻,他们自己将自己截成了两段,却浑然不觉,张浪更是听到有人叫道:“前方有一处镇子,有没有跟乃公去打猎的?”

    这一声音压过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嘎吱嘎吱的车轮运输声,引得无数从者。

    于是,押送粮草的队伍,分出百余人,斜斜的插入官道边缘的小镇,“打猎”去了。

    民壮麻木的看向城镇所在的方向,只见繁华落幕后的衰败。兴起于农田,商贸的城镇早就荒无人烟,变成了死地。

    他们的心也随着城镇被黄巾摧毁,一点点的死去。

    “让开让开!不想死的就把路给爷爷让开!”

    队伍忽的停滞下来,最前方的叫嚷声百步之外都能听得真切。